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犯?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快感及焦慮

公益 | | 觀看數:0
明知故犯?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快感及焦慮

169274

169275

文/王渝璇 圖表製作/游茲晴 編輯/陳蔚承

智慧型手機在通訊、娛樂等各種功能都有飛躍性的突破,現在幾乎是人手一機,甚至有愈來愈明顯的年輕化現象,你也是智慧型手機重度使用者嗎?是否三不五時滑一下螢幕已是你的生活常態呢?科技產品的進步帶給人們充滿光明的未來預想,但相對的,人們對手機的重度依賴性大大影響原本不需使用手機的活動,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層出不窮,過度沉迷手機而荒廢學業的高中生案例已經越來越多,有些校方與教育部倡導在上課時沒收手機,希望能提升學生的專心程度,但除了受到大部分學生的強烈反彈,家長一方的意見也有嚴重的分歧。

169276

過去幾十年以來,學生上課除了會專心聽講外,還有發呆、在課本塗鴉、偷偷傳紙條給同學、偷吃零食等排遣無聊的行為,即使會挨老師教訓,也是同學間回味無窮的美好回憶之一。如今科技產品的普及,智慧型手機便是此發展下的科技結晶之一,小小一機攬下多種功能,即使不和同學玩耍,也能自行獲得充足的娛樂,甚至與他人的交談都靠手機打字。

科技於教育界埋下的爭議

沒收,是讓多數學生反感的行為,尤其是包含大量個人資訊的手機,智慧型手機成為學生們上課排遣無聊的新工具後,學生成績下降或學習態度散漫的現象就如同傳染病快速蔓延,透過人際關係和網路社群的傳播力,學生們早已了解並習慣智慧型的便利功能。

169277

教師們必須為了讓學生更專注於課堂上,想出各種方法來防治或懲處偷滑手機的行為,有的學校安裝監視器、實施全方位監控系統;有的善用新趨勢、透過社群軟體輔助教學;有的國家因其根本的教育體制,課堂上從未有學生敢偷滑手機的行為。然而當學生面對沒收手機或教師懲處時,不乏有激烈的反抗,如同自身隱私被侵犯,甚至對師長大聲飆罵或擅自離開課堂,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有愈來愈多的傾向。

如何防治上課偷滑手機已是世界各國教育界唯恐不及的問題,面對最普遍的沒收方式,不只校方如此提倡,也有不少家長支持不讓孩子們過度依賴網路世界;大部分學生站與其對立的反對方,究竟學生們面對沒收手機的看法如何?現在高校生的手機使用習慣又是如何?而我們又能如何從這兩種意見調查找出改善與解決的方向?

超過半數的學生上課會使用手機

為了更深入了解與剖析,筆者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現今高中生對此議題的看法,所得到的結果與預想的相去不遠,但也得到了少數令人驚訝的回應。

筆者於7月10號在Koobii高校誌的Line@平台發佈上問卷,一天收到將近872份的回覆,在上課是否會使用手機的提問中,使用者與不使用者的比例平分秋色,但數量上還是會使用的占較多數,做的事情以瀏覽社群網站、課業輔助為主,還有其他如通訊、看影片、聽音樂與玩遊戲等娛樂行為。使用時數方面,使用一個小時以內為大宗,共佔67%。

169278

束縛住我們的「自相矛盾」心態

除了課業,手機對健康的影響也是眾所皆知,學生均了解現在有許多眼睛相關疾病症狀已明顯年輕化,根據問卷顯示,70%的學生都認為長期使用手機是有害處的,也有超過5成的學生認為上課使用手機對課業有所影響,但卻有高達75%的學生反對上課沒收或是將手機統一管理。

169279

169280

為什麼明知道不好還想去做呢?有科學家發現,一個人會一直去做某件事有時候不是因為這對自己有好處,而是這件事能滿足自己的渴望、甚至從中得到「酬賞」和快樂,所以你會一直去做,即使可能受到懲罰或付出代價,你還是會去做。

為什麼明知道不好還想去做呢?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說法,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是一種認知失諧(Cognitive Dissonance),意指兩種想法之間,或認知與行為之間的不一致,會使人產生失調狀態 ,失調會讓人不舒服而促使自身去做某些事情或萌生某些想法,讓一切回到平衡狀態;明知道上課偷用手機是不正確的但你還是用了,你心裡會想:「偷用一下應該沒關係吧!反正我等等就收起來了,而且別人也再用阿,沒理由老師只抓我啊!」認知合理化了你的行為,讓「上課用手機」變成再平常不過。

反向思考 鼓勵學生使用手機推特

雖然手機經常給學習成效帶來負面影響,但某個老師卻破天荒地打破了這個潛規則。在美國密爾瓦基的某所高中,一名美國公共政策的老師就使用了不同於其他老師的作法來上課,他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申請推特帳號,讓他們利用此平台來討論時事、互相交流,使學生不用舉手發言,也可以很自在地問問題、暢所欲言,雖然也難免會有家長反彈,認為這樣的教學不適合學生,會影響到自己兒女的未來。

這樣的做法雖然也存在著反對的聲音,但隨著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應用在人們生活中,校方與其禁止學生使用、阻擋這股洪流,不如思考如何將這些產品和教學作為結合,使3C產品能成為學生上課的助力,而不是讓學生躲躲藏藏地使用,與其禁止不如順應而行。

你該怎麼辦?

要如何在保管手機與認真學習之間取得平衡,這是學生在自我管理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課題,而且大多數學生在上課中是會自制管理的。但是對於上課中愛偷滑手機的學生,以及老師授課的觀感與大多數學生的上課品質,校方必須面對此問題訂出許多規定,還接連處理許多學生的反彈聲浪不斷的問題,造成了無限的惡性循環。

169281

對於該如何解決「上課用手機」的問題,我們認為現在最需要的或許是雙方之間的「溝通」,畢竟大部分的高校生都持著反對意見,那為何要因為幾個人的不合群而全體沒收呢?校方與學生方若是可好好溝通,訂定出雙方都可接受的規則,到時候若是有人犯錯而受到懲罰,想必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了。

除了從外力加以控制之外,也可以從自制力出發。很多研究顯示,我們之所以沉溺於某件事卻誤以為這樣做很快樂,是因為我們是毫無意識地做這件事情,好像你上課一定要偷用一下手機,不用就渾身不對勁。所以下次試著稍微停下來注意自己滑手機的狀態,你會發覺這一切一點都不好玩,因為偷滑手機的快感夾雜了壓力、罪惡感和焦慮,完全和期望中的快樂不同,既然只是「來一下」短暫但罪惡的愉悅,那為何不好好專注於課本上呢?

看更多文章
【更多請上公益媒合平台《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官方網站;《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粉絲團】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19 14:07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