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到臺灣:前衛抽象藝術先鋒1955-1985」特別報導

生活新聞 | | 觀看數:0
「從中國到臺灣:前衛抽象藝術先鋒1955-1985」特別報導

一場由我國文化部巴黎文化中心、國立臺灣美術館與伊克塞爾美術館(Museum of Ixelles)共同辦理「從中國到臺灣:前衛抽象藝術先鋒1955-1985」(FROM CHINA TO TAÏWAN:Les pionniers de l'abstraction(1955-1985)從2017年6月15日至9月24日於布魯塞爾的伊克塞爾美術館展出,館方精選五○至八○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十五位華裔抽象派畫家(包括趙無極、朱德群、李仲生、劉國松、莊喆、馮鍾睿、胡奇中、蕭明賢、蕭勤、陳庭詩、朱為白、李錫奇、霍剛、李元佳與林壽宇)約莫79幅作品。


430578Chuang Che〈Sans titre, 1984〉. ©Chuang Che.


430579Lee Chun-Shan〈Sans Titre,1970〉.© Lee Chun-Shan Foundation.


430580Ho Kan〈Sans Titre, 1967〉. ©Ho Kan.


430581Hisao Chin〈Red cloud, 1985〉. ©Hsiao Chin International Art Foundation.


策展人是現代藝術史專家莎賓‧瓦吉厄(Sabine Vazieux),她在鑽研亞洲二戰後抽象藝術發展時,發現西方鮮少人知「從中國到臺灣」抽象繪畫發展的脈絡,該段歷史也未曾被系統性的介紹過,於是她花費五年的時間奔波於世界各地,拜訪多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藝術家,透過策劃此展覽,將華裔抽象藝術先驅們的根源與發展脈絡梳理成章,揭露臺灣這一段東方繪畫史重要的變遷進程,以及如何孕育出具有現代前衛性的東方抽象繪畫前史。


這次展出的十五位藝術家大多數是於1940年代末,因戰爭從中國避難到臺灣,他們當時正值青春年少,這群包括趙無極(1921年生於北京)、朱德群(1920年生於安徽)、李仲生(1912年生於廣東)、劉國松(1932年生於山東)、莊喆(1934年生於北京)、馮鍾睿(1934年生於河南)、胡奇中(1932年生於浙江)、蕭勤(1935年生於上海)等人在內的前衛抽象藝術先鋒們,在動盪變遷的歷史背景之下孕育出臺灣的抽象藝術。特別是當時臺灣兩個最重要的前衛藝術運動團體「東方畫會」與「五月畫會」,即是由這一群人在創新的思潮之下組成,前者由李仲生畫室的八位學生共同發起,李仲生以超現實與抽象理論引導八位年輕畫家凝聚齊力成立「東方畫會」,成為闖蕩藝壇的前衛動能;後者則是由朱德群在臺灣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美術系的學生與校友組成,他們強調自由思想與挖掘內心真實的潛能。這兩個畫會勇於變革的精神,締造了東方近代繪畫史上不可抹滅的史章。


此檔展覽陳述了這段歷史的真實性,以及向西方觀眾強調臺灣見證了這個時代變遷的歷程。綜觀臺灣抽象藝術的發展,不僅是立基於臺灣文化的內涵與精神傳承,亦是藝術家各自努力探索並加以融會貫通東、西方藝術思潮的結果。藝術家的作品不僅在感性抒情與理性思維的表現手法中獲得舒展,更希望尋求一種超越自由與廣博的精神空間。在這段抽象繪畫發展的過程中,臺灣的國際政經、自由民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應政策開啟東、西文化藝術的交流,才能激盪東、西交融的抽象藝術風格,進而形成豐碩的抽象藝術視覺文化。


430582Chu Wei Bor〈Newly Born, 1985〉. ©Chu Wei-Bor


430583Fong Chung Ray 〈Sans Titre, 1964〉. ©Fong Chung-Ray


430584Zao Wou Ki〈Nous deux, 1955〉. ©SABAM 2017


430585Chu Teh Chun〈Sans titre, 1965〉. ©ADAGP 2017.


