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氣胸會使患者容易出現胸悶、氣喘等症狀,主要是因空氣從肺臟跑到胸腔內,這時肺臟就會因空氣壓迫造成萎縮,嚴重恐危及生命;朴子醫院放射科醫師馬欣雅指出,氣胸患者除了應戒菸外,也應減少過度激烈運動,否則一旦使胸腔壓力增高,就可能造成復發。 氣胸外觀難察覺 幸好健檢救一命 臨床上,一名20多歲年輕男性接受健檢時,醫師發現胸部X光異常,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氣胸;馬欣雅醫
天氣越來越熱,涼鞋紛紛出籠,你的腳準備好了嗎?許多愛美的女性會嘗試使用足膜,希望讓雙腳的老繭、厚皮快快脫落,尤其看到廣告訴求一口氣就能撕掉一整張腳皮的快感,更讓人躍躍欲試。禾馨醫療皮膚科蔡昌霖醫師提醒,市售足膜大多是以酸性成份來達到去除老廢角質的效果,建議勿經常使用以免造成皮膚損傷,此外,若皮膚較敏感者、患有皮膚疾病或腳上有傷口者都不建議使用,以免皮膚紅腫惡化,反而造成更多皮膚問題。  市售的足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50歲婦人長期有失眠困擾,但因本身不愛吃藥,導致病情遲遲未好轉,直到接受中醫針灸治療後,已逐漸舒緩症狀;台中開業中醫診所中醫師張鈴珠指出,主要是因針灸能扎入人體穴道,幫助經絡循行且調和氣血循環,當身體狀況逐漸穩定後,相對失眠情況就能漸漸改善。 根據不同症型 給予適合治療 以傳統中醫而言,針對望、聞、問、切來辨證論治;張鈴珠醫師說,失眠問題通常會分為壓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嘉義一名59歲退休老師,3年前爬山下山途中突然出現耳鳴,但下山後症狀仍未好轉,甚至嚴重影響生活,只好求助於民俗療法,一度聽信氣功師父聲稱耳內有137隻鬼,還花大筆錢求助治療,但卻仍未好轉,直到改尋求耳鼻喉科治療,醫師發現原來是更年期失眠導致,透過荷爾蒙治療後,已逐漸改善。 耳鳴原因多樣性 造成耳鳴原因較多樣性,主要是因大腦和聽覺中樞關係,影響到睡眠、情緒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巴金森氏症患者多是因隨著年齡老化,造成腦內多巴胺逐漸減少,不過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病毒感染、中毒、藥物、腦損傷等因素所引起;開業中醫診所院長林寶華指出,巴金森氏症屬於慢性退化病症,患者會出現動作遲緩、肌僵直、姿勢反射障礙或肢體顫抖等現象。 腦多巴胺藥 療效有限 治療上,醫師會透過增加腦多巴胺藥,幫助患者減緩症狀,但療效仍有限,到了晚期可能會出現巴金森氏症合併失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20多歲男性,雙腿出現輕微疼痛,原求助於民俗療法,但卻未見好轉,甚至演變成雙腳無力,無法走路,趕緊就醫檢查,透過核磁共振確認脊椎有腫瘤,隨即接受手術廓清,術後患者雙腿已漸漸恢復功能;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主任郭岱宗指出,造成肢體癱軟無力,恐是神經受到壓迫所造成。 神經遭腫瘤壓迫 恐造成下肢癱瘓 若腫瘤不斷變大開始對脊髓和神經造成壓迫,這時患者就會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孕媽咪注意啦!懷孕過程中,若能讓胎兒感受到充滿愛與關懷,則對於孩子日後人格發展大有助益。精神科醫師施佳佐表示「四個籃子」的懷孕階段,是奠定孩子往後人生行為模式的重要階段,而在成長過程中,也許會遺忘四個籃子中帶來的想法,但這些經歷都會化成潛意識跟著你。 四個籃子 默默影響潛意識 施佳佐醫師說明人的意識組織就像一座冰山一樣,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的意識,但隱藏
小孩總是跑來跑去、坐不住、無法專心,這樣就是過動兒嗎?雖然說孩子就是活力充沛,但家長難免會擔心孩子是不是有過動症的問題。新田心理治療所高正德臨床心理師表示,建議家長先別著急,至少留心觀察半年以上,並利用評量表進行初步評估,若懷疑為過動症問題,再尋求醫師或心理師的診斷與建議。  過動症全名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43歲婦人,從國三開始右腳就出現走路不順現象,甚至影響到大腿髖部,無法順利蹲下,但多年來尋求中西醫治療,都仍無法改善,直到後來接受骨科醫師檢查,發現是髖部韌帶增生導致,採以韌帶整形轉位手術後,婦人終於恢復正常生活,如願可以順利行走。 尋求中西醫治療 症狀仍未好轉 這名婦人其實從國三開始學習舞蹈,但起初右腳大腿髖部出現異狀時,並未理會,直到後來症狀嚴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70歲爺爺,半年來飽受下背疼痛困擾,至診所就醫治療後,仍未改善,直到轉至大醫院檢查,醫師發現爺爺腰椎有不正常訊號增加,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肺腺癌合併脊椎轉移;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賴詩璠指出,透過脊椎放射線治療後,患者症狀已逐漸緩解,肺腺癌也已獲得藥物控制。 