癌症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為此科學家和臨床醫師不斷專研,開發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希望終究一日能夠攻克這個「不治之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的科學家們最近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發表了一項劃時代的研究成果,成功開發出在體內改變蛋白質「身份識別」的技術,這項突破性技術有望大幅提升癌症標靶治療的療效並降低副作用,為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也為醫學界開闢
許多人認為,金錢只可以買得到物質,卻買不到快樂。不過,美國最新研究證實,幸福感會隨著年收入增加而不斷攀升,且沒有明確的上限,尤其資產高達300萬至790萬美元(約新台幣9600萬至2.5億元)的大富豪們,其幸福感甚至會上升到更高程度。 ▲ 美國最新研究證實,幸福感會隨著年收入增加而不斷攀升,且沒有明確的上限。(示意圖/ENews) 綜合外媒報導,先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賓州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3萬3
衛生福利部於今年6月公布1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顯示,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榜首,且發生率連年攀升。對此,日本癌症外科醫師中山祐次郎表示,其實癌症是「生活習慣病」的一種,主要從飲食、運動、抽菸、喝酒、壓力等生活習慣誘發,不妨注意飲食、養成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重、避免過量飲酒、戒菸及定期檢查是否感染肝炎等病毒,而抽菸者的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5倍,吸入二手菸的人罹患肺癌風險則比一般人高出1.3倍
PM2.5竟和習慣飲酒一樣能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透露,他連續接診兩位80多歲的老先生,均被診斷出罹患肝癌。這兩位患者既無飲酒習慣,也沒有B型或C型肝炎等常見致病因素。經過深入問診,他發現一個驚人的共同點,那就是兩人家中都設有神明廳,每日都有點3炷香祭拜的習慣,卻忽視了通風的重要性,長年累積下來成為肝癌的致病誘原因。 ▲2名8旬患者接連被診斷出罹患肝癌,追問發現2人長年在家燒香
秋季是品嚐螃蟹的最佳季節,此時螃蟹肉肥鮮嫩讓人垂涎,但也要注意不要過度貪食,否則恐對健康帶來嚴重危害。近日,中國廣東省一名男子因連續食用7隻螃蟹,出現腹痛、腹脹、噁心和嘔吐等症狀,被緊急送醫後確診患上重症急性胰腺炎,需待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對此,醫師示警,有幾類人群在食用螃蟹時需謹慎,以少食或忌食為妙。 ▲廣東男一連吃下7隻螃蟹後引重症急性胰腺炎,進加護病房搶救。(示意圖/ENews資料庫) 根
魚類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一直被認為是健康飲食的重要部分。許多健康專家都建議每週食用兩份魚類,但要注意,並非所有魚類都同樣有益。根據註冊營養師Melissa Mitri的說法,某些魚類富含人體必需的營養素,適合經常食用;但也有些魚類應該適量攝取,甚至避免。 ▲ 專家建議,每週食用兩份魚類。(示意圖/Shutterstock) 吃魚的好處何在? 根據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週應該攝取約8盎司(
現代人工作生活型態多為久坐,看似舒適卻暗藏健康危機。早有研究顯示,長時間久坐不僅會增加死亡風險,更可能大幅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致命率。然而,研究同時發現一個令人意外的結果,那就是飲用咖啡可能是對抗久坐危害的潛在解方,研究發現,每天坐6小時或以上而喝咖啡的人,與同樣情況但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24%。 ▲久坐危害大,和每天久坐時間低於4小時的人相比,逾8小時者的全因死亡風險增加46%。(示意
在一群人中,有些人總是會先被蚊子叮咬,就算噴了再多防蚊劑都沒用,讓人頭痛不已。對此,英國皮膚科醫師古魯(Derm Guru)分享,剛運動或鍛煉完的人、喜愛喝啤酒的人、體型較胖或血型O型的人,都很容易招蚊蟲叮咬,最好少穿深色衣褲,以降低被「叮」上的機會。 ▲ 英國醫師表示,剛運動或鍛煉完的人、喜愛喝啤酒的人、體型較胖或血型O型的人,都很容易招蚊蟲叮咬。(示意圖/ENews) 根據《鏡報》報導,古魯
四川眉山一名70歲劉姓老翁於9月27日參加青龍街啤酒節活動時,因參賽飲酒後突然昏倒,不幸離世。劉姓老翁的女兒劉小姐表示,父親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平時按時服藥且不喝酒,對於父親為何參加這次比賽感到困惑。 ▲四川眉山一名70歲劉姓老翁參加啤酒比賽猝死。(示意圖/ENews資料庫) 根據陸媒《封面新聞》綜合報導,劉小姐在當晚8點左右接到母親的電話,得知父親在參加啤酒比賽時昏倒。她表示,當她趕回家時,父
雞蛋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高膽固醇食物,許多人擔心過度食用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然而,一項由哈佛大學博士生進行的大膽實驗,卻顛覆了這一普遍觀念。這位名叫尼克(Nick Norwitz)的博士生,在一個月內每天平均食用24顆雞蛋,總計720顆,結果他的壞膽固醇不僅上升,反而還出現下降的趨勢。事後他也向大家分享相關原理,但並未透露自己是否在實驗過程中運動、服用藥物或做了任何可能降低壞膽固醇的行為。 ▲哈佛大學
