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外國書,所學何事
莉頭堡/文
我在出國留學前是所謂的自由作家,在台灣出版過幾本藝術史相關的書籍。
書到用時方恨少。寫作期間,我深感自己所學有限,因此決心一圓自己從小的留學夢。我將當時的存款全數兌換成歐元,申請了歐洲一所歷史悠久的大學,進入了該校的文化學科研究所。
數年後的今天,我將滿滿的留學心得,集結成眼前的新著作。然而,這本書的主題卻和我的求學初衷相去甚遠:雖然仍算得上是「文化研究」,我的研究對象卻從人為的歐洲藝術史,換成了上帝創作的天然藝術品──歐洲男人。
「我們以為你在國外用功念書,怎麼搞得原來都在釣男人呀?」多年的老朋友一聽到我的出版計畫,眉頭一揚吃驚地問我。
誤會大了。我的「男人樣本」雖然是從我約會或交往過的歐洲男性中篩選而出,但不代表我交朋友時都是在蒐尋「獵物」,而每回約會也不見得都有進一步的發展。不過,意料之外的收穫是,在累積許多次的約會經驗中,我發現透過男女互動的模式,竟也能歸結出許多複雜的文化議題,並且毫不遜於學術課堂上所鑽研的內容。儘管每回的約會過程不見得都能開展出順利戀情,但對於我在探討文化與人群的興趣上,卻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新觀點。
要令讀者們失望的是,我之所以接受到多次的約會邀約,並不是因為我是什麼超級美女的緣故,平常在大街上是毫不出色的平凡路人甲。儘管由於身在歐洲,我的東方面孔難免讓西方男性多了一絲好奇,但讓我能夠接連享受浪漫約會的真正原因,靠的絕不是外表的吸引力。
我喜歡認識人,對於「人」這種生物的多變性一向充滿興趣,就連走在路上也常情不自禁地想像著路過行人或店家的日常生活。因此每回和新認識的異性接觸時,我總是熱切關注對方的一切,同時交換著我平日累積的各種文化觀察心得。約會的話題於是從個人的生活興趣、對不同事物的看法、對交往與性的態度,到自身國籍文化帶來的影響等等,無論嚴肅搞笑,對談都能不斷地延伸下去。這自然也讓我成為外國男性眼中「聊得來的有趣約會對象」。
可以這麼說,我在不同國籍的約會對象身上所尋找的,從來不只是發展戀情的可能而已,而是一幅幅令人驚奇的文化差異縮圖。《男人樣本》並非如表面上看來的,只是單純的異國獵艷分享,而是企圖透過「約會」這項跨越不同文化的人類共同行為,以另類的切入點進行不同國籍案例的文化分析。而既然談起約會,之後延生出的交往與婚姻等等議題,自然也無法避免。事實上,隨著對不同文化的認識逐漸累積時,一旦駕馭起人類文化中的重要成分「感情」,也自然免去許多原本不必要的誤解與衝突。
台灣是個小島,接觸外國人的機會也相對得少,而來自不同歐洲國家的人群又更少見。物以稀為貴,許多住在台灣的「老外」經常受到不必要的過度禮遇,例如外國雇員的薪水硬是比同樣職等的台灣員工高上許多,這在公私立單位都屢見不鮮。長期下來,便在台灣人的潛意識中埋下了矮了一截的自卑感。同時,由於缺乏對不同文化的適當認識,讓許多心地單純的台灣人在接觸本地的外國朋友時,往往受到莫名的挫折與誤解。在男女交往上尤其如此,我不只一次聽過台灣女孩在和外國男性約會或交往之後沒多久,便哭訴著對方原來只是玩玩而已。
「給台灣女孩們一個建議!她們最大的問題在於不懂適時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敢反抗男人……這樣當然會讓人覺得她們很容易擺佈,也才容易被『玩過就甩』啊!」聽說我正在撰寫有關東西方男女交往的文化觀察書,美國友人大衛語重心長地發出建言。
許多時候,由於不清楚對方的文化差異,因此即使遇到感覺不對的狀況,一廂情願的台灣女孩們也不擅於表達抗議,反而是不斷替對方的行徑找藉口。其實,若能更多認識異國文化中的不同觀念,便能減少彼此誤會的情況,而約會時也越能分辨對方的真誠度。
「沒錯,我們一開始會被東方女性的容貌、體態等等外在條件吸引,」友人莫斯則提出另一角度的看法。「可是像我自己在台灣的例子,我跟幾名女性試著約會之後,往往很快就受不了了,感覺很多台灣女性即使到了三十幾歲,個性都還像長不大的小女孩,這怎麼能怪我們約會沒多久後就膩了啊!誰一開始就想要當個負心漢呢?」
