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城的歷史變革脈絡

生活新聞 | | 觀看數:0
成都老城的歷史變革脈絡

0108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劉超

JNF

戰國晚期,成都為秦國蜀郡,由大城和小城兩個相連的城組成。大城在東,有蜀郡的官署,居民區和手工作坊;小城又稱少城和子城,緊鄰大城之西,大城的西牆等於小城的東牆。整個城的範圍相當於今天東至青石橋,西至長順街,南至文廟後街,北至羊市街。

漢代以後,這種大城之側接少城的佈局長期沿襲,以致一些詩人筆下把“少城”當成了成都的代稱。南宋詩人范成大在《三月二日北門馬上》有“十裡珠簾都卷上,少城風物似揚州”的名句。

迄今為止,考古發掘中一直未能發現秦漢時期的城牆遺址。而大小城緊鄰的歌劇,直到唐代晚期高駢主持修築羅城時,才有徹底的改變。

唐代的成都雖然有“揚一益二”的美稱,但軍事上的防禦不足是個軟肋。幾次被南詔政權圍城後。唐僖宗864年四川最高軍政長官高駢上書朝廷,請求重建城池。當年8月開工,僅用了96天竣工,可謂成都城市建設史上空前絕後的高速度。

新成都的成都城牆稱為太玄城,又叫羅城。羅城的本義就是包羅、擴大的城池修建了守城的城樓、庫房、通道等各種建築5608間。

成都有個地方,名叫皇城壩,以前這裡確實有個皇城,但沒有住過真正的皇帝,而是明代蜀王所住的地方。因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建國以後,把他的兒子分到各地去做藩王,分在成都的是蜀王朱椿,在此修建的蜀王府被民間成為皇城。老晃城的範圍在今天展覽館一帶,外城東至順城街,西至東城根街,南至東禦街、西禦街,北至羊市街、西玉龍街。

到了清代,沒了藩王,清政府修成考棚代替,設為全省考舉人的貢院。(考棚就是一個人一間格子考試)辛亥革命之後沒有科舉考試了,就在裡面修了很多學校,早期的四川大學就辦在這裡。到了當代,這裡變身成了科技館。

康熙四年(1665)開始修建城牆。此後,雍正、乾隆等清代皇帝,曾多次修補。當代還能見到的成都古城牆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最後建成的。

清代成都城的形狀,基本就是今天沿府河、南河、西郊河的內環線的形狀。四道城門的位置不是在正東、正南、正西、正北的位置,而是順時針往南倒了約45度角,使得城角恰好處於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為什麼老成都人在問路指路時,愛說“倒左手。倒右手”,基本原因就在於成都城池和街道不南不北的格局。

在清城的西邊專門修建了一個滿城,用做滿蒙八旗官兵和家屬的駐地,使得成都這座古城走過了大城接小城—大城套小城的曲折之路,這在

我國的所有城市中是獨一無二的。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8-01-15 08:30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