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注意使用殺鼠劑的風險,並提供相關建議 根據衛福部暨臺北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的資料,每年約有數十起殺鼠劑中毒案例,其中大部分為蓄意,少數則是因家庭環境使用不當,導致幼童和老年人誤食。在一起近期發生的事件中,一名澳大利亞交換生在台灣誤食老鼠藥中毒,經過家屬積極募資成功籌得足夠金額將他送回澳洲接受治療。專家提醒,如不慎誤食殺鼠劑,切勿催吐,以免加重病情。 ▲澳洲籍留台交換生肖雷驚傳在台誤食老
膿毒血症導致眼球摘除 日前一名中國湖南湘西的夏姓女子因痔瘡引發的細菌感染,最後慘演變成膿毒血症,不得不摘除眼球。據了解,她因長期受痔瘡困擾,在今年2月復發並出現血便症狀,夏女沒有就醫,選擇自行網購肛塞藥物治療,不料病情瞬間惡化,左眼腫脹到無法睜開。就醫檢查後,確診為膿毒症、左眼內炎伴眼球穿孔、肺膿腫。經過一系列抗感染治療,醫生卻告知需接受左眼球摘除手術。 ▲ 一名女子因痔瘡治療不當,最終竟導致眼
曾任美國第19與21任的公共衛生署長 Dr. Vivek Murthy 在本週二發布的一份81頁報告中警告,「孤獨和社會隔離」已成為當今最新的公共衛生危機。孤獨與社會隔離使過早死亡的風險分別提高了26%和29%,與每天吸煙15支的危害相當,近年來有半數成年人表示曾經感到孤獨,Murthy 呼籲民眾建立更緊密的人際聯繫與社會網絡,以應對這一問題。 ▲ 美國公共衛生署長(Surgeon Genera
中國廣州一名52歲莫姓婦人吃了幾塊烤乳豬後,突然肚痛不止,就醫後狀況不但沒好轉,甚至一度被送入加護病房搶救,差點喪命。經醫師詳細檢查,婦人被診斷出「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所幸緊急進行2次血漿置換、從血液裡抽出2000毫升的「油漿」後,婦人的病情已轉危為安。 綜合陸媒報導,莫婦於上月15日祭祖後,吃了幾塊烤乳豬,不料當晚開始嚴重腹痛,連背部都痛,同時伴有噁心、腹脹等情形,直到隔天下午情況仍未
55歲的業務員「阿明」煙齡超過30年,沉浸在菸癮中。最近,因喉嚨沙啞和背痛困擾,他的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經過一系列檢查後,沒想到背後的元兇竟是肺癌。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場肺癌已侵蝕了阿明的腰椎骨。現在,阿明正在努力治療,追求健康生活。 ▲ 患者因下背痛前往就醫,赫然發現腰椎被癌細胞侵蝕(箭頭處/亞大醫院提供) 肺癌發生率逐年上升,甚至在台灣已成為新國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戴芳銓表示,抽
食藥署今(28日)公告,近日接獲好市多主動報驗,抽樣產自智利的「Kirkland Signature科克蘭冷凍三種綜合莓」5件不同批次產品,竟發現其中1件檢出A型肝炎陽性,案內違規產品總計進口17,431.78公斤(9630包),庫存還有367.43公斤(203包),目前已全數下架銷毀。疾病管制署隨後緊接著發出新聞稿,表示已針對此事於今日上午邀請地方政府衛生局共同研商並啟動相關因應措施。 ▲好市
台中一名55歲女子阿秀(化名)從事海鮮運送相關工作,直到去年12月底,她在早上如廁後覺得肛門紅腫不適,但因私密處諱疾忌醫,再加上誤以為是痔瘡,因此便自行服藥治療。豈料,阿秀紅腫情況不但沒消失、反而更加腫痛,於是她先前往附近醫院求診,結果驗血驚覺發炎指數過高,轉送至台中醫院,經醫師切開患部,竟發現一根長達3公分左右的魚刺卡進肛門周邊,所幸在緊急清創壞死的組織後,才讓阿秀重獲新生! ▲一名女子肛門紅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正式核准第一種源自人類排泄物的健康細菌製成的藥丸,可治療感染「困難梭狀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成年人。這種細菌會引起嚴重的噁心、痙攣和腹瀉。當困難梭狀桿菌感染復發時,情況尤為危險,每年導致1.5萬至3萬人死亡。雖然抗生素可以治療這種細菌感染,但它會破壞腸道中的益生菌,使患者未來更易再次感染。這款新藥已獲准用於已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 ▲
許多內雙或單眼皮女性為了讓眼睛變得更加深邃有神,都會選擇使用「雙眼皮貼」,而民間也流傳出雙眼皮貼久就會自然而然長出雙眼皮的說法,讓不少人信以為真。對此,整形外科醫師鄭穎搖頭直提醒,長期貼雙眼皮貼不僅無法貼出「真雙眼皮」,未來還有可能面臨「眼皮下垂」及「皮膚感染、發炎、紅腫」等兩大風險。 ▲整形外科醫師表示,長期貼「雙眼皮貼」恐增加2大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 鄭穎醫師日前在臉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自3/20新制實施後,上週( 4/21-4/27)每日平均新增99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 4/14-4/20)之每日平均新增93例略升。上週平均每日新增13例死亡,亦較再前一週( 4/14-4/20)之每日死亡平均數13例持平;死亡個案中,98%具慢性病史、74%未打滿3劑疫苗、94%為60歲以上。綜合通報趨勢、醫療資源使用情形
社交是人類社會生存必備的重要能力之一,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自在地與人互動。日本氣象主播小林正壽自爆,只要跟別人聚餐吃飯就會緊張到渾身發抖、狂冒冷汗、心跳變很快,讓他以為自己嚴重「社恐」,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了「聚餐恐懼症」。 ▲ 若跟別人聚餐吃飯時,會緊張到發抖、冒汗、心跳加速,可能是罹患了「聚餐恐懼症」。(示意圖/Shutterstock) 小林正壽在電視節目《有吉の!みんなか觸レテこ