聽到莫斯的說法後,我按捺不住地替台灣女孩們辯護起來:「那你要跟女方好好講清楚啊!你們這些西方男人也都有類似的毛病,一旦覺得不合意就閃人,這樣永遠沒辦法達成溝通啊!況且,很多時候台灣女孩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像她們會撒嬌、會查勤等等行為,其實都只是這裡普遍的交往模式而已。」
我個人的義憤填膺似乎無法對整個異國交往的生態造成任何影響力。不過,大衛和莫斯其實都不否認,在台的外國男性的確有一些品行不良的害群之馬,他們也都奉勸女孩們要懂得分辨,不要看到濃眉大眼的外國人就被熱情沖昏頭。而對於順利進入認真交往階段的異國情侶,大衛與莫斯也都同感源自於雙方文化觀念上的誤解,才是其中最大的問題所在。
在台灣,異國戀情早已是討論到浮濫的老議題,不過其中的歧見與怨忿似乎不曾真正消弭。實際上,和外國人約會過的女孩們都有類似的感受,光是適應兩人間的文化差異已有足夠的難度,同時卻還要受到來自外界的非難與批評。以女方而言,最常見的就是被貼上「西餐妹」「ㄈㄈ尺」等標籤,更難聽的還有「哈洋屌」這種直接指涉性器官的辱罵字眼。而男方受到的指責一般較為輕微,通常是不免帶有點妒羨意味的「玩咖」等封號。雖然在進一步了解之後,便會發現大多數批評者看不順眼的,是那些在夜店裡行為開放、主動倒貼的女孩行徑,而對於認真交往的異國情侶則無可厚非。但也有少數正義感旺盛的路人,光是看到洋男台女的組合便不分青紅皂白地開始抨擊,也不考慮別人交往的背景究竟如何,「愛國」情操似乎表現過頭了。
外型俊秀的大衛剛來台灣三個月,立刻發現自己深受當地女孩們的歡迎。但同時他也從自己周遭的西方男性友人口中,提到「和台灣女孩不用太認真,反正她們會一直貼上來」的輕蔑論調。
「台灣女孩很隨便嗎?我覺得是相反耶!」大衛這麼回答:「我在日常生活中試著和身邊的女孩們閒聊,她們都拘謹得很,不知道是天性害羞,還是單純對英文沒自信。至於那些夜店裡的女孩的確是會主動貼上來,但其實你到世界各地的夜店去時,不也都是這樣?」
同樣女孩緣頗佳的馬克則如此回應:「這應該只有某些人才會感覺到有所差異吧!講直接一點,一些在西方社會中被視為loser的傢伙,到了亞洲後發現自己因為種族的先天優勢,相較之下變得沒那麼糟了,甚至變得受歡迎了;對這些人來說,亞洲女孩當然顯得比白人女子容易接近許多,這種情形不光是台灣才有。對於我們這種本來就受歡迎的人來說,到哪裡都一樣吃得開啊!」
「你根本只是想炫耀不管到哪,總是有女生對你投懷送抱吧!」我忍不住對這自戀的傢伙大大吐槽一番,但馬克本人似乎非常享受我的「恭維」。
關於夜店的特殊生態,我原本不打算多作評論,因為這並不在這本書所要討論的異國文化分析範圍內,但其中牽涉的意識形態卻又有釐清的必要。基本上,每個人來到聲色場所不外乎都有各自的目的:有人為了無限暢飲的調酒、有人為了知名DJ的電音組曲、有人為了融入同儕團體、有人為了找一夜情伴侶……說穿了,人人不過是各取所需。我的確親眼見過有些台灣女孩對本國人態度高傲愛理不理,一旦看到西方臉孔便立刻眉開眼笑花枝亂顫,所以也能夠理解他人對於「ㄈㄈ尺」族群的抨擊來源。但話說回來,這樣的舉止不就像是某些男士見到喜歡的正妹時,便立刻換下平常目中無人的嘴臉,猛獻殷勤只等伺機伸出鹹豬手的行徑?差別只是這些女孩偏愛的類型剛好是西方男士罷了。
「我想大多數令台灣男性覺得不快的地方,不單只是因為這些崇洋媚外的女生看到外國人就主動倒貼,主要原因是她們總愛詆毀台灣男性,光說外國人的好處。這才是令人反感的原因吧!」台灣男士杰利的看法則指出了問題的核心:「有些話不需要放到檯面上來說,稍微保留一下對自己同胞的尊重,我想並不會那麼難吧!何況很多批評也只是建立在個人主觀的感覺上而已。」
另一方面,和外國男友交往的小妍則委屈地辯解:「但我說的也沒錯啊!我說台灣男生平均個頭比較矮小,相較起來個性通常比較放不開,這些都是陳述事實而已啊!憑什麼男性可以評論女生胸部太小、塊頭太大,或是只有外國人才能接受這種恐龍長相等等,我們就不能說出真心話呢?」
若進一步思索,網路上一連串陷入無限迴圈的「反ㄈㄈ尺」爭論,背後還有更根深蒂固的成因。關於這點,從用來辱罵人的「哈洋屌」一詞便可看出端倪。許多人都將「和西方男人交往」等同於某種程度的陽具崇拜,這樣的邏輯不僅使亞洲男士們被迫面對平均值不如人的事實,當眼見女性同胞們主動接近外國人時,就認定為露骨的飢渴表現,如此一來自然更加感到不順眼。暫且不論這樣的邏輯是否荒謬,就算這些女性的目標確實是巨大性器與瘋狂性愛,不過也和男性們垂涎巨乳、或是幻想AV女優的心態類似。說穿了,也就是因為女性直接表現欲望的想法,仍無法見容於深受傳統觀念影響的社會罷了。
