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慌亂「脫口3字」賠慘!律師揭地雷:瞬間從0責任變4成肇責

記者: 曾亭皓
生活速報 | | 觀看數:0
車禍慌亂「脫口3字」賠慘!律師揭地雷:瞬間從0責任變4成肇責

「沒把握別亂認!」面對突如其來的車禍,不少駕駛在慌亂中說出「我沒看到」,卻未意識到這三個字可能是法律責任的陷阱。律師劉韋廷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車禍現場一言不慎,就可能讓你從原本的零責任,瞬間成為負責四成肇事責任的一方,呼籲駕駛冷靜應對、慎言慎語。

(示意圖/shutterstock

劉韋廷強調,「我沒看到」這句話常讓人掉入責任陷阱。警方一旦聽到這句話,往往會在筆錄中記為「應注意而未注意」,進一步成為肇責認定依據,使駕駛原本毫無過失,卻因此背上責任。他提醒正確說法應是:「我有減速觀察,對方突然衝出,我緊急煞車後因慣性才發生碰撞。」

過度誠實也會吃虧 不確定就別亂猜

另一常見情況是,當警方詢問車速時,駕駛隨口回答「大概五六十吧?」若當地速限為40公里,這番話形同自白超速,將直接影響責任分配。劉韋廷建議,若不確定車速應表達:「我依照路口速限行駛,實際速度需調閱行車紀錄器釐清」,避免無謂揹責。

別輕易簽下責任書 保險理賠≠免責認定

不少人為了「快點處理」或在警方與對方壓力下,草率簽下「次要責任」協議。劉韋廷指出,這樣的簽署可能在後續衍生刑事責任、醫療費、精神賠償、休業損失等法律問題。更重要的是,保險公司會賠錢,卻不代表你已免除肇事責任

面對車禍,劉韋廷強調三大原則:冷靜面對現場、慎重應答警方問題、在不確定責任歸屬前不要妄自承認。他呼籲民眾可在必要時尋求律師協助,讓法律成為最佳防護,避免一時失言換來長久代價。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5-06-24 09:59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