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前瞻條例進入實質審查,國民黨因之前同意條例砍半過關後承受了巨大的民意壓力,只能於此時全力謀求逆轉。而在混亂的場面中,南投選出的國民黨立委許淑華於拉扯時乎了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一巴掌,意外成了國民黨的「戰功」。許淑華的臉書立馬湧入大量的讚,而邱議瑩討拍的三連發卻討來巨量譏諷。
說是意外,但其實一點也不。邱議瑩的暴力前科,無論肢體禍言語,國人皆悉。網友、記者在本次事件後,都能迅速地為她整理出後後一疊的精彩記錄。而不久前,邱議瑩的夫婿,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因在路上被警方盤查便批評臺北市是警察國家時,邱議瑩也高分貝地在臉書上指責警方並諷刺網友,更讓人「認識」到這個國會議員的修養與內涵實在沒有下限。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一個國會議員,在公眾的目光中,不斷留下了如此的負面印象,無怪乎當本次巴掌事件發生後,民情會出現一面倒的態勢。
據聞,在打人新聞曝光後,送至許委員服務處的花籃中,有民眾直接寫上「打得好」,這確實反應了不少人長期看著民進黨習慣以暴力去處理政治問題,卻被暴力反噬時那種出「出了口氣」的感覺。但理性地看待這個現象,不禁要為臺灣的民主長嘆一聲。
民主制度的形成,再怎麼說都是用數人頭去代替打破頭的文明進展。我們如今可以反省代議政治的失靈,也可以嘲弄民主的可收買性,更可以指責民選政客的虛假與欺瞞,但無論如何,這樣的體制是人類數千年發展下來,相對可以理性處理公共問題的一種最佳方式。何況,如果民主得以深化在一個社會當中,其弊端依舊有著改變與進化的可能,這端賴公民素養的提升。
然而,臺灣民主化三十年,國會這個民主殿堂,卻從來不是一個良好、正向的民主示範。國會議員對於約束自我言行、展現民主風範一點興趣都沒有,自律的法條一項都通不過。鮮少民主國家,對於國會議員在任期之內沒有任何與之職務相關的法律約束,但我們可以藉著問政自主、言論自由的名義,讓國會議員的任何舉措都合理化。在議場質詢,以無關的議題、言詞羞辱受質詢者,或隨意爆人隱私、乃至於栽贓他人,可以被視作問政,不需承擔任何法律成本,其實這就是滿嘴跑火車的名嘴濫觴。而在這樣的殿堂之上,動輒暴力相向、甚至可以外出至行政單位施展拳腳,也都因為國會議員的名頭,毫無刑事責任。更不用說關說了!小至以「選民服務」為由去替特定人干預行政單位依法行政與破壞行政中立,大到明顯就是妨礙司法的關說己身案件,通通都沒問題,就算被逮到,敷衍個兩句話就可以,甚至還能用莫明其妙的理由透過媒體、網軍把在多數民主國家都屬犯罪的事實給合理化,然後追殺糾舉這樣惡質事實的其他公務人員。
這些行為,在立法者毫不自律,司法單位更樂於鄉愿,甚至配合政權更迭成為爪牙的政治生態中,除卻民意,再無制裁之途。但,真正的問題,就是連民意都可以放縱這樣的生態無限發展。一個關說自身司法個案的人,可以在選舉中獲勝,這不就表示該選區多數的民意都認同國會議員可以肆無忌憚地去妨礙司法公正嗎?而屢屢展現非理性暴力行為的國會議員,不但不會受到選民的唾棄,更可以成為地方基層心目中的英雄或英雌而高票當選,這不就展現了該選區選民自身的素質與對暴力的推崇嗎?
這樣民主壞籽,如今在亦是暴力事件不過動手者換人的情境下受到熱切的歡呼,在爽度飆升的同時,我們真能為臺灣的民主拍手叫好?這樣的壞果子,我們又怎麼好意思拿去跟對岸炫耀還以此為榮?但要除惡、要矯正太難了。始作俑者如今執政,臺灣在這樣的民主中,不過徒呼負負爾爾。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