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大學生演唱會突昏厥!急救後「裝心臟去顫器」出院  醫揭3種暈倒原因

記者: 郭懿慧
健康 | | 觀看數:0
21歲大學生演唱會突昏厥!急救後「裝心臟去顫器」出院  醫揭3種暈倒原因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簡韶甫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加護病房專科護理師 潘姿菁

近日,一名21歲的大學生在參加演唱會時突然暈倒,幸虧現場民眾迅速施行心臟按壓及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讓他恢復自主心跳及呼吸。經急診診斷為惡性心律不整,並置放體內心臟去顫器後,順利出院。這起事件引發了對昏厥症狀及其病因的關注。

▲ 21歲大學生演唱會突昏厥,急救後「裝心臟去顫器」順利出院。(示意圖/資料圖庫)

 

昏厥是由於腦部血流供應不足,導致暫時性意識喪失的現象。其特徵包括突然發作、歷時短暫及自發性完全恢復。當大腦血流中斷超過6至8秒,便可能引發意識喪失。常見的昏厥原因包括迷走神經性昏厥、心因性昏厥及姿勢性低血壓。

 

迷走神經性昏厥

這是最常見的昏厥類型,通常由強烈的生理或心理刺激引發,如疼痛、恐懼、焦慮或咳嗽。這些刺激會增強迷走神經活性,降低心跳和血管舒張,導致心臟血液輸出量下降,腦部血液灌流不足,進而產生頭暈及昏倒等症狀。其他觸發因素還包括過量飲食、飲酒、密閉空間及環境濕熱。患者通常會出現前驅症狀,如疼痛、躁熱、噁心、嘔吐、頭暈、眼花、蒼白、盜汗及手腳冰冷。

 

心因性昏厥

心因性昏厥可能由心臟構造異常或心律不整引起,常見原因包括瓣膜性疾病、原發性肺高壓、肺栓塞、病竇症候群、陣發性心室頻脈、心肌病變及心肌梗塞。這類昏厥易反覆發作且常無前驅症狀,需由醫師進行詳細檢查以釐清原因。

 

姿勢性低血壓

姿勢性低血壓通常發生在姿勢改變後,昏倒前無明顯徵兆。可能由體內水分缺乏引起,如水分攝取不足、嘔吐、腹瀉、月經出血或使用利尿劑等。

 

其他可能導致昏厥的原因包括腦部血管病變、腦部器質性病變如癲癇,以及低血糖、貧血、過度換氣等。臨床上可透過詳細病史詢問、實驗室檢查、腦部影像檢查、周邊血管超音波、心臟超音波及24小時心電圖等方法進行鑑別診斷。

▲ 醫揭3種昏厥原因,患者應學會識別前驅症狀,放低身形以避免摔傷。(示意圖/資料圖庫)

 

對於迷走神經或血管抑制導致的昏厥,患者應學會識別前驅症狀,並及時放低身形以避免摔傷。姿勢性低血壓患者則應緩慢改變姿勢,確保血液順利供應至腦部,並適當補充水分和鹽分。對於心因性昏厥患者,尤其是惡性心律不整引起者,應考慮植入去顫器以減少併發症。

昏厥雖然大多預後良好,但反覆發作會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改變生活型態及積極就醫是相當重要的。無論昏厥原因如何,及早就醫評估病因,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對於維護健康至關重要。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5-07-02 10:5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