疾病管制署今(26)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且傳染力強,尤其學童間密切互動、易使校園傳播,故提醒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人員不可輕忽,應加強居家環境、教室、遊樂設施等通風,同時注重整潔與消毒,並教導幼童出入安親班、托兒所、室內兒童樂園等人員互動頻繁之場所,以及返家或進食前,皆須確實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正確洗手,若生病則在家休息,以降低病毒於校園或社區中傳播之風險。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
疾病管制署今(26)日公佈,國內新增12例猴痘(Mpox)本土病例,均為本國籍男性,分別為北部11例(新北市6、台北市2、新竹縣2、桃園市1)及中部1例(彰化縣1),年齡介於20多歲~60多歲,發病日介於3月16日~4月23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水泡、膿疱、皰疹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4月18日~4月25日確診,後續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25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
雖然因疫情而成立的指揮中心即將退場,但新冠病毒仍在持續影響人類。根據耳鼻喉科張弘醫師所分享的案例,一位35歲男性新冠確診患者持續高燒5天,經過三次急診室的求診仍未解燒。除了高燒外,患者僅有全身痠痛的症狀。評估後,醫師為其抽血檢查,發現CK肌肉酵素飆破2000(正常值200),診斷為新冠併發橫紋肌溶解症。患者隨後被轉送至急診室接受靜脈點滴治療,幸運地未對腎臟造成嚴重損傷,並成功脫離險境。 ▲ 男子
天主教聖保祿醫院與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關懷桃園市復興區後山長者健康,4月26日上午於復興區三光里多功能辦公廳,舉辦「原鄉關懷肌力啟航」活動,以肌少症為主題,透過肌力檢測、醫師演講、肌力運動及防護等,並採闖關卡趣味方式,增進民眾認識自我健康意識。 ▲ 天主教聖保祿醫院與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舉辦「原鄉關懷肌力啟航」活動(圖/聖保祿醫院提供) 4月26日上午10時,桃園市復興區三光里多功能辦公廳很熱鬧,人
近來,Omicron變異株的新冠病毒正在全球蔓延,其影響範圍日益擴大。耳鼻喉科張弘醫師在最近分享了一個引人關注的病例。一位30歲男性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了嚴重的吞嚥疼痛和困難,甚至有窒息的風險。這個案例顯示,Omicron變異株引起的急性喉炎和喉部狹窄症狀應引起廣泛關注。 ▲ 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分享確診新冠後吞嚥劇痛,竟可能窒息!(圖/張弘醫師授權提供) 張弘醫師表示,患者在確診前三天僅有輕微喉嚨
30歲張姓女患者長期受胃痛、腹脹、噁心等症狀困擾,前往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就診。鄭煜明醫師為她進行胃鏡與切片檢查,發現因感染幽門桿菌而導致慢性胃發炎,出現胃淋巴瘤前期病癥。經醫師開立三合一制酸劑與抗生素治療兩周後,成功根除幽門桿菌,胃部逐漸恢復正常。建議患者一年後再追蹤檢查。 ▲ 女子受受胃痛、腹脹、噁心等症狀困擾檢查發現感染幽門桿菌(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 鄭煜明醫師表示
《菸害防制法》修正後新法在今年3月22日實施,當日起電子煙及未經健康風險評估審查通過之加熱菸皆為違法產品,國民健康署與22縣市衛生局合作針對違法產品及行為展開查緝專案,截至本月21日止,合計監測或稽查6,100家件次,包含網路監測共計5,495件次(電子煙4,908件次、加熱菸531件次、其他56件次)與實體店面共計605家次。 ▲《菸防法》新法實施一個月,中央與地方聯手查緝違法共計逾2千件。(
近期天氣陰晴不定,加上腸胃炎病毒傳播,各大醫療院所的病患數也直線增加,其中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則表示,昨(24)日因逢週一、門診炸裂,自己光是一天就看了197位病人,且症狀幾乎清一色都是發燒感冒、拉肚子、皮膚問題等,讓他累得直呼:「感覺快升天!」 ▲近期門診人數爆增,讓不少醫師累壞了!(圖/翻攝自臉書/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星期一門診炸裂!」顏俊宇醫師於臉書上發文指出,自己
58歲的邱女士原本精力充沛,卻突然陷入憂鬱症狀,以為是身心問題,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尋求幫助。經過詳細問診後,醫師發現她有步行不穩、視力模糊和嗅覺喪失等症狀,進一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認她的前顱底長了一個8公分的巨大腦膜瘤。隨後,她被轉診至神經外科專家李定洲醫師處,成功接受腦瘤全切手術摘除巨大腦膜瘤,並在一周後康復出院。 ▲ 核磁共振顯示邱女士顱內出現8公分大腦膜瘤。(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腦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