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孩童在面對第一型糖尿病的治療,難免會有害怕及恐懼,對此台北三軍總醫院與迪士尼一同推出Coco衛教小猴,希望能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幫助孩童面對挑戰,小女孩亞悅也是其中之一,今年10歲的亞悅在一年半前被診斷出有第一型糖尿病,在治療的這條路上,亞悅及媽媽都表現得相當堅強。許多父母在得知孩子罹病時,一定都是心如刀割,但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走過這條艱辛的治療之路,第一型糖尿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陳先生突然手麻痹、說話不清,就醫確診為急性腦中風,住院長達28天,醫師評估復健潛力高,立即進行腦中風急性後期計畫。透過每星期5次、為期6周的職能治療,從原本只能稍微聳肩、彎曲手指,出院時已經能夠拿杯子喝水、用湯匙吃飯。 跨專業醫療團隊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職能治療師蔡佩君表示,評估該患者年紀輕,且具有復健潛力、復健動機高,透過跨專業合作醫療團隊,提供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3歲的王女士,近半年多來天天失眠,半夜都會醒來2、3次,且雄性禿問題加劇,伴隨嚴重掉髮,頂上頭髮變得非常稀疏;她就醫尋求中醫治療,經過每星期3次針灸,約3個月後,不但失眠情況改善,頭髮量也變多了。 針灸穴位治療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該患者合併失眠、掉髮的症狀,利用針灸穴位治療百會、印堂及神庭,可促進頭皮周邊的氣血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生育是女性最寶貴的財富;但嚴重骨盆腔脫垂的婦女,子宮掉到陰道外,過去必須切除子宮、重建骨盆腔,才能改善陰道反覆感染、頻尿,卻喪失生育能力及性生活。如今透過子宮網膜固定術,不但能改善不適症狀,同時能保住子宮,維護女性尊嚴。 發生率約7成 據統計,婦女發生骨盆腔脫垂機率約43至76%,其中3至6%屬於重度骨盆腔脫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黃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名40多歲老師,幾年來聲音都有沙啞現象,且不只上課聲音音調較低,就連平時講話也容易感到疲累,甚至一度發不出聲音,就醫檢查時,醫師聽到聲音還一度以為是中老年男性,進一步接受內視鏡檢查後,最後確診為聲帶有萎縮現象。 聲帶萎縮老化 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 這名老師經由注射玻尿酸治療後,且噤聲休養3天,聲音總算順利恢復;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許瑛倢指出,聲帶萎縮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國健署四月份公布國人十大癌症報告指出,子宮頸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七名,同時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七名;子宮頸癌是極少數可以藉由早期篩檢來預防的癌症,研究顯示,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治癒率極高,患者的五年存活率超過90%,因此定期篩檢才能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新一代檢測能更早篩檢子宮頸癌 開業診所院長林思宏表示,超過99%的子宮頸癌病例都是因為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仍然是日本腦炎流行國家,流行季節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且6至7月為流行高峰,每年大約有20至30名案例,由於目前小孩都有免費施打日本腦炎疫苗預防感染,致使日本腦炎感染者以年紀大沒有接種者,以及疫苗保護效力下降的成年人居多;日前就有名45歲農婦感染日本腦炎,成為今年第1例日本腦炎病例。 傳統疫苗保護力10年後會逐漸消失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表示,打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六十多歲許姓婦人,罹患乳癌第四期,而且已轉移到肺部,服用抗雌激素藥物治療一年多,病況一直未見起色。這名婦人也曾嚐試過中草藥,但是都無效。去年十二月,經由親友的介紹,專程到台北求診於開業醫中醫診所葉金隆中醫師,經葉醫師改採淨化淋巴療法治療半年多後,乳癌病灶已幾乎消失,肺癌的病情也已獲得顯著的緩解。 左邊乳房潰爛 血水流不停 葉金隆中醫師指出,家住南投的許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最近有新聞報導,月亮歌后李珮菁,到一間醫美診所做療程後,臉卻變得凹凸不平,像蚯蚓爬滿整張臉,讓她情緒崩潰,4個月不敢出門!術前術後比一比,李珮菁眼窩凹陷、臉頰紅腫,凹一塊凸一塊,就像蚯蚓躲在皮膚底下,術後不敢出門,更別說工作。李珮菁的臉在一年半後逐漸恢復,而且她術前術後都拒絕讓診所拍照,沒辦法證明是療程中有疏失,判李珮菁敗訴。 愛美怎麼反而凹凸不平? 開業
