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330)位於日本熊本縣菊陽町的第一工廠自去年12月開始投產,外界看好台積電的進駐能帶動當地經濟起飛。不過,最新數據顯示,熊本縣在去年爆發企業破產潮,共有80家企業宣告破產,較前一年增加11家,創下12年來新高,情況令人擔憂。 ▲ 熊本縣在去年爆發企業破產潮,共有80家企業宣告破產,較前一年增加11家,創下12年來新高。(示意圖/ENews) 綜合日媒報導,日本民間信用調查公司「東京商工
川普在第一任期時喊出要對中國短影音平台抖音海外版TikTok開鍘,要求TikTok與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剝離,否則就下全美禁令,之後拜登政府接手,美國國會兩黨通過法案,要求TikTok在今年1月19日前將其美國業務出售給美國人或美企,但TikTok並未如期出售,導致TikTok在美國暫停運作。豈料,甫上任的總統川普對TikTok的態度出現大轉變,除了給TikTok多75天的寬限
應徵一份新工作,面試是必經過程,無論個人能力如何,最終仍需得到層層面試官的認可才能進公司上班。日前就有一名社會新鮮人發文分享,自己糟糕的面試經歷,她日前去某間公司面試時,卻處處遭到面試主管刁難,對方不僅不斷否定她的能力,還用言語攻擊她的外表、家庭背景等,讓她回家後忍不住爆哭,並形容整個面試過程宛如遭到侮辱侵犯一樣難受。貼文曝光後引發無數網友的同情,紛紛開勸原PO看開點,因為這樣的公司不去也不是她的
歲末年終,不少上班族都在期待領到一筆豐厚的年終獎金,但也有人面臨年終被扣或是直接沒了的窘境。就有一名女業務在Dcard發文透露,面試時老闆承諾年終「保底2個月」,結果人資發自評表時才揭露考績會影響年終獎金,讓她深覺不妙,萌起領完年終就辭職不干的念頭,但因種種原因導致她的考績被改為「劣」,年終一分都拿不到,不過老闆有親自出面安慰她,這讓她不知是否該繼續留下去。網友見狀紛紛苦勸:「畫大餅的公司可以跑了
蘋果公司近期在中國市場面臨嚴峻挑戰,市調機構 Canalys 發布最新數據顯示,蘋果去年在中國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量下滑17%,失去了中國最大智慧型手機廠商的地位,排名跌至第三,僅次於Vivo和華為。受此報告衝擊,週四(16日)蘋果股價收跌 4.04% 至每股 228.26 美元,跌幅創去年8月5日以來最大,市值一夜蒸發1452.64億美元(約新台幣4.8兆元),淪為7巨頭2025年來最大輸家。 ▲
根據蘋果(Apple)官方近日提交的年度代理文件顯示,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2024年的薪酬增至7460萬美元(約新台幣24.7億元)較2023年增加18%。據了解,這次薪酬調整主要來自於股票獎勵的增值,具體來說,庫克的薪酬結構包括300萬美元(約新台幣9930萬元)的基本工資、5810萬美元(約新台幣19億元)的股票獎勵,以及約1350萬美元(約新台幣4.4億元)的其他薪酬。 ▲蘋果
隨著線上購物的興起,美國實體零售業面臨嚴峻挑戰,連擁有百年歷史的美國老字號「梅西百貨」(Macy's Inc.)也不例外。梅西百貨近日宣布,計劃將在2025年1月底前關閉65家店面,這一數字超過了先前預估的50家。這是梅西百貨未來三年內關閉約150家業績不佳門市計劃的一部分,旨在重振其搖搖欲墜的業務。 ▲擁有百年歷史的美國老字號「梅西百貨」宣布,將在2025年1月底前關閉65家店面。(圖/翻攝自
保時捷在中國市場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傳統燃油車市場逐漸萎縮,這對於曾經風靡一時的豪華車品牌保時捷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考驗。為了應對這一變化,保時捷被迫在中國進行大規模的門市調整,預計到明年將關閉至少50家門市。 ▲中國保時捷市場轉淡,預計到明年將關閉至少50家門市。(示意圖/ENews記者AI繪製) 這一波關店潮已經在鄭州、義烏和唐山等地引發關注。鄭州的保時捷車主田先生
年節將至,許多公司都會舉辦尾牙,犒賞員工一年來的辛勞。不過,一名剛踏入職場的女網友透露,近日被公司告知尾牙經費不足,要求每名員工倒貼700元,讓身為職場菜鳥的她感到相當傻眼,卻又不敢拒絕,不禁好奇拋問:「請問這樣的情況在一般公司裡面是常態嗎?」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 ▲ 原PO表示,公司尾牙竟要求每名員工倒貼700元。(示意圖/ENews) 原PO在Dcard以「尾牙需要自己貼錢嗎?」為題發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於美國時間1月2日美股盤前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共生產45萬9445輛車,交付49萬5570輛車,雖然創下單季度交車量新高,但低於市場預期的50萬輛,且2024年全年總交車量為178萬9226輛,低於2023年的181萬輛,首次出現年度交付量下降,導致股價跳空開低大跌逾4%,每股報386.08美元(約新台幣1萬2700元)。 ▲ 特斯拉2024年全年總交車量為17
