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氣喘是常見的慢性病,增加病人及家庭社會的負擔。氣喘平時可能沒有症狀,但不代表已經痊癒,一旦遇到感染、刺激物、過敏原或氣候劇烈變動時,常會發生嚴重急性發作,病人常常必須住院接受治療。 咳咳咳總是咳不停 一般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慢性咳嗽,咳嗽的同時也往往合併痰音,痰液便是因氣管慢性發炎而使分泌物增生所產生的;而急性氣喘發作的症狀則是因為呼吸道的肌肉收縮,再加上呼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38歲的上班族女性久坐使用電腦,也常低頭滑手機,肩頸部時常緊繃酸痛,頸部活動受限,近1個月越來越嚴重,甚至覺得兩手麻木,晚上也睡不好,經中醫藥洗薰蒸、拔罐及針灸治療一週三次,肩頸痠痛有效緩解,恢復日常活動,晚上也睡得比較安穩了。 長期姿勢不良引起肌筋膜疼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一種因肌肉長時間且重複地過度使用而引起的疼痛症候群,如長期姿勢不良、開車、打牌、睡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軍瑋報導) 國人飲食逐漸西化,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步入中年後,許多慢性疾病會現身,如果這時候才開始運動,是否已經來不及了呢?美國最新研究顯示,運動從中年開始不嫌晚,除了可以增加身體肌肉消耗熱量,還能延長壽命。 端粒縮短 加速老化、罹癌 研究人員指出,40歲到65歲的中年人,是預防「端粒」(telomere)縮短的黃金期,端粒位於人體細胞核中染色體的末端,會隨著年齡增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4歲女童看東西時常常感到東西在晃動,且多在躺下或轉頭時才會出現類似症狀,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女童恐是內耳不平衡所造成,轉診至暈眩門診,確診是一側內耳出現了耳石脫位導致;開業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指出,患者經過耳石復位術後,症狀已逐漸消失。 良性復發性眩暈症 症狀呈現週期性發作 臨床上,會使幼兒出現內耳不平衡的疾病不多,大多是良性復發性眩暈症造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30歲王先生約會總是遲到、記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住太太交待的事、工作事項也丟三落四,還老是在十字路口發生車禍。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蕭亦伶醫師詳細會談與診察,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病人,給予用藥治療加上專注力技巧訓練,情況改善,王太太感謝醫師「還她全新的先生」。 成人罹患ADHD不自知 校園常被討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個案典型,其實不少成年人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103年十大主要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更年期後每5歲成長近乎一倍,女性發生心臟疾病症狀相較於男性也有所不同,且女性發生心肌梗塞者之死亡率亦較高。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醒女性更應注意自己的三高控制及心血管的保健工作。 三高將增加中風風險 隨著年齡增加,三高的控制也是要積極處理的健康問題,若患有三高將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需要更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舌頭顏色不是粉紅色,且有腫大、裂痕,甚至下陷齒痕等現象,小心可能是身體缺乏維生素B群導致;桃園療養院郭貽芳藥師指出,尤其若長期嚴重缺乏B群者,就可能會出現味蕾消失問題,臨床上就有許多老人家因此抱怨吃東西都沒有味道等現象,就是缺少B群所致。 飲食不均衡 B群也跟著流失 維生素B群屬於水溶性維生素之一,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郭貽芳藥師說,但隨著飲食逐漸精緻化,加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隨著時代進步,3C產品越來越普及,尤其近來VR虛擬實境已有許多相關產品問世,但要小心,視力還在發育的孩童最好別玩,否則恐怕對眼睛造成傷害;三軍總醫院眼科部視力保健科主任戴明正指出,VR虛擬實境得靠頭戴式穿戴裝置,但因光線刺激加上閃爍程度,很容易造成眼睛壓力。 孩童少玩VR 避免影響視力 臉書執行長馬克.札克柏格曾宣布,未來10年計劃就包括虛擬實境技術,市面
2015年研究發現,老年人若如實執行麥得飲食者,可大幅降低老人癡呆症的罹患風險達3至5成之多!高雄鳳山醫院廖嘉音營養師表示,麥得飲食結合了「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的特點,訴求可延緩大腦老化,讓大腦維持年輕與活力。  麥得飲食(Mediterranean-DASH Diet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簡寫Mind DIET) 羅列出對大腦影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王先生原本就有痛風性關節炎的宿疾,近日氣溫飆升,稍稍活動常常就弄得滿頭大汗、口乾舌燥,所以儘管醫生叮嚀切忌啤酒,還是禁不起誘惑,猛灌兩瓶啤酒下肚後,第二天一早醒來便因左腳腫痛無法下床,最後還勞師動眾讓兒子背著去看門診,乖乖冰敷、吃藥三天才脫離不良於行的窘境。 