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上,一座勾起千回憶的橋

國際新聞 | | 觀看數:0
南河上,一座勾起千回憶的橋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 劉超

百花潭和杜甫草堂,杜甫也傻傻分不清楚

作為地名的百花潭,就是南河的一段,位置在今天的百花潭公園往上走,靠近杜甫草堂,後來移到了散花樓附近。由於涉及地域寬泛,附近的兩座橋都被當做了百花潭橋。其中一座在一環路上,建於1961年,兩端各建有兩個仿古的六角亭,是成都新建橋樑中唯一一座在大橋兩端建有橋亭的大橋;另一座在百花潭公園的側門,連接琴台路和風雨廊橋,正式命名為滄浪橋。

百花潭及其上游緊鄰的浣花溪是成都歷史上的名勝,在有關傳說中,它們的得名出於一個故事。傳說唐代川西節度使崔甯夫人任氏年輕時,遇到衣著破爛的和尚仍保持對僧侶的尊重,為其洗衣,結果在門前溪水洗衣時,朵朵蓮花從手邊湧現,不一會水中盡是蓮花。旁人十分詫異,再找和尚時卻不見蹤影。自此,人們把任氏浣洗之處稱作百花潭,把這條溪水稱作浣花溪。

不過,傳說歸傳說,史實卻並非如此。浣花溪與百花潭的得名應該早于崔甯在成都做官的唐代宗時期,在此之前,居住在此溪邊的杜甫,提及草堂時,也對兩地不加區別,既說:“浣花溪水水西頭”,又說是在“萬里橋西側,百花潭北莊”。

CJW

老成都兒時看熊貓就在一環路邊上

如今的浣花溪—百花潭一帶,自古就是西郊遊樂聖地。唐代以後的“大游江”“小游江”都是以浣花溪為中心。詩人陸游《聞浣花江聲甚壯》就記載了當年的繁華景象:“浣江之東當筰橋,奔流齧橋橋為搖。分洪初疑兩蛟舞,觸石散作千珠跳。壯聲每挾雷雨橫,巨勢潛借黿鼉驕”。

後來,都江堰內江之水大量分流進入陸續修建的大型灌溉渠東風渠和人民渠,流入南河上源清水河的水量減少,浣花溪就不可能行船了。古人筆下頗有氣勢的浣花溪就只能留在詩文中了。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百花潭公園是著名川軍將領鄧錫侯的郊外別墅“康莊”,裡面花木繁多,養有孔雀、野鴨、鹿等各種動物,如今在成都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桉樹,原產地在澳大利亞,最早就是在康莊裡種植成功的,1952年在百花潭基礎上建成的動物園,後來還沒有熊貓館,直到上世紀70年代初,才遷到昭覺寺,也就是說,老成都人還是娃娃時,就是跑到百花潭看動物的。

 

延伸閱讀:

老成都最特別的橋

成都老城的歷史變革脈絡

你不知道的老成都茶鋪

錦行天下—中國織錦文化展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8-04-22 09:2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