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戀的孤單振作起來
一般人似乎都會認為,喜歡獨處的人不擅長與人來往。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倒持相反意見。我想,「獨身者」是習慣聽從內心聲音來行動的人,所以他們其實很∼懂得傾聽別人的心聲。
也就是說,他們擅長運用親身經驗去想像別人在任何狀況下的心情。
而「獨身者」最能瞭解的,就是別人內心的傷痛。因別人無心的一句話而受傷、遭到同儕的排擠、無法順利表達自己的想法、交不到朋友、和心愛的人分手、遭到所信賴的人背叛……他們切身瞭解,當人際關係中遇到這些令人感到難過的事情時,會有多麼痛苦、難受、悲傷、寂寞。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所以,他們也知道此時該如何對待那些內心受傷的人,才能讓他們感到輕鬆些,或是如何讓已經難過到無以復加的人們,能再度挺起腰桿,重振精神。
這個道理一言以蔽之,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有過相同經歷的人,才能夠感同身受」。譬如說,這幾年相當嚴重的花粉症。對罹患花粉症的人而言,真的是很痛苦的事。鼻子癢、鼻水又流不停、眼睛還會充血痛到紅通通的、頭腦昏昏沉沉地無法集中注意力、精神渙散,這些症狀都會持續二∼三個月,真的是很可憐。
但沒有花粉症的人是完全無法瞭解那種痛苦,還會嘲笑他們戴了口罩就像尖尖的鳥喙,又或是看到花粉症的人痛苦的模樣,以責備的語氣道:「太誇張了吧?這有什麼好憂鬱的呢?」
就是由於無法想像他們的痛苦,才會這樣冷漠吧。
內心的傷痛也是如此。對於有些人來說,很難想像那些狀況下的心境,因為他們並不瞭解與人交往時所嚐到的辛酸,或是遭到排擠而孤立無援的感覺。
因此,我個人認為,「獨身者」具備了在人際關係中「想像對方的心情後再行動」,這種最重要的能力。
因體驗過許多的獨處時間,孕育出了能夠明白人心深處傷痛的「溫柔」,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秉性。
在此,再與各位分享一段故事。這是一位編輯與我分享「她深受感動」的故事。
這是在她因失戀而陷入低潮時所發生的,那時身邊的朋友都很擔心她,常常會約她去唱卡拉OK,狂歡一下,或是向她伸出援手說:「把心裡所有的思念,全都丟過來吧!我會好好聽你說的。」想盡辦法要讓她走出失戀的傷痛。
然而,事過境遷,她認為那些其實是令她覺得感恩但卻困擾的幫助。
「他們拚命為已經難過到食不下嚥的我打氣,我很感謝這份心意。但當時,我真的完全沒有心情跟朋友去狂歡,或聊天抒發心情。每次都在心裡不斷吶喊:『不要管我啦!』……。
就在那個時候,編輯部裡一位大家眼中的『孤傲』女上司遞給我好幾張CD,並對我說:『來,你的藥!』裡面還附上了一張名為『處方籤』的紙條,寫著:『只要重複聽歌詞本裡有星號的那些歌就好』。仔細一看才知道,那些全都是失戀的歌曲。
當下,我只覺得這個人神經也未免太大條了吧?但聽完之後,真的覺得很棒。邊聽邊把所有的感情都融入歌詞內,然後盡情大哭一場。就那樣不斷重複幾次之後,心情也慢慢轉好。
幾天後,那位女上司對我說:『失戀時,自己一人狠狠大哭一場,就是最好的療傷方式。』她並沒有巴著我問失戀故事,也沒有說任何為我打氣的話,但我卻能實際感受到,她是最懂我當時心情的人。」
看來,那位女上司應該也是自己一人學習到,從失戀的孤獨中重新振作起來的方法吧。到底要如何重振就要萎靡的精神呢?
我想,這只能靠自己去想、去實踐才能夠得到答案了。
能夠獨自行動的人從親身經驗中知道了治療寂寞的方法,並且將這樣的經驗釀成了體貼,來對待擁有相同傷痛者。
看到別人心情沮喪,就只想一股腦兒地為他加油打氣,是思慮不周的。也可以說,他們並不瞭解寂寞為何物。
從一個人克服寂寞的親身經歷,來察覺別人當下的狀況後再行動,擁有這種「孤獨力」的人才能夠建立深厚且穩固的人際關係。
給「孤獨」的一句話
倘若所有女性都有著相同的面孔、相同的性格、相同的內心,男人不但不會外遇,甚至連戀愛也不會想談了。
───卡薩諾瓦(Casanova),《回憶錄》(Histoire de ma vie),十八世紀的義大利風流才子。
以上內容摘自遠流出版《孤獨力:一個人也可以好好過》
【更多資訊請上《遠流》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