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當身體感到疼痛時,像是頭痛、牙痛、骨頭酸痛時,常常會想用止痛藥來緩解不適,但坊間卻流傳許多止痛藥會產生的問題,如副作用、後遺症、上癮、傷肝…等,令人猶豫不決,不知到底是該用還是不該用。其實這些「謠言」都是過於誇大,醫生強調一切根本應在於「是否常吃」或「吃多少」的問題,因此每種藥物都會有「最高劑量」的規定,若是肝臟功能較差,則應特別請教醫師使用方法,切勿自行胡亂用藥。
但最近有一份研究報告卻需要大家更為留意,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所刊登的最新研究報告發現,有幾種坊間較為常用的止痛藥似乎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研究人員來自加拿大、芬蘭和德國,他們所研究的止痛藥包括naproxen (如:痛津錠、百炎錠)、celebrex (如:希樂葆膠囊)、ibuprofen (如:博芬錠、普洛痛糖衣錠)、voltaren (如:優痛膠囊、來克炎腸溶錠)以及rofecoxib (中樞神經系統用藥/解熱鎮痛劑),這些均屬於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簡稱為NSAID,是一類具有解熱鎮痛效果的藥物,在施用更高劑量時也具有消炎作用,由醫師開立處方箋或是藥局購買皆可。
研究人員從加拿大、英國和芬蘭的四個數據資料庫中檢查了45萬例心肌梗塞或心臟病發作病例,他們觀察到其中6萬多位患者在接近心臟發作期間正服用NSAID,他們同時還發現,在服用NSAID治療的第一個月內,患者最為脆弱,而服用更高劑量NSAID的患者其發作風險最高。
ABC新聞首席婦女保健記者Jennifer Ashton博士認為,這項報告是以觀察為依據,雖然還需要加入病患的其他個人狀況做為更明確的研究準則,但大家仍應該重視這份報告結果。Ashton說:「不論是來自醫師處方箋或藥局自行購買,任何用於治療像發燒、疼痛和受傷等疾病的止痛藥,都有著該藥物獨特的風險和功效,藥物雖然有效但並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大家更應該意識到這種因人而異的風險」。
Ashton建議人們應該要進行一些自我保健措施,以減少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包括不吸煙、飲酒控制、每天適當的運動量等,雖然無法完全消除心臟病發作的死亡風險,但至少可以在自我控制的情況下,降低發作風險。
Reference :
Report links painkillers to increased risk of heart attack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