然而,一旦男女角色對調,周遭的眼光便完全不同。與西方女子交往的台灣男性,往往就被封為「台灣之光」,是許多同儕男性間景仰的對象。
「我從歐洲帶著外國女友回台灣時,的確感到巨大的差別待遇。」剛回國的台灣交換生杰利向我分享自身的經驗:「從前的同學現在似乎都對我另眼相看,並在一旁竊竊私語。有人會酸溜溜地說,你在國外收穫不少嘛;有人則是用好奇的眼神看我,問我是怎麼『把』到我女朋友的。」
杰利不久便和外國女友順利邁入婚姻。當我問及對「台灣之光」一詞的感覺時,出乎我意料之外,杰利非但絲毫不感到驕傲,反而露出極為不齒的表情:「我覺得這種說法是羞辱了所有台灣男性,怎麼能夠把交往的對象當作成功或失敗的標準呢?難道你沒有自己的價值嗎?」杰利接著說道:「沒錯,現在台灣女孩和外國男性交往的比例較高,但這不代表台灣男性就完全沒機會和外國女生發展進一步的關係啊!」
儘管目前台男洋女的組合尚屬少見,但實際上只要多加了解西方的約會模式和彼此的文化差異,並且大膽踏出第一步的話,異國戀情絕不是女性的專利。
「我現在的台灣男友,在我們剛認識時就大方地約我出去,我還很訝異台灣男生也這麼直接呢!後來我才知道,原來當初他只是單純想讓我這個外國女生認識一下當地文化,並沒有我理解中約會的意思。不過,幸好如此,我們才能誤打誤撞地在一起,現在也準備結婚了呢!」來台灣當交換學生的挪威女孩喬安,滿臉洋溢幸福地說道。
或許當有朝一日,和外國女性約會的台灣男子越來越多時,許多加諸在異國戀女性身上的成見也能獲得更多的同理心。而到那時,或許在《男人樣本》之外,也將有一本關於各國女性樣本的文化觀察書問世吧!這豈不是一種和念書同樣美好的文化交流嗎?
《男人樣本》以不同國籍的歐洲男性作為樣本對象,這樣的選擇一方面當然和我作為女性的身分在歐洲的生活經驗有關;另一方面,由於「東方」和「西方」的二分法太常被濫用在文化的討論上,但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孕育出的各種民族特性,其實是相當耐人尋味,值得逐一分析的。而在小國林立的歐洲,這樣的差異性更呈現鮮明的印象:正如在歐洲進行跨國火車之旅時,一旦火車穿越邊境,前一分鐘才見到的城市景象便立刻改頭換面,路上標誌的語言換了、車站的設計換了,而剛上車的旅客無論外貌、語言或舉止都有所不同。以國籍為單位的作法,自然只是種初步的分類,若更深入分析,不同的個體又因各自的成長背景而呈現獨特的差異。本書並不打算以民族性抹煞個體性,只是企圖透過各國對外的刻板印象,分析背後可能的成因。在這初步的認識基礎上,當我們實際接觸來自不同文化的人群時,便可親身驗證,並試圖產生同理。
這本書於是分成兩部分,第一部以個人為主軸,敘述我和不同國籍的男士幾段深入往來的小故事;第二部則以主題為單位,觀察面對同樣的議題時,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會有怎樣的表現差異。
當然,為維護當事人隱私,書中提及的所有人名皆以假名表示,但所有故事皆非虛構,都是曾經發生在我自己或是周遭友人身上的真實案例。在不同的人眼中,這些經歷或許有好有壞,但正如先前一再強調的,文化比較的重點不在於分出孰優孰劣,而是了解與同理。
最後我們終將發現,原來轉個彎,視野就全然不同。
---本文為《男人樣本:我在歐洲的不客觀愛情文化考察》前言,大家出版
精采試閱 ◎ 法式激情 |
★第一手歐洲愛情文化的深度紀實。
★發現原來愛與不愛,都是文化的痕跡。
★讓我們在認識異國人文特質的過程中,重新檢視愛情裡開放與包容的尺度。
看似客觀,卻是最主觀也最深刻的實地考察!
愛情是我的途徑,男人是我的樣本,驚奇的文化多樣性是我的收穫。
透過「約會」這項跨越不同文化的人類共同行為,
一幅幅令人驚歎的文化差異縮圖,便在眼前擴散開來……
文化漫遊者絕對不想錯過的考察報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