近日,中國浙江省發生一起令人震驚的野蘑菇中毒事件。一名婦女到景區遊玩時,發現雨後地面長出不少蘑菇,於是便興致勃勃地採了8朵白和灰色的蘑菇回家,不過她本人並不捨得吃,料理完後便全留給丈夫吃,結果導致丈夫嚴重中毒,陷入昏迷狀態,肝、腎、心臟在內的多個器官都嚴重受損,幾乎喪命,這起事件再次敲響了食用野生蘑菇的警鐘。 ▲妻子採7朵野生蘑菇回家烹煮,丈夫吃了中毒送醫險喪命。(示意圖/ENews資料庫) 根
「髒汽水(Dirty sodas)」是一種美國流行飲品,由汽水混合奶油、糖漿、果汁等調味品而製成,口味自由搭配且風格百變,掀起一股熱潮。豈料,女演員萊拉(Layla Taylor)透露,自己喝髒汽水成癮,每天幾乎都會喝下約1.3公升的髒汽水,若不改掉這個習慣,恐怕只能活到50歲。營養師則警告,髒汽水的價值非常低,又含有大量糖分和熱量,若飲用過多,可能會影響正常飲食習慣,導致人體吸收不到營養。 ▲髒
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省(Prince Edward Island)於上週末舉行一年一度的「國際貝類節」(P.E.I. International Shellfish Festival),一連4天的美食活動,共吸引超過9000人參加。豈料,傳出有超過550名參與者陸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胃痛、發燒等症狀,經查,確定眾人感染了諾羅病毒。 ▲ 加拿大一年一度的「國際貝類節」驚傳諾羅病毒感染事件。(示意
美國威斯康辛州哈特福德一名7歲女童阿德琳(Adeline Tonhaeuser)因患有非常罕見的「先天性紅細胞生成性紫質症」(congenital erythropoietic porphyria),俗稱「吸血鬼病」,完全不能曬到太陽,否則皮膚會狂起水泡,可能引發感染和留下疤痕,所以白天只能把自己從頭到腳密封包裹起來,就算在室內也必須塗防曬乳,才能避免陽光帶來的灼痛。 ▲ 美國7歲女童患有罕見疾
一名50歲的婦人因生育三胎後,出現嚴重的應力性尿失禁,讓她的日常生活充滿困擾。她在跑步、咳嗽甚至大笑時都會不自主漏尿,這樣的情況迫使她頻繁上廁所,甚至出門時必須不斷更換護墊,時刻擔心會在外失態。這種生活壓力讓她不堪其擾,最後她決定尋求婦產科醫師的幫助。經過詳細的評估後,醫師為她安排了「第三代單一切口尿失禁手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後第三天她便健康出院,解決了長期困擾她的問題。她開心地表示,終於能夠恢
在這電子科技發達的時代,兒童接触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愈發頻繁,成為兒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主因之一。最新研究顯示,2023年全球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兒童患有近視,預計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攀升至近40%。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專家提出了三大護眼關鍵,建議家長鼓勵兒童多從事戶外活動,並定期接受眼科檢查。 ▲最新研究顯示,2023年全球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兒童患有近視,預計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攀升至近40
50歲的李先生因長期承受工作壓力,每天抽菸、喝酒、嚼檳榔已超過20年。直到他發現吞嚥食物時感到不適、經常反胃,並在短期內急速暴瘦7公斤,才決定就醫。經檢查發現下咽處有腫瘤,進一步檢查後又確認中段食道存在惡性腫瘤。醫療團隊隨即安排化療、放療及手術等療程,歷經三年治療,病情穩定且無復發。 ▲食道癌。(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的放射腫瘤科醫師吳偉榤指出,李先生初次就醫時由耳鼻喉科進
59歲資深女藝人方文琳,過去以「玉女掌門人」形象廣為人知,經常透過社群平台分享健康生活和慢跑日常。然而,方文琳今日(26日)凌晨驚曝,自己在今年6月的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罹患食道癌零期。由於她家族有大腸癌及胃癌病史,方文琳已3年未進行健檢,本次的檢查原以家族病史為重點,卻在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中發現食道異常,經病理切片後確認為食道癌癌前病變。隨後,醫師建議她轉診接受更進一步的檢查與手術治療。 ▲方文琳
美國一名男子近日經歷了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醫學奇遇,揭開了困擾他長達26年的健康之謎。32歲的安迪諾頓(Andi Norton)自童年起就飽受鼻塞、過敏等症狀困擾,直到最近一次意外的噴嚏,鼻腔莫名噴出一塊積木,才讓他赫然想起6歲那年曾意外將一塊積木塞進鼻子裡,諾頓將這段經歷拍片上傳至Instagram上,意外引發關注。 ▲諾頓飽受鼻塞、過敏等症狀困擾多年,某次打噴嚏噴出積木才得知造成一切的元兇。(
中國河北滄洲一名4歲的男童因父母忙於工作,所以大多數時間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未料原本活潑開朗的男童竟突然變得脾氣暴躁,且經常躲在角落咬指甲,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男童因小時候極少得到父母的擁抱,導致他患上「皮膚飢餓症」,不僅可能會影響發育,還可能對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 原本活潑開朗的男童竟突然變得脾氣暴躁,且經常躲在角落咬指甲,就醫後被診斷出罹患「皮膚飢餓症」。(示意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