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 Photo Credit: Peggy_Marco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無論東西方父母,愛小孩的心都一致,對於如何教養小孩課題永遠是父母熱中的顯學。時下網路上有不少師學西方的家長,帶進西方教養的價值觀,反思東方教養的盲點。但是,事實上現在美國也有不少父母,開始質疑西方教育一味崇尚個人主義,努力培養孩子自信、鼓勵孩子追求個人興趣嗜好帶來的缺點。The Path-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這本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上的暢銷書,介紹西方父母傳統東方價值觀,引起了不少迴響。以下讀者克里斯汀葛羅斯(Christine Gross-Loh)閱讀該書後得書摘,給大家參考。
停止追求自己的熱情
西方人重視個人特質,認為自我探索與自我實現是相當重要的,當人在年輕時能了解自己是誰,進入大學就能專注選擇自己的專長上。而要了解自己的定位最重要的是熱情,有熱情才能讓人獨一無二。然而中國哲學家卻告訴人們尋找自我是危險的,因為我們找到的,通常只是當下一時的熱情而已。然而中國哲學家形容人很複雜,每天跟人的互動跟每天的經驗都在型塑一個人。
學會假裝
西方父母教導小孩要真誠。真誠表達自己、了解自己情緒、對於任何虛偽的事要質疑。但中國哲人卻了解部分的假裝有更重要的目的,甚至到成人都是。例如在街上跟認識的人打聲招呼,即使剛剛才跟同事吵架。
人生是由一連串的[被打斷]所組成
當小孩學習他們喜歡的、不喜歡的、擅長的、不擅長的事情時,他們會漸漸對事情越來越不感興趣。就像小孩一會喜歡踢足球、一會喜歡讀歷史書,沒多久又跑去演戲一樣。在充滿壓力的社會,專精於自己的強項似乎是最有效率的人生出路。但是因受東方哲人影響,反而要教小孩要事事都要嘗試,尤其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自我控制的優點
美國教育重視團體參與,偏愛外向的孩子,鼓勵小孩勇於表達自我及參與社交活動,越主動、積極、外向、會表達意見的小孩越容易得到師長的肯定與推薦。但是中國哲學家老子說:[以柔克剛]。一個誇大不謹慎的孩子,忽視自己行為帶給他人的影響,讓同儕感到反感。因此,與其教導內向的孩子要勇於表達自我,現在反而可以教導他們要多注意他人的情緒與別人的關係,以改變局勢。
勇於平凡
中國哲人重視個人與外界的關係,因此重心不在認識自己,而是如何與人和平相處。所以照顧他人很重要,需要不斷地練習與對他人的細心重視。這不是教導我們小孩會過比較好的生活,而是教他們要創造一個比較好的世界。
資料來源:
What American Parents Can Learn From Chinese Philosophy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