肺癌和乳癌最常轉移到脊椎 臨床上,癌細胞轉至骨頭的機會僅次於肺臟和肝臟;賴詩璠醫師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陳聖傑 糙米是「粗糧」、白米是「細糧」,但很少人聽過「微粗糧」名詞,「粗糧」被營養學家視為很有價值的農糧,建議多食用因為它含有許多人體所須寶貴微量元素:例如糙米、玉米、高粱、薏仁、蕎麥等,這些粗糧過去一直被人們忽視,主要原因為粗糧不好吃很難煮,對有些胃弱者過度食用可能影響消化等;已精緻過的「細糧」如白米雖然口感較佳,但最重要的營養素卻被移除掉,所剩價值為澱粉質和少量營養素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67歲婦人退休後一直有失眠困擾,一開始以助眠劑入眠,但症狀卻仍未好轉,一度還因為害怕藥物有副作用,擔心影響健康,導致更無法安心入睡;鹿東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凱茗指出,患者後來接受醫院睡眠中心建議,採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後,已逐漸恢復睡眠品質。 解決失眠困擾 找到病因是關鍵 根據調查,2013年國人出現慢性失眠的盛行率約為19.3%,且五個人中就有一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名70多歲阿嬤,有糖尿病史,長期透過口服降血糖藥,但卻仍未有效控制血糖,讓她擔心終身都得仰賴測血糖過活;鹿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余宜叡指出,監測血糖次數多寡,的確能馬上了解食物種類和分量對於血糖影響,更能有效控制血糖,只要懂得聰明測血糖的方法,就不需有壓力。 血糖不穩定 從基本版測血糖開始 在血糖不穩定期間,除了控制飲食、運動和藥物外,這時也應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前年初約70歲的王女士陸續出現流鼻血情形,起初並不特別在意,但出血狀況愈來愈嚴重,因此至耳鼻喉科就診,當下隨即進行切片檢查,確診為鼻腔內的惡性黑色素瘤,也接受切除手術及放射線治療。在去年中旬追蹤時發現肺部及肝臟轉移,後續又接受了化學治療、介白素治療及免疫治療,目前穩定追蹤中。 東方人黑色瘤早期診斷困難 國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陳苓萍主治醫師指出,惡性黑色素瘤多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患者一年比一年多!醫師表示,近十年失智症逐漸成為社會議題之一,造成健保及社會負擔,若懷疑家中長輩有失智傾向,認知功能越來越差,建議及早就醫診治。 藥物+非藥物 改善失智生活品質 萬芳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兆煒解釋,失智症治療主要可以分為藥物及非藥物兩種,藥物治療能延緩失智症惡化,非藥物治療則是最近較為流行的懷舊療法、音樂治療、運動介
洗手口訣「濕、搓、沖、捧、擦」大家都耳熟能詳,但調查發現超過6成民眾未正確洗手,對於防疫的效果也大打折扣!禾欣診所吳書毅醫師建議,洗手時可掌握「內、外、夾、弓、大、立、腕」7字口訣,要確實搓洗乾淨、擦乾,才能降低病菌傳染的機會。  正確洗手七字訣: 1. 內:將雙手手心互相搓洗。 2. 外:仔細搓洗手背。 3. 夾:十指交錯仔細搓洗指縫。 4. 弓:手指微微弓起,讓手指背與手心互相搓揉。 5. 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常常有失眠困擾,大部分人不以為意,以為心理調適就能減輕症狀。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王維新醫師表示,失眠、脾氣差有時並非只是生活壓力,可能是甲狀腺亢進引起,提醒長期有心悸、手抖、情緒不穩、失眠狀況者應盡速就醫,避免引發甲狀腺風暴而危及生命。 17歲陳姓女學生,近一個月陸續出現緊張失眠、情緒不穩、頻跑廁所拉肚子,甚至月經不規則。視診發現頸部腫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生日快樂!快吹蠟燭」,人們常在過完每一個生日,感嘆一年比一年更老。自古以來,大眾對於年齡變老的觀念,就是身體退化的代名詞。但最近許多不同國家的研究都顯示,年齡變大身體並非簡單的直線下滑,其實變老也有諸多好處。 變老4大好處 少感冒、性愛滿意度增 聯合國和多數專家都認為,60歲以後才能算老年人。從疾病纏身到皮膚鬆垮垮,再到思維變慢、記性變差!我們總認為,變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南台灣去年登革熱大爆發,感染人數高達4萬多人;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案例已超過460人,是去年同期的2.5倍。專家指出,今年氣候為暖冬,登革熱疫情可能再現,提醒民眾徹底清除病媒蚊。 全球暖化登革熱惡化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劉清泉指出,登革熱已成為全球病媒蚊傳播的最重要病毒傳染病,隨著全球暖化、氣候異常,以及交通便捷、人群往來密切的因素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退化性關節炎是膝關節常見的問題之一,又分成原發性退化性關節炎和次發性關節炎兩種,患者都會出現疼痛現象;復健專科診所院長曾清祥指出,膝關節承受人體重量,不管走、跳、跑等動作,承受重量都會經由膝關節再落到地面,因此若有任何疼痛出現時,就應盡快就醫檢查。 初期症狀不明顯 嚴重時恐影響生活 在台灣,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臨床上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曾清祥醫師說,
70 / 23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