許多上班族工作一忙起來,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強忍著尿意,長期下來對健康恐造成一大傷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提醒,憋尿會讓毒素一直留在體內,長期下來不僅會讓膀胱無力,且容易造成細菌感染、發炎,甚至導致腎臟永久性的傷害,宜小心留意避免憾事發生。  長期憋尿健康的影響有哪些呢? 1. 尿道感染:正常排尿時可以將尿道口的細菌沖走,若長時間憋尿,大量細菌累積在尿道,就容易引發感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大熱天,有人不動都會流汗,動一下就大汗淋漓,依據傳統中醫而言,有所謂自汗症;中醫師指出,有自汗症的人,往往氣不夠或是身體過熱,經由中藥調理可以排邪,自汗症獲得改善後,可以喝烏梅湯來斂汗。 不動都流汗恐有自汗症 有人汗腺特別發達,就是比一般人容易流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明憲表示,因為體質的關係,確實是有人特別容易流汗,也有人會在臉部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軍瑋報導) 上班族們,你有算過一天「黏」在辦公椅上的時間是多久嗎?雖然過去有報導指出,久坐和抽菸一樣危險,不只容易出現靜脈曲張、體力變差,也會影響肌肉及腦神經;而最讓多數人困惱的無非是屁股變大了! 傷身!小心坐成「短命一族」 久坐讓你傷身又短命,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久坐為十大致死致疾殺手之一,全球每年有200萬人因久坐而死亡。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七成疾病是由坐太久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外食蔬果少又重口味,小心腸胃生病!國內首次公布「台灣腸胃健康地圖」,全台19縣市都陷入腸胃疾病中度警示,其中基隆市、宜蘭縣、南投縣,更是罹患腸胃癌風險最高的地區。 3縣市腸胃癌風險最高 台灣乳酸菌協會針對全台20至45歲,共1172位民眾,進行腸胃疾病、排便頻率、生活作息、飲食習慣4大面相調查,並結合國健署大腸癌及胃癌數據,結果發現,基隆市、宜蘭縣、南投縣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懷孕過程中約有1~2%的孕婦會有羊水過多的現象,而大約有30~60%的原因不明。三總與歐洲等跨國團隊研究發現人體MAGED2基因變異是引起孕婦羊水過多合併胎兒產前巴特氏症候群的原因之一。參與研究的三軍總醫院腎臟科楊松昇醫師指出,在普遍高齡懷孕與少子化的時代,此研究發現可應用於產前MAGED2基因篩檢的精準醫療,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寶寶存活率可望提升。 羊水過多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老年人腎功能太好,不一定較健康!國內最新研究發現,腎絲球過濾率過高,反而增加3成死亡風險,尤其是具有「營養不良發炎症候群」的老年人,成果已刊登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少肌症惡病質和肌肉雜誌》。 營養不良發炎症候群 增死亡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與台北榮民總醫院,針對台北市65歲以上老人,共13萬1354名,進行腎絲球過濾率追蹤研究,結果發現,具有「營養不良發炎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人格養成從小開始,家長要教育出好孩子,也是有方可循!精神科醫師施佳佐指出,每個年齡層的孩子思考、感受和行為模式都不相同,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教育他;孩子的叛逆不聽話,都是有原因的,父母應該隨著孩子年紀漸長,改變相處的方針。 0歲到6歲 將孩子當國王對待 施佳佐醫師表示,0歲到6歲時期,家長應該要盡量做到給予小孩充沛的愛、注意力及關懷,並且盡量不要說「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許多民眾有跑馬拉松習慣,但要注意若拉筋沒做好,小心傷了健康;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指出,當肌肉收縮時,大腦會將神經衝動傳遞到神經末梢,使肌漿網釋放出鈣離子,就會造成肌纖維收縮,這時若沒有作好拉筋,就會使身體出現痠痛。 激烈運動易出現痠痛 做好拉筋是關鍵 人體約有600條肌肉組成,佔體重的50%,其中和運動功能相關的骨骼肌就佔有80%;塗雅雯說,當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35歲的吳先生,天生長相清秀,且眉毛、鬢角、鬍子長得零零落落,儘管設計資歷超過10年,但看起來很幼齒,客戶總質疑他的專業;日前,他決定接受植鬍手術,原本毛髮稀疏的臉龐變成落腮鬍,多了分成熟穩重,專業形象加分不少,也更有型了。 亂用偏方全臉過敏 吳先生說,他曾經嘗試各種生鬍偏方,如塗生薑、米酒,卻造成全臉紅腫發癢,也使用過育毛膏,但效果不理想,鬍子仍濃密不一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近年來,吃魚中毒的事件頻傳,除了較常見的河豚中毒之外,還曾經發生青麟魚中毒案,原來是吃到含有海葵毒素的青麟魚,竟致人於死。毒物科醫師提醒,由於食物鏈的緣故,海葵毒素會存在很多魚種之中;所以,對於來路不明的魚,千萬不要食用,以免吃到海葵毒素。 食物鏈導致多種魚吃到有毒藻 海葵毒素是從腔腸動物皮沙海葵中分離出的一種非蛋白毒素,是已知非蛋白毒素中毒性最劇烈的毒素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老是懷疑孩子有過動症嗎?根據美國精神科醫學會臨床診斷標準(如下述9項),只要孩子出現6種以上過動症狀,且時間持續超過6個月,並於兩種以上場合,例如學校與家中,就可能是過動症。醫師建議,過動症的小朋友每天至少運動1小時,有助改善症狀。 過動症臨床診斷標準 9大過動症臨床診斷標準,包括:(1)在座位上無法安靜地坐著,身體動來動去;(2)在課堂中或其它須乖乖坐好
71 / 23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