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7月8至9日,北約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了峰會,其規模之大可謂空前。值得玩味的是,這次峰會的舉辦地,61年前正是蘇聯主導的華約組織的誕生地。如今,角色反轉,波蘭等中東歐原華約國家,正以北約成員的身份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
中新網援引《解放軍報》報導,華沙峰會的最鮮明特點,就是強化了與俄羅斯的軍事對峙色彩。峰會明示的3大議題「北約在中東歐的軍力部署、北約與夥伴國的安全合作、北約與歐盟的協作」,其實都明顯或隱諱地針對俄羅斯。
首先,著重渲染來自俄羅斯的「混合戰爭」威脅。峰會討論期間,北約高層熱炒的頭號話題,就是擔憂俄羅斯將在喬治亞、摩爾多瓦乃至西巴爾幹等「存在『凝固衝突』的薄弱位置」複製烏克蘭東部模式,開啟新的「混合威脅」陣線,以削弱西方聯盟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峰會的最後宣言更指責俄羅斯的行動「破壞著歐洲的基本秩序」。北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指出:「俄羅斯已不是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我們之間已不存在戰略合作關係。」
其次,明確昭示北約「集體防衛」的威懾力。托騰柏格在峰會召開首日即宣稱,2014年9月北約威爾士峰會推出的「戰備行動計劃」已完成:北約快速反應部隊的規模擴展為原來的3倍,並可部署到聯盟內的所有地區;全新的「戰備先頭部隊」可在幾天內完成部署,能在第一時間應對突發危機;在東歐設立的8個指揮控制中心已全部啟用。同時,北約宣佈其在歐洲的導彈防禦系統「已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與此同時,華沙峰會還批准北約從2017年起,向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輪換派駐4個營共約4500人的多國部隊,它們將分別由美國、英國、加拿大和德國率領。北約還計劃在向羅馬尼亞派駐1個旅的多國部隊的基礎上,為東南歐量身打造北約的軍事存在。托騰柏格表示,這些舉措「清晰地表明,對一個盟友的攻擊將引發整個北約作出回應」。
三是公然鼓勵烏克蘭等「夥伴國」向北約靠攏。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率團與會,並與北約舉行專門會議,稱願「分享與俄軍作戰的經驗」。北約公開譴責俄羅斯對烏東部局勢動蕩負有責任,並達成一項對烏綜合援助方案,以幫助提高烏國防和安全機構的運作能力。峰會第二天,維謝格拉德集團(Visegrad Group)也同步舉行會議,4個成員國波蘭、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領導人一致同意該集團的「4+」計劃,要同羅馬尼亞和烏克蘭建立更密切的聯繫。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7月8日與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會晤時則表示,北約的大門仍對喬治亞和烏克蘭敞開。這在俄羅斯眼中帶有濃重的挑釁意味。
與揮向俄羅斯的「組合拳」相比,峰會的其他決議更像是點綴和陪襯。儘管北約宣佈將加強打擊「伊斯蘭國」(ISIS)和堅持「支援阿富汗任務」,但史托騰柏格道破了天機:對於抑制恐怖主義蔓延,「預防必定優於直接軍事介入」;北約應更像一個「培訓聯盟」,訓練當地國家士兵比派遣大批北約部隊前往「更有效」。這與應對俄羅斯的濃墨重彩、不遺餘力形成了鮮明反差。而北約著意提升與西亞、北非一些國家的安全合作,也暗含著反制俄羅斯在東地中海地區影響力的意圖。難怪不少評論人士指出,華沙峰會就是一次以俄為假想敵的「戰備會議」。