莎賓‧瓦吉厄在其策展文章中闡述,幾位曾經在歐洲學習的教師,他們1930年代曾經沉浸在傳統的中國,回顧那段時日,這群以現代主義作為核心的畫家,多虧他們曾在杭州美術學院接受教育或授課,例如:現今被公認為中國抽象藝術先驅的三位藝術家就曾在那裡授課:趙無極(1921-2013)(策展人在文中誤植為1920-2013)和朱德群(1920-2014)從1935年學習至1941年,接著幾年在那裡授課,李仲生(1912-1984)從1937年至1946年在那裡當教師。


趙無極1948年定居巴黎,他使用類似甲骨文或鐘鼎文的抽象符號,浮動於虛無的空間和變幻的色彩之中,特別是玄墨之色,充滿東方神秘的象徵意味,他於2002年當選法國法蘭西斯藝術院終身院士。而朱德群1955年赴巴黎,他用濃郁潑辣的色塊堆疊,看似幾何圖形,卻能表現深遠的宇宙空間感和無限激情的筆墨之韻,呈現超出形象之境,他同樣於1999年榮獲法蘭西斯藝術院院士的榮譽。這兩位華裔抽象藝術家,最後終老於法國。


另一位李仲生1932年東渡日本,1935年應邀參加日本前衛美術團體「東京黑色洋畫會」,展出的作品揉合了抽象和佛洛伊德的思想,有較濃厚的超現實主義風格。1937年李仲生帶著抽象及超現實繪畫風格返回中國,卻與當時的藝術環境格格不入,身處戰亂的人們也無暇接受其前衛的藝術作風,直到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後,他才有機會在畫壇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蕭勤封他為「中國現代藝術導師」,最後終老於臺灣。


莎賓‧瓦吉厄在此文章也提到1949年,中國經過八年的日本侵略(1937-1945),接踵而來發生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和毛澤東取得政權,超過約一百萬的中國人離開大陸隨著蔣介石的政府撤退到臺灣。1950年,由於擔心與中國西部發生衝突,美國讓臺灣這個島變成美國的保護領地。透過在台北的美國圖書館提供的書籍,使得這群抽象藝術家得以發現西方現代藝術,從印象派到抽象藝術,從紐約的學校然後到全面拓展。


策展人分析指出,雖然國民黨政權時期試圖延續中國的傳統,但這群年輕流亡的畫家卻持反對這樣的保守主義。回顧臺灣藝術史,1956年和1957年臺灣產生兩個最重要的前衛運動: 第一、由李仲生八位學生創立於1956年的「東方畫會」(1956-1971),創始會員有:李元佳、歐陽文苑、吳昊(本名吳世祿)、夏陽(本名夏祖湘)、霍剛(本名霍學剛)、陳道明、蕭勤、蕭明賢(本名蕭龍),並於1957年11月在台北臺灣新生報大樓舉行首屆畫展,後期加入李錫奇、朱為白等人,1971年展出第十五屆聯展後宣布解散。選擇「東方」這個名稱是意味著在中國的東方,表示沒有背離東方文化的願望。一開始該畫會即明確地自我定位在抽象的前衛精神,被專欄作家何凡(本名夏承楹,1910-2002)譽稱為「八大響馬」來凸顯他們勇猛的精神。其中成員蕭勤(1935-)1956年赴西班牙學習並定居米蘭,定期發表有關歐洲的文章並刊登在台北聯合報。在當時臺灣資訊尚未流通之際,這些報導歐洲藝術發展趨勢的文章,引起相當高度的重視。


第二、由師從朱德群的藝術家組成的「五月畫會」,創始會員有劉國松、郭東榮、李芳枝等人於1957年5月創會,並於同年5月10日由廖繼春(1902-1976)策劃於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首屆畫展。該畫會以「五月」為名,一則是預定每年5月展出作品,再則是有意取法國巴黎「五月沙龍」的實驗精神。在1959年第三次聯展後,由劉國松領導該學會並決定完全以抽象藝術為主,1961年讓全島的藝術家如胡奇中和馮鍾睿等藝術家,都可以加入該畫會。其中,劉國松、莊喆與馮鍾睿透過撰寫大篇幅的文章,理論化他們的藝術,在臺灣藝術圈掀起對現代繪畫激烈的辯論。這些新的理論主張抽象藝術將擴大的影響後世臺灣畫家的美學方向,尤其是對現代水墨的革新。


總結而言,1940年代末期隨著國共內戰毛澤東奪取政權的政治背景之下,一百多萬的中國人離開大陸至臺灣尋求避難,在這個新的世界他們打開眼界,同時這些藝術家在紐約和巴黎的學校逐漸發現抽象藝術。對他們而言,抽象成為他們融入國際現代性的方法之一,同時表達他們深層的根源。而趙無極則是在1958年逗留香港時,被一群臺灣年輕藝術家恰巧看到趙無極最新的作品刊登在報紙上,並引起極大的轟動,進而結識這一位符應巴黎現代性,採取抽象路線的同胞。綜觀這次特展的展出人,都是曾經在東方和西方歷練過,他們創造一種無法被化約為何種的藝術,猶如帶領二十世紀的東方繪畫進行復興與革新。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7-07-19 14:24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