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田卡
每年的5-6月份,廣州美術學院都會舉行本科畢業展。該展覽展示廣州美術學院畢業生的大量創作心血,每次展會開幕前,學生們會通宵達旦在課室裏打磨他們的作品。因為,這是他們在四年大學生涯中最重要的亮相,重視程度不言而喻。正因如此,每年的廣美畢業展精彩紛呈,備受大陸美術界高度關注,並吸引眾多民眾前去觀看。
以下是2016年度廣美畢業展的部分優秀作品。
把Leap Motion與傳統皮影戲結合,參觀者可通過雙手隔空指揮皮影打鬥。
作品名稱:《他們缺失的》作者:鄧曉樺
關注大陸的留守兒童等邊緣人群的現實主義作品。為了改善生活,很多大陸農民工去往沿海城市打工掙錢,不得不與至親相隔萬裡。本該存在的陪伴,卻一直只在記憶裏,因為那裏才有與他們所思念的,模糊的身影。因為留守,因為留守我們難以想像他們所缺失的。
作品名稱:《寧之夏》作者:程堯
一幅特別的中國畫,表現寧靜夏日中少女們在泳池中度過的美好時光,似遊動,又似漂浮,閒適和平靜。盛夏的水是作者心中最旖旎的夢,當在熱潮湧動時所被包圍的清涼中暢遊,是作者最喜歡的事情。
作者自一歲起便與家人一起感受遊泳的樂趣,而之後便成為我唯一堅持了童年到青年期至成年的興趣。因為她覺得在水裏和在陸地上的感覺是不同的,在水中仿佛自己是魚,周遭聲音也聽不見,只是咕嚕嚕的水聲,透過水裏看過去的景象,比現實去看感覺溫柔和善,雖有扭曲,卻可愛非凡。
作品名稱:Muse Dash 作者:PRPR STUDIO(美術: 彭誌豪,孫嘉麒,陳秋怡)
一款根據音樂節奏操作的跑酷類手機遊戲,玩家若以正確的音樂節拍擊打怪獸就會得分,反之掉血。
作品名稱:《無機生產關系中的有機選擇》作者:張秋媚
該作品徹底消除了藝術創造的概念,消除了藝術家的身份。沒有個性沒有任何表現力,作者只是挪用現成品,重新把現有的組合起來,照搬上去。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安迪·沃霍爾的作品。
我們在資訊時代,擁有極易在網上搜索到的夜景圖、WiFi圖標。而這時代已在人的對話模式中被客體化。該作品關注個體的未來是被時代創造的,是已被設計出的現成品被PS重新組合,再用油畫還原,一個來料加工工人的工作,過程猶如生產方式中的來料加工的概念,而解除了藝術家的個性和創造性。
作品名稱:《打嗎像》 作者:梁振文
隨著配置強大攝影功能的智慧手機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們有了自拍的愛好。但是拍完總覺得存在著瑕疵,要處理一下照片。“打碼”變得很常見。一些“打碼”方式把客觀存在的事實掩蓋了,把虛偽的一面呈現出來。而且某些人已經發展為一種病態,把呈現這虛偽的一面為樂。所以作者選該題材來反應這種現象。
右邊的男生從鏡子裏浮出來,因為加了鏡子,所以這兩個人其實是同一個人。這幅畫表達的是自我、寂寞、掙紮的狀態。
剃陰毛,後面的人是沒有性別特徵的,作者希望這樣會給觀眾更大的想像空間。
一開始是畫撕嘴皮的,其他元素都是覺得好看加上去的。
作品名稱:《庸人自擾》(部分)作者:曾慶端
對生活細節放大,對細微點滴的窺探,甚至把比較私密的東西擺在陽光下。是一場自我庸擾的表演,又是睜大眼睛對生活不斷鉆研。細觀,一點一點,一滴一滴,如黑夜中脈搏裏靜靜流淌的血液,烈日下毛孔內悄悄聚團的油脂,都搭建者不斷流逝的生命過程。但肉體作為精神的匿藏點,無時不參與精神的歌想。
作品名稱:《怪物地鐵》作者:項海珠
充滿樂趣的一款作品。捷運是最常態的交通工具,捷運上的乘客各式各樣,有的乘客在聊天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發呆。如果這些乘客不是人類而是怪物,這些車廂會是怎樣的呢?
作品名稱:《動物變聲器》作者:阮敏婷
動物變聲器是一款為兒童設計的玩具,當小孩拿著它講話時,它能把小孩講話的聲音轉化成不同動物的聲音——貓、狗、羊、青蛙、豬等。小朋友可以拿著這個動物變聲器與動物對話玩耍。
動物變聲器的造型與擴音器很像,頭部可以拆卸替換不同動物的造型,而尾部的旋轉部件可以轉換不同的動物聲音。
藝術展會的觀眾們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