阿里巴巴集團昨(1)日宣布,已與德弘資本達成協議,出售其持有的高鑫零售全部股權,交易總價達港幣131.38億元(約新台幣560.9億元)。這筆交易涉及高鑫零售已發行股份總數的約78.7%,並計劃在完成強制收購程序後將高鑫零售私有化,從而撤銷其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圖/翻攝自google maps) 高鑫零售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實體綜合大賣場經營商,旗下擁有大潤發等知名品牌。阿里巴巴自2017
長榮海運於2022年豪發45個月年終獎金,部分員工甚至可領到52個月,相當於基層員工就能領到200萬元,儘管去年航運景氣回落,但仍有4至6個月,與陽明(2609)及萬海(2615)相比,可說是貨櫃三雄中最為大方的公司。沒想到,2024年最後一天,長榮海運(2603)今(31)日率先公布年終獎金,據悉大手筆發出20個月年終獎金,讓員工們再次一早就被獎金砸醒,羨煞不少上班族。 ▲ 長榮海運今(31)
近日,台北市一名母親在社群平台控訴女兒於麥當勞打工期間遭主管李姓男子長期侵犯,導致女兒罹患憂鬱症,最終選擇輕生。該事件一經曝光,迅速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隨後,有傳言指出涉案的李姓主管可能與「仰德集團」有親屬關係。對此,台灣麥當勞已公開澄清,指該傳言純屬謠言,並與董事長毫無關聯。 ▲麥當勞認事發後處理不夠即時。(示意圖/shutterstock) 今(27)日台灣麥當勞再次發布聲明,坦承在事件防範及
代表逾萬名員工的美國星巴克工會 (Starbucks Workers United)自12月20日發起為期5天的大規模罷工行動,主要針對薪資、員工配置及排班制度等問題。此次罷工行動迅速擴大,從最初涉及洛杉磯、芝加哥和西雅圖的星巴克門市,擴散至紐澤西州、紐約州、費城和聖路易,至今已波及全美超過300間門市,被星巴克工會稱為「史上最大規模」,估在耶誕夜前夕影響數百家店鋪的營運。 ▲代表逾萬名員工的美
在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下,Google搜尋業務大受跨國科技公司的新產品威脅,其中OpenAI旗下的「ChatGPT Search」被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導致Google被迫進行大裁員,以便將更多資源投注於AI技術等新興領域。對此,Google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本週的全體員工大會上強調,為了實現公司的遠大目標,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至今已經裁撤10%的高階管理職位,包括
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昨(19)日公告高層異動,現年66歲、原任企業策略發展組織資深副總經理暨資訊安全長的林錦坤將於明年4月退休,職缺將由資深副總經理暨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接任,生效日為明年1月1日。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林錦坤與其家人目前合計持有台積電逾1萬3880張股票,以昨日收盤價1070元換算,持股市值約148.51億元。 ▲ 台積電資深副總林錦坤將於明年4月
日本汽車業界近期傳出重大消息,本田汽車(Honda Motor)與日產汽車(Nissan Motor)正進行合併談判,這一舉措旨在應對來自特斯拉及其他電動車製造商的激烈競爭。據日經亞洲報導,2家公司計劃在單一控股公司下運營,並將很快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此外,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也可能加入這一新聯盟,進一步擴大其市場影響力。 ▲Honda、Nissan傳協商合併 。
國民飲料蘋菓西打在經歷食安與財務危機後,終於宣告重返市場。大西洋飲料公司(1213)總經理于忠敏今(12)日於法說會上宣布,公司已成功出售高雄湖內土地,獲得9.6億元收入,這筆資金已於11月下旬全數入帳,並用於償還金融機構欠款及充實營運資金,解除先前營運危機,蘋菓西打將重返市場。 ▲國民飲料蘋菓西打回來了。(圖/翻攝自官網) 于忠敏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更新生產設備,確保產品品質,並恢復蘋菓西打的
日產汽車(Nissan)正面臨嚴峻的財務挑戰,近期消息指出,公司可能在未來12~14個月內面臨破產風險。這一消息隨著財務長馬修(Stephen Ma)的即將離職而更加引人注目,這也是日產在2年內第二位高階主管離職。 ▲Nissan可能在未來12~14個月內面臨破產風險。(圖/翻攝自google maps) 在現任執行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的領導下,日產已採取多項緊急措施以應對財務
德國汽車巨擘福斯(Volkswagen)因陷入經營危機,計劃關閉至少3家工廠、大規模裁員和全面減薪10%,以減輕成本壓力,卻引起員工不滿,昨(2)日上千名員工更是直接發動罷工,紛紛走上街頭高舉標語抗議。對此,福斯汽車勞資委員會主席丹妮拉卡瓦洛(Daniela Cavallo)表示,下週一(9日)將舉行第4次的勞資談判,若協商不幸再度破局,恐讓罷工局勢更加惡化。 ▲ 福斯汽車計畫關閉德國境內至少3家
1 / 2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