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PublicDomainPicture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又到了歲末年初的時候,即將邁入2017年的此刻,也是很多人對於理財問題思考與反省的時候,到底我們需要多少錢才夠用?
當然,這是個人的問題,就像要多少保險才夠,要多少國稅收入和要收入跟支出一樣。但是正因為問題是個人的,它關乎我們的感覺,最終,關乎我們個人的價值觀。
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精確知道一年的收入與支出有多少,也很少人可以精確地把一年的收支用圓餅圖精確地畫出來。但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支出認知]以及[支出與價值平衡認知]。
[金錢,部分可以是種觀察的工具,值得我們好好思索衡量。]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這本暢銷書的作者Vicki Robin表示。她說:[你花錢帶來的快樂,跟你為了賺這些錢所花費的時間,兩者互相平衡嗎?] 當然,她不想任何人再花時間在記帳上,她需要的只是人對最基本花費的認知,接下來就是個人決定金錢價值的時候了。
Manisha Thakor是為經常在公開場合談論[足夠]與[羨慕]之間差異的財富策略專家。她說電視上充斥著與現狀不相符合的人,政治家、護士、甚至法務都過著遠大過於現狀薪水可以負擔的生活。即便不看電視,當我們轉到較小的螢幕—電腦或手機時,螢幕上也充斥著朋友在社群媒體上精心刻畫的人生。當在網路上經營自己的品牌已成為無形的壓力的時候,難怪越來越多人覺得[足夠]的定義好像總是需要再多那麼一點點。Thakor小姐說:[足夠,只是在創造永遠不足的感覺。]
資深美國民主黨麻州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 過去曾經描述過自己的理財觀–花收入的50%在需要上,30%在想要上,還有20%在儲蓄上。Thakor說她很訝異為何很少人遵循這樣的基本原則了。儘管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成這樣的標準,尤其對那些住在高物價的地區的人,或者是一時因為疾病或是失業而增加的額外支出。但這至少是個可以依循的目標。
Robin小姐表示:[足夠是擁有每件你需要及想要的東西的總數,就剛剛好,不會超過也不會不足。] 有什麼是會讓你感覺更快樂的事呢?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還清債務,也有人認為是節儉幾年後的舒適人生。或許是家裡有人需要你的經濟援助,或許是未來一個節能省碳的家。無論如何,跟家人討論到底什麼是足夠,是個很好的對話開始。對Robin小姐這種理財規劃專家來說,她都很訝異這個問題竟然沒有普世皆一致的答案。
參考資料:
One Money Question to Rule Them All: How Much Is Enough?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