華沙峰會的召開背景堪稱複雜:俄羅斯謀求東山再起,強勢介入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問題,北約與俄羅斯關係持續緊張對立;以「伊斯蘭國」為代表的國際恐怖主義氾濫猖獗,歐美各國對恐怖襲擊防不勝防;歐洲難民危機的壓力久久不見緩解……一系列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交織之際,英國公投「脫歐」對北約又是一次新的觸動。
然而,北約本質上仍是美國掌控歐洲事務和維護全球霸權的重要工具。北約冷戰後雖一直在轉型,有兩點卻始終未變,即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和不容置喙的「美國主導」。此次華沙峰會也不例外。
北約作為「冷戰遺老」,在後冷戰時代一直是個尷尬的存在。因此,美國一直在尋找證明北約存續合理性的「抓手」,從上世紀90年代的「防區外危機管理」,到「9·11」後的「反恐」,都使北約成功保持了「既紮根歐洲、又對外進擊」的態勢。烏克蘭危機的爆發和演進,則讓美國為北約找到了新的「方向感」。
其實,目前的俄羅斯已與當年的蘇聯大不相同,其既無意圖、也無能力主動攻擊北約,地緣戰略空間也一再被壓縮至接近「底線」;俄在克里米亞、敘利亞等地的「高調出手」,實為力求擺脫被動的「以攻代守」。美國趁機挑動北約與俄羅斯「升格」軍事對抗,意在脅迫歐洲倒向和依賴美國,充當美國的「馬前卒」,為其「火中取栗」。烏克蘭危機延續至今,美國已在一定程度上被迫「重返」歐洲,但其戰略重心仍將放在亞太,因而深感戰線過長、兵力不足,因此在峰會前後,一直敦促歐洲盟國分擔更多防務責任,乃至直接為其「亞太再平衡」戰略出力。
同時,英國「脫歐」固然使歐盟防務一體化丟掉了一個「發動機」,卻也卸去了以「法德軸心」為代表的歐洲人向美國謀求「防務獨立」的一個主要「剎車閘」。美國需要未雨綢繆。峰會前後,「俄羅斯威脅論」頻頻出現在北約各國特別是美英的媒體報導中,奧妙也正在此。
儘管本次峰會聲勢很大,但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其最終收穫實在有限。這不僅是因為峰會的「重頭戲」僅是對今年兩次北約防長會議所達成共識的「追認」,更在於北約在一些核心問題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緩不濟急。紛至遝來的難民潮,接踵而至的暴恐襲擊,這些令北約各國疲於應付而又迫在眉睫的窘況,很大程度上都是美歐貿然採取的軍事干預行動所招致的禍殃,且自有其深刻而複雜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根源,絕非旦夕可除。北約無論是向美國主導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提供預警機支援,還是與歐盟在地中海共同開展巡邏,抑或幫扶伊拉克、突尼西亞等「反恐一線國家」發展防務能力,都有遠水難解近渴、治標不治本之嫌。
對俄羅斯圍堵政策效果不彰。俄素有「以武立國」的傳統,擁有多種可供反制的軍事利器,核武器更是其對北約的「終極威懾」手段。近兩年來,北約也逐漸意識到,俄寧可忍受制裁和犧牲經濟利益,也要保證國家安全無虞。俄在反恐及阿富汗、敘利亞、烏克蘭等問題上發揮著關鍵作用,北約不得不與之溝通。西方輿論還普遍認為,礙于1997年北俄「基礎條約」中「北約不得在俄周邊永久駐紮大規模作戰部隊」的協定,華沙峰會通過的中東歐增兵計劃以「大國牽頭、輪換調防」的形式進行,固然可安撫對俄疑慮最重的中東歐盟國,更能避免與俄徹底「撕破臉」。峰會結束後不久的7月13日,北約與俄羅斯理事會大使級會議即如期召開,這也堪稱北約對俄「威懾與對話並重」政策的縮影。
此外,峰會結束時的一紙宣言,並未消弭北約各國的利益分歧。德、法、意等北約「老歐洲」成員,深知對俄關係攸關自家經貿及能源利益,更不願平添軍事衝突的風險,仍在尋找對俄緩和的機會。華沙大學國際關係學者馬迪克更表示,經費乃是北約面臨的最重要問題。儘管北約比起俄羅斯並「不差錢」,但各國都不願多掏錢、使夥伴坐享紅利。誠所謂「囊中羞澀行路難」。北約官方幾經「化緣」之下,歐洲盟國的軍費在經過多年削減後,2015年總算出現了0.6%的略微增長,今年增幅有望達到1.5%。但是,目前仍只有美、英、波蘭、希臘和愛沙尼亞5國達到了北約「國防支出佔GDP 2%的標準」。史托騰柏格也承認:「要花費得更多、更好,我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武器部署〉
