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芬、張珈瑜 編輯/陳蔚承
「晚自習」這件事,不只是學校的問題,學生可能也是「共犯」
【考試和讀書的血汗工廠】
那天,離高中學測只剩一個月,一位即將上戰場的盧姓女同學,過著每天7點出門、10點回家的生活,長期下來已經無法承受如此高壓的環境,身心都已到達臨界點。她知道她要為自己的未來奮鬥,她也知道再撐一下下,這一切辛苦都值得。但她心裡一直有一個問題:「我只有『坐在教室裡』這個選擇嗎?我的放學生活只能讀書嗎?」
台灣學生從早上七點半踏進學校那一刻起,就墜入上課、考試的無間輪迴。好不容易撐完八節課,也通常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去補習班;二是留在學校「晚自習」到八點,繼續在同一間教室、同一個座位上為升學拚鬥。 2010曾多次爆出強制參加晚輔事件,而2016年的現在卻還是有類似問題出現,晚自習問題並未獲得改善。許多高中職未事先徵詢學生參加晚自習意願,直接發給所有學生繳費單,多名學生在團體壓力下繳費參加,認為不合理。
多名學生及家長反應,學校直接發給所有高中生晚自習繳費單,雖然沒有硬性規定學生參加,但老師會出面勸導,讓學生「備感壓力」,最後只好繳費參加。學生們是怎麼看待晚自習呢?
【一個弔詭的事實】
為了了解學生如何看待晚自習,筆者於7月12日至13日在Koobii高校誌的LINE@進行調查,總共獲得926份問卷。過半數學生有參加晚自習,但有60%學生表示參加不想要晚自習。不可否認的,多數學生認為晚自習對於在課業成績上是有助益的,但由於時間過長,同時也會沒有自己的休息時間。
但弔詭的是,如果有一天沒有晚自習了,高校生會怎麼利用這段空出來的時間?問卷發現超過40%的學生是選擇「玩手機」,遠遠超過「運動」和「溫習功課」的總合26%。
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超過60%的學生不想留晚自習,但70%的人卻認為晚自習對課業有幫助;如果有天沒有晚自習,卻有超過40%是耍廢玩手機。高校生可能會為了課業而留下晚自習,即使心裡不願意,但因為學業或同儕的從眾效應而不得不為之(當然也有學生是主動留下來的);但透過這個調查可以發現,高校生的自制力明顯不足,缺乏外力強制規定就有可能放縱自己,理想中的「運動」和「溫習功課」比例極低,也難怪學校會強制學生晚自習。
【家長、老師怎麼看?】
過去高中開輔導課,現在連高職也競相開輔導課;而原本升學率較低的高中更利用晚自習、假日輔導來強化辦學成效。全國教師會副理事長廖俊仁老師認為:「從參與『高中職校長遴選』的經驗中,覺得『校長遴選』是個重要的因素,因為校長想要連任,或被優先選為其他學校的校長,辦學特色是很重要的關鍵,但要經營學校特色,既費力又不易見成效,提高升學率是最快也最容易迎合家長的需要。」
由此可知,晚自習的源由不單是學生,學校有關單位可能也有其推動的原因。學生自身自制力不足加上學校為了辦學的績效,兩個因素促成了血汗晚自習,但這理想上是魚幫水、水幫魚的情形:如果學生人人自發,學校升學績效好,那晚自習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那如果學生本身無法自制,那有資格要求不要晚自習嗎?
【如何才是好的解決之道?】
為了升學,在高三時會以學測為前提來加強學科,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高一、高二生除了復習與補救學科外,還可安排其他課程或活動,例如:閱讀、體能活動、技藝課程等,讓學生可以更適性或延伸學習。
另外,如果學生的課業跟不上進度,漸漸成了班上的「萬睡爺」,硬要規定他在正常上課後繼續乖乖待在教室,簡直受罪。以芬蘭教育為例,其課後輔導僅針對那些出現短暫學習困難的學生,目的是為提升學習遲緩者的學習能力,而非趕課程進度。
第八節還能做什麼?其實第八節課有無限可能,能安排班級內的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互動;也可做班際間的活動競賽,增進彼此間互動與交流;當然也可安排技藝試探的活動,邀請專長的老師來校協助。同時,也可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擴大社團活動的參與,增多藝文、體能等入門培養,這些都是第八節的可能性。其實,很多學者專家都拿出實證,安排多元的體能或活動課程,是有助於學生的成長與學業進步的。
你不想留晚自習嗎?當然你可以不要留晚自習,因為已經全國有部分縣市的教育局規定學校不得強迫學生參加晚自習,但如果你不參加晚自習,你有想過該如何利用這寶貴的三個小時嗎?
看更多文章【更多請上公益媒合平台《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官方網站;《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粉絲團】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