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現代婦女總是身兼多職,工作家庭兩頭燒,工作上大多需穿著高跟鞋、或蹲、或久站,回到家也無法適當休息,久而久之膝蓋也出現狀況,往往膝蓋已疼痛不堪,經就醫才知退化性關節炎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杜育才醫師解釋,由於軟骨內的諸多結構性蛋白會因年齡增長而變化,使得分解大於合成作用,當關節軟骨的磨損越來越嚴重、軟骨修補功能跟不上破壞速度時,退化性關節炎就會出現。
男、女生理構造有差異 女性較易造成膝蓋負擔
事實上,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盛行率會隨年齡而增加。根據研究顯示,年齡大於65歲的人口中,超過一半以上患有退化性關節炎;值得注意的是,在45-55歲之間的男女罹患比例並沒有顯著差異,但過了55歲,女性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則相對高。對此,杜醫師提出3種看法:
1) 女性因生小孩的天職,先天骨盆較男性寬,這樣的力學因素對膝蓋未必有利。
2) 女性的肌肉力量普遍較男性差,較無保護關節效果。
3) 有研究指出,雌激素與骨質和軟骨代謝相關。由於更年期過後會加速軟骨退化,而雌激素有破壞軟骨的作用,含雌激素高者較可能引起退化性關節炎,但是此一說法仍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職業影響膝退化?長時間蹲、跪、久站要注意!
而職業是否會加劇退化性關節炎產生?杜醫師說明,職場上若有長時間蹲、跪、久站、提重物及穿高跟鞋等情況,的確會造成關節退化的可能;另外,對於長期從事衝擊性的運動(如:羽毛球、慢跑、籃球等),或不愛運動、肌力不足的人也會產生影響。他進一步說明,人體各部位器官環環相扣,若膝蓋問題,長期下來,相關的力學構造像是腰部、腳踝、髖關節等都容易出現問題。
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方式多 無單一黃金準則
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杜醫師建議,當出現初期症狀時,建議先採取物理治療(電療、冷熱敷、超音波、低能量雷射、震波等)及適度的運動和減重;假使物理治療仍無法得到緩解時,則可聽從醫囑使用藥物治療,如口服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劑)。但需注意,長期服用止痛藥可能會有腸胃出血等副作用,使用前仍需請醫師評估診斷。
多吃蔬菜水果等含豐富抗氧化劑的食物能減輕自由基對關節破壞;Omega3脂肪酸可以抑制前列腺素作用,減輕關節發炎,可從深海魚攝取;全穀類、柑橘類、綠茶等含有生物類黃酮能增強關節內膠質功能;另外,杜醫師強調,沒有任何一種食物或保健食品吃了退化性關節炎就會好。有研究認為葡萄糖胺及軟骨素可能有幫助,其中,葡萄糖胺又可被分為3大類,不同類別功能皆不同,僅有硫酸鹽葡萄糖胺為國內核准為指示用藥,以實證醫學來說,葡萄糖胺相關產品之療效爭議大,建議民眾服用前,諮詢醫師或藥師專業建議,且不宜攝取過量。
此外,針灸、乾針治療、注射治療(如:玻尿酸注射或增生療法)也是治療方式之一。杜醫師表示,玻尿酸有關節潤滑作用,有專家認為可以營養軟骨及降低發炎,臨床使用發現,約7成以上的病人覺得有改善症狀。但對於在關節內或周邊韌帶肌腱注射類固醇的方式,仍持保留態度。至於增生治療,經由注射方式將增生藥劑打到骨頭與韌帶筋膜交界處(附著點),目的是修補受傷、退化、鬆弛或癒合不佳的肌腱韌帶,重新製造發炎修補再生的過程,增生療法能增加軟組織強度,減緩疼痛,重建正常的生物力學,但是,其療效仍有待高品質的醫學研究支持。同時提醒,若上述治療皆無法改善退化性關節炎,或膝蓋骨頭壞死等嚴重的患者,可再進一步考慮手術治療。
減輕膝蓋負擔3秘訣:飲食、運動、減重
針對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杜醫師強調,首先須解除疼痛,也要避免關節過度使用,減少對關節造成傷害的因素,如:過度的劇烈活動及體重過重等,以減緩進一步病變。建議民眾,除了要接受治療(藥物、復健、注射治療等)外,規律且適當的運動(如:股四頭肌訓練等肌力強化運動、有氧運動、伸展運動等),才是維持或回復正常關節功能的不二法門。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