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暑假即將結束,同時也意味著台灣的準高三學生,即將面臨大考倒數的壓力,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董旭英表示,台灣高中生無法避免學業與升學方面帶來的壓力,尤其國高中是建立自我價值的重要時期,學生容易將自我價值與考試成績直接連結,如果考試表現不佳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缺乏自信,建議學生培養多元的生活重心,配合興趣與性向嘗試不同活動,從各種興趣活動提升自我認同感,同時也可以紓解壓力。
讓孩子發現有父母陪伴 自己並不孤獨
董旭英教授也呼籲父母陪伴孩子找到除了課業以外的特長,父母平日也可以透過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事情,進而引導孩子願意分享自身的情緒,從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一起運動,與孩子一起面對挫敗,增近親子關係,讓孩子發現有父母的陪伴,自己並不孤獨。
聽音樂、唱歌 不會帶來負面效應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積極的紓壓策略會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效應持續時間長,就像聽音樂、唱歌的過程產生的愉悅感,也不會帶來負面效應,跑步、打球等運動亦是;消極性的紓壓策略,如抽菸、喝酒、或大吃大喝,暫時的逃避或遺忘,短暫紓壓後將帶來更多的煩惱與擔心等負面效應,易形成新的壓力循環。
避免需專注或思考 無法放鬆的事情
在求學期間特別是高三,因應即將到來的學測、學校申請或指考時,必須找到有效的紓壓方法,建議可從規律的生活作息著手,例如固定的起臥時間、正常的三餐、養成運動習慣、從事令自己感到開心自在的事情…等,選擇上應避免需專注或思考而無法放鬆的事情,像是電玩。
若將電玩或寶可夢做為紓壓方式,則要斟酌時間長度,避免違背規律的作息,另從董氏基金會的調查中也證實,學生的壓力除學業成績,就是長輩的期待,建議父母不要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加在孩子身上,應適時給予孩子鼓勵,一同面對求學過程的挑戰與壓力。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