痛風與尿酸濃度息息相關 痛風的發作與尿酸有密切的關係,嚴格來說是跟體內的尿酸濃度忽高忽低、上下波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0多歲的王先生,有皮膚過敏困擾,長期擦類固醇藥膏,近日工作忙碌壓力大,一眼視力變差,他以為是近視加重,重新配眼鏡後,仍無法改善視力;就醫檢查,竟發現是視網膜病變。 亂擦類固醇+壓力大 引爆眼過勞 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立理指出,該患者有體質過敏,長期使用類固醇,且只有單側視力模糊,診斷為「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病變」,俗稱「眼過勞」,經過調整類固醇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雖然健身房裡五臟俱全,跑步機、重訓、拉筋器材應有盡有,但英國最新研究發現,其實想減肥根本不用急著去健身房!只要專注於中強度鍛鍊,並保持運動規律,都可達到效果;其中經常「快走」更能減輕體重、使腰圍變小。 快走30分鐘 瘦腰減肥雙效 想減肥其實不用去健身房跑到爆汗,或是和別人搶健身器材,你只要輕鬆自在的走在大街、河堤,一樣能達到瘦身效果。英國研究人員表示,若專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大義診活動起跑!為慶祝台大醫院121周年院慶,台大醫院總院、北護分院、新竹分院、竹東分院及雲林分院等5大院區,於6月5日同步舉辦社區健康促進列車義診活動。 各分院義診活動 台大醫院總院及北護分院,結合中正、萬華兩區公所、健康服務中心及社區資源,在青年公園舉辦「121健康向前走」義診活動,提供癌症、骨密、老人、慢性病篩檢、體適能、視力及兒童發展檢測等各項健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臺灣時序已進入炎熱的夏季型態,各地出現的高溫,讓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大增!國民健康署提醒高危險族群,例如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過重及肥胖者(身體質量指數BMI≧24)等,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並牢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保持涼爽 避暑有五招,不管在室內室外切記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 國人普遍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尤其早餐喜歡吃小籠包、火腿、可頌等高油、加工類食品,營養師建議在早餐中加入蔬菜及水果,更能維持飲食均衡,但若想靠飲食減重的民眾,可別只吃蔬果。 台北醫學大學推出一款App,讓民眾可藉由拍食物上傳,來計算熱量及營養素攝取量,更將周邊的店家納入資料庫,靠專業營養師的協助分析幫助國人控制飲食。 目前此款App有付費及免費版本可供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乳癌高居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之冠,平均每46.6分鐘有1人罹乳癌,乳癌篩檢是最好的預防方式;但台大醫院調查發現乳癌篩檢結果陽性者,2成未複檢的主因是不知道好處,此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Medicine》。 2成不願意複檢 台大醫院統計該院歷年接受乳癌篩檢女性,結果發現,回診率只有8成,另外2成篩檢陽性者不願意複檢。進一步分析原因,篩檢結果為BI-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當端午節來臨時,正是盛夏之時,不管您是自己包粽,或是從琳瑯滿目的型錄選購喜歡的粽子,在大快朵頤之時,別忘了粽子本身的「餡」阱,看清自己適合的種類與份量,挑對粽,同時蔬果一起食用,如此慢性病患者也能品嚐粽子的美味,還能顧到身體健康。 餐餐吃粽子 小心肥胖找上門 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朱恩琪表示,一般而言,市售一顆粽子(約180-200公克),熱量就高達40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nuzree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根據統計,2015年有超過兩百萬的人感染瘧疾,並奪走了四十三萬人的性命。 受感染者初期症狀跟感冒類似,包括肌肉痠痛、高燒、噁心腹瀉等,後期嚴重者還會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雖然因為蚊帳、殺蟲劑的有效倡導使用,以及藥物的進步,瘧疾死亡的人數有遞減。但在東南亞,已發現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臺灣是肝癌好發區,發生率是歐美國家的數十倍,佔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二位,僅次於肺癌。每年初次診斷約1萬人,每年死於該病約8千人,是一個治癒率低、死亡率高的癌症。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腫瘤部暨電腦刀中心主治醫師郭珍妮表示,肝癌治療以手術為首選,但真正適合開刀的病人約只有兩成,多數病人因發現時已是晚期,或肝功能不佳而無法手術。 放射治療歷史已百年 在國外的研究中,放射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天氣熱的難受,好想吃些冰品,清涼一下,但是中醫往往都不建議吃冰,以免影響身體正常運作,甚至還強調大熱天要喝熱茶才健康;營養師則說,冰品的熱量較高,吃冰品首要注意容易造成肥胖,而且不要吃含有色素的冰品,以免引起過敏。 小心冰品所含糖份與色素 中醫認為,夏天不宜吃冰,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吃冰,若是出現咽喉炎、口腔黏膜破損吞嚥困難
66 / 23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