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敵人是自動化,不是中國

其他 | | 觀看數:0
美國的敵人是自動化,不是中國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AndGra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Sherry Johnson 這位56歲的中年女性,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喬治亞州馬利埃塔鎮的製報工廠,她負責把空白紙放進機器裡面,由機器印出一份一份的報紙。不久後,她的工作很快就被機器給取代,並且做得更快更好。失業後,她去上了電腦課程,不過已經太晚,很多20到30歲的年輕人已經具備好她成長時期沒有的能力。
284092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選前應許像Johnson這樣的美國勞工,他承諾會藉著縮緊貿易、海外製造以及移民,把更多的工作機會帶回美國。但是經濟學者說這不是問題所在,真正威脅著美國本土勞工的,是自動化。然而,並沒有太多候選人對這議題談過太多想法,畢竟與中國及墨西哥相比,科技並不像是個敵人。而且,美國很多科技公司以各種方式造福美國。上禮拜三,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與許多科技業領袖見面,他說:[我希望你們繼續研發與創新,任何政府可以幫助你們的,我們一定會幫忙。]

的確,全球化要對一些失業負責。特別是2000年間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直接導致美國200萬至240萬間的人口失業或是裁減薪水,特別是那些仰賴進口的行業。但是,自動化有更深遠的威脅,而且將永遠帶走人類工作,越來越多的工作不需要人力,人力基本上是機器的監督者。

美國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的執行長Greg Hayes允諾將投資1600萬在印第安納州,以確保當地的工作機會,但是他也表示這些錢會用在開發自動化生產上。以鋼鐵業為例,近五十年來它減縮了75%的人力,但是造船業的產值並未降低,原因是因為小型煉鋼廠這個新科技。它影響了中西部的失業、國際貿易、工會參與率。

長遠來看,自動化都有好結果,即便它讓人失業,但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但有專家表示這次可能不同。儘管經濟進步了,但只有少部分員工受惠,那些沒有大學畢業,僅能做勞力的勞工,是最大的輸家。

Robert Srilwell,是位35歲高中沒畢業的工廠工人,他過去的工作是負責把工廠製造的器械包裝並搬上卡車,但因為工作被機器人取代後,他只能在便利商店打工。Dennis Kriebel最後的工作是在鋁製工廠當監工,工作了十幾年最後被裁員,也是因為工作被機器人給取代。此後他很難再找到長期穩定的工作,很多職缺都需要他沒有的電腦技能。

專家說可以藉者勞工職訓計畫、強力的工會、更多政府部門工作、較高的最低工資以及培育更多的大學畢業生,來挽救被自動化取代的人力。在柯林頓底下擔任勞工部部長的Katz先生表示,若只讓私人企業加速自動化生產,沒有其他配套措施,卻歸咎於移民與國際貿易只是短期的策略,並非長久之計。

何況,電腦不只取代藍領階級,他也取代白領階級及服務業的員工,依據麥肯錫的報告,科技可以取代目前45%工作上的人力,那些需要創意、管理、照護的工作,未來可能都會被機器人給取代。

Johnson女士最後在流浪狗照護中心工作,她說:[希望我的工作不會被電腦給取代,除非電腦喜歡更換衛生紙,並且愛狗以及給予牠們無微不至的照護。]

參考資料:
The Long-Term Jobs Killer Is Not China. It’s Automation.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6-12-28 11:34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