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小六的兒子就要畢業了,升學自然是他們同學間的話題。有一天,放學回家的他問我:「爸,你小學畢業時有去考升學考嗎?」我楞了一下,不解地看著他。他自顧自的地說他們班上有很多同學,最近的週末都在忙著考這兒、考那兒,而「這兒」、「那兒」,就是一間間的私立中學。
這段時間的新聞,紛紛擾擾,但考私中的盛況,依舊佔了小小的版面。那種被比為「小聯考」的景致,真是要讓人問,二十餘年的教改,改成了這樣,已入暮年的那幾位主事者真的能安心地面對臺灣這一代代受其唬爛之言、空幻之想而被荼毒的孩子嗎?民國57年起,我國的義務教育從六年變成了九年,之後大多數的小學畢業生都不需要面對這麼驚人、龐大的升學壓力。那被嫌到臭、譙到爛的聯考,實話講多數的人都是在最後一年拼一拼,好歹還有兩年可以在國中、高中混一點兒。但教改二十餘年後,民國103年起更開始了十二年國民教育,許多的小學生卻變得必須在畢業前去考中學了,何其諷刺!
這樣的選擇,昭示了什麼?不就是許多家長對於公立學校與現行升學制度的不信任嘛!會這麼選擇,對家長而言,就是想擠進所謂好的私中後能直升其高中部。一來是免去不斷變動、搞得人人頭疼的升高中考試或學測,六年後拼大學就好。二來,自然也是因為教改二十年,不少私中高中部在升大學的績效上大幅躍進、表現亮眼,比之於傳統的明星公立高中毫不遜色,一心就是讓孩子得讀大學的家長,自然是趨之若鶩。
當年,臺灣用一個化學家搞教育改革;讓一個開口人本東、閉口人本西的傢伙,對臺灣的公立學校指手畫腳,結果竟然就是這樣!我們看不到教育單位有任何的想法,只聽到當官的用「多元選擇」這種藉口,去逃避教改失敗的事實,卻沒有見到政府用任何具體的行動,去扭轉與面對當年錯誤決策遺留的嚴重後果。廣設大學在少子化後得處理的大學退場問題、浮濫的大學學歷人口卻大幅降低人才水準的問題、技職教育被嚴重漠視與虛化導致技術性工作嚴重缺工的問題、流浪教師氾濫但偏鄉卻永遠師資不足與流動而加大城鄉教育差距的問題,這些問題,哪一個不是動搖國本?哪一個對臺灣的負面影響不是幾十年?哪一個急迫性會低於虛假的轉型正義?
更要命的是,臺灣的教育以多元不只是取代、而且是朝摧毀原有良性管道的方向去發展。這一點,在當年廣設大學與大開教育學程的政策裡,極度負面地影響了技職教育及師資就業的當前惡果已經證明了。如今,私立中學在家長願意投入金錢與資源的前提下,相較於公立中學受限於教育官僚的管制又少,校長還不必動輒承受政客壓力,對於家長學生需求的反應也迅速,自然會在一個「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只是口號的且財政困頓的官僚系統中,比公立中學有更強大的發展性。這,倒是呼應了之前當官的要「消滅明星學校」的意圖,再過個十年,或許建中、附中、北一女…等校再也不明星了。加上公立高中、乃至於大學入學方式的「多元」,這都對於過去臺灣得以依靠教育產生「階級流動」的真實公平,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殆盡。
私中,別說沒錢人家的孩子繳不起高昂的學費了,小學時又哪來的錢去補私中入學考試之所需?而公立的,升學要看經歷、活動參與,有錢人家的孩子每年暑假的累積,精彩萬分一大本;沒錢人家的孩子,哪能這個營、那個營地參與,連成冊裝訂都是負擔,怎麼去競爭?更不用說,許多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對於偏鄉與都會在師資上的嚴重差異不斷提出悲憤的呼籲;這不是什麼輸在起跑點而以,而是人生整個重要的賽程都沒有教練的嚴重不公平!
但,這,都不會是社會的最關心。教育是百年大計、國之根本,但我們卻把能量、力氣都在虛到爆炸的對立、衝突與撕裂上。家長的心態沒有變,依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政府的眼光一樣淺,應付民意短期的嚷嚷就好。整個社會都不想,工業4.0已經到來,人工智慧的發展已然會在未來的二十年內就翻轉整個世界,臺灣這一代的孩子屆時正值邁入社會的頭一個十年,如此假裝多元卻真是單元地只重進大學,道地就是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的教育,能讓這些孩子面對未來嗎?更不用說,這個改革竟然是讓教育去斷了弱勢家庭孩子的翻身之路!教改改成這樣,這是哪門子的改革?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