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伊斯蘭,台灣人想到的莫不為「恐怖攻擊」、「落後地區」、「穆斯林」、「不能吃豬肉」等等,但這個台灣人普遍不了解的地區及宗教,在全球信仰人口卻達16億,占百分之25,在人數上伊斯蘭教更為世界第二大宗教。主要信仰地區為西亞、中亞、東南亞及非洲。
也因為教徒眾多,所以衍生出來因應宗教的特殊銀行需求,也就越來越多,再加上近幾年中東地區對石油輸出量及價格具有掌控權,世界各國對中東地區貿易的需求也日漸增多,所以此時,建立一套符合伊斯蘭教義的銀行、金融體制就變得非常重要。
伊斯蘭嚴禁收取利息
你們一定很疑惑,伊斯蘭信徒特殊的銀行需求究竟是什麼?在「伊斯蘭教」的世界裡,他們擁有自己的法典《古蘭經》及記載著伊斯蘭教義的《聖訓》,所有伊斯蘭社會的文化、經濟、政治,一切的習俗、禁忌,都遵循著這兩部經典。例如,穆斯林每天都得向聖城麥加禱告,而他們的女子出外須著蓋頭,不得與男性單獨會面,在食物上他們禁食豬肉、飲酒,而賭博及崇拜偶像也在禁止之列。
上述這些禁忌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規範,而在經濟體制、銀行規範上,也有許多帶有「伊斯蘭教」色彩的規定。其中最經典的一項為,「伊斯蘭銀行嚴禁收取利息」。
在「伊斯蘭教」的法典上,關於金融業務的原則為「盈虧共享、共擔風險」,因此他們禁止收取、支付利息。他們也禁止一切與飲酒、賭博、色情相關的獲益行為與行業。甚至在某些伊斯蘭教徒眼中,「人身保險」也是一種非法的業務,因為他們認為,「人身保險」包含不確定性、賭博性、利息等非法成分。
但是伊斯蘭教「嚴禁利息」這項教義,其實實際上並沒有字義上來的那麼嚴重。伊斯蘭教本質上還是鼓勵自由經濟市場,他們的信徒也會將錢定期存入銀行,到期後,再從銀行分取利潤,只是他們以不管營利或虧損,他們都得跟銀行一起承擔為目標,而不是一味收取利息,這與一般國家保證存戶利息有所差別。
利潤究竟算不算是利息呢?
你們一定很好奇,那伊斯蘭銀行怎麼賺錢?其實在伊斯蘭金融體制中,他們允許銀行藉由投資賺取利潤。假設,今天有一個穆斯林想要購買房子,銀行便會代替他先把房子買下來,再用成本加利潤售給他,他可以分期付款,每個月繳交固定金額且沒有利息。
你們可能會覺得,那個利潤不就是利息的意思嗎?可是仔細看看這個交易模式,概念上與西方世界完全不同。在這之中,銀行雖收取利潤,但該利潤必須經過銀行與客戶雙方同意,再來,一旦資產本身發生任何風險,承擔者為銀行與客戶,這與伊斯蘭教「盈虧共享」教義吻合。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投資方式,符合伊斯蘭不「以錢生錢」的利息模式,而是直接賺取價差。而這種交易模式,究竟算不算是利息的一種呢?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信徒迅速壯大 伊斯蘭商機崛起
因為上述種種教義規範,使伊斯蘭的金融業務發展甚晚,直至1963年,伊斯蘭地區的第一家銀行「伊斯蘭銀行」才成立,而保險部分,更於1979年才開始發展。但是,這波商機隨著石油的興起,迅速席捲全球。
據統計,在荷蘭,每年有50%的新生兒出生於伊斯蘭家庭,而在法國南部清真寺竟然比教堂還多,顯示伊斯蘭教信徒持續壯大中,世界各國也全都看準這波「伊斯蘭商機」,使「伊斯蘭金融市場」越來越大。
雖然因為他們信仰的教義所衍生出來的金融規範與西方世界不同,但是許多國家也因看好「伊斯蘭金融市場」而傾力推廣、發展「伊斯蘭金融」,其中許多國際性的大銀行也紛紛設立了伊斯蘭金融窗口,例如,花旗、匯豐、渣打等。
伊斯蘭金融人才與避險工具不足
現在,就像各國機場、醫院開始為穆斯林建立祈禱室一樣,伊斯蘭經濟也正開始融入國際社會。但是,因為他們許多制度與西方國家不同,將造成西方國家可能面臨進入障礙,因此如果想更與國際接軌,尚有許多難題必須克服,例如,伊斯蘭社會須建立一套專屬伊斯蘭的會計制度,且因為教育的關係,伊斯蘭地區的金融人才較缺乏,再來,因為與教義上有相違背之處,所以伊斯蘭金融上避險工具及商品的創新也較不足。
雖然漸漸與國際接軌之後,伊斯蘭世界的金融穩定度必定會受到影響。例如,本周因美國油期跌破40大關,導致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股市重挫7%,杜拜與阿布達股票市場也都陷入火海之中。但是為了增加中東地區整體的經濟發展及獲益機會,國際化必定是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原文來源:預見雜誌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