7月初的北約華沙峰會宣佈,北約在歐洲的導彈防禦系統已具備初始作戰能力。這也意味著,駐西班牙的美國軍艦、部署在土耳其的預警雷達和在羅馬尼亞的導彈攔截網,已能夠在北約的指揮控制下協同行動。
近年來,「歐洲導彈防禦系統」和北約東擴一起,被俄羅斯視為最大的軍事威脅。對此,俄在其發佈的各版本《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學說》中都有明確表述,對該系統的指責也從未停止。此事幾乎成為俄羅斯與美國及北約「永恒」的談判話題。
按照美國和北約的說法,近期歐洲導彈防禦系統的部署乃是「計劃內的行動」,不應與克里米亞問題、烏克蘭東部地區危機和敘利亞博弈聯繫過多乃至過分解讀。該系統源自克林頓政府建設「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的構想,小布希任內曾力推在波蘭建立10個可攔截洲際導彈的「遠端陸基攔截彈」(GBI)發射裝置,並在捷克建一個配套雷達基地。為避免過分刺激俄羅斯,2009年,新上任的歐巴馬轉而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按照「先海基後陸基」的順序,分階段推進系統部署,攔截彈也縮水為性能較弱的標準-3型。
2011年,美軍4艘裝備「宙斯盾」系統和標準-3導彈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進駐西班牙羅塔海軍基地,開始在黑海、波羅的海等俄周邊海域常態化巡邏,並屢次成為俄戰機近距離「騷擾」的對象。2014年,美國開始在羅馬尼亞部署陸基導彈防禦系統,它實為上述海基系統的「陸上版本」,但可更便捷地部署在北約成員國領土上。2016年5月,羅馬尼亞德維塞盧基地的反導系統正式投入作戰值班,其配套遠端預警雷達則在土耳其部署就緒。一週後,波蘭小鎮列德澤科沃舉行了盛大的反導基地開工儀式,其配套雷達則落戶在鄰近俄羅斯加裏寧格勒州的立陶宛境內。歐洲導彈防禦系統自此步入最後的建設階段。
俄羅斯反應異常強烈,是因為該系統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北約此番「舞劍」,其意「常在俄羅斯」。儘管美國堅稱,該系統針對的是「中近東和北韓的導彈威脅」,但此理由實在牽強:伊核問題談判已於2015年7月達成歷史性協議,伊朗與美歐關係已全面緩和;北韓的導彈則既打不到、又不會打歐洲,且美國在日、韓建設的東亞導彈防禦系統體系更完備、作戰性能更高。歐洲導彈防禦系統2018年如期建成後,不但可保護駐歐美軍和北約歐洲盟國免受俄軍5500公里射程以下的彈道導彈威脅,其配套雷達還將及時發出預警,增加美國對俄羅斯洲際導彈的攔截次數。該系統日後若換裝速度超過7000公尺/秒的高性能攔截彈,即可尾追上俄現役洲際導彈,從而實質性地影響俄陸基戰略核力量的威懾力。
更令俄羅斯警惕的,還是歐洲導彈防禦系統的戰略性「攻勢運用」。隨著性能的提高和用途的拓展,歐洲導彈防禦系統中的防空反導系統已從單純的防禦性武器發展到攻防兼備武器。在羅馬尼亞和波蘭部署的陸基反導系統,與其「海基版本」一樣,均使用Mk-41型多用途發射裝置,可在短時間內完成模式轉換,改為發射射程為500至2000公里的「戰斧」巡航導彈。俄羅斯歐洲地區的多數要害目標,包括戰略核力量乃至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重要城市,均處在其精確打擊範圍之內。
這意味著,美國實質性地突破了1987年底簽署的美蘇「中導條約」限制,將中程和中近程導彈改頭換面重新部署在了歐洲大陸,從西、南兩個戰略方向對俄羅斯構成了軍事封堵態勢,打破了美俄之間的軍事戰略平衡。近年來,俄羅斯一直要求北約提供其反導系統不針對俄羅斯軍事戰略潛力的法律文書,卻始終未能獲得正面回應。照此發展下去,雙方圍繞歐洲反導系統的博弈還將繼續上演。
今日點閱排行: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