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知道自己要走了,你會希望怎麼度過接下來的日子?本篇作者透過禮儀師視角,分享他遇到的一個感人故事,希望可以藉由這次書寫讓讀者可以正視死亡,將來能與至親摯愛,好好道歉、道謝、道愛、道別。
接班後不久,藍先生打電話給我,問我能不能到他家裡做諮商,他想了解葬禮該如何進行,需要跑什麼流程、安排什麼儀式。我原以為藍先生是想和我討論家屬的葬禮該怎麼做,於是和他約定好時間,立刻就前往他家。沒想到抵達之後,才知道我完全搞錯了。藍先生告訴我,他找我來,是想為自己做準備、做規劃。醫生說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最後的溫暖告別!藍先生正式自己即將死亡,親自規劃喪禮。(示意圖/shutterstock)
「我是第一次往生」
當時,藍先生的黃疸指數很高,不誇張,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人的臉色可以黃得和香蕉一樣。藍先生很虛弱,卻很有元氣,我知道這很矛盾,但實際情形就是如此,明明看得出他身體難受,但他中氣卻很足,還有心情開玩笑。
他對我說:「來來來,我沒經驗,這是我第一次往生,很多事情都不懂。你專業,你來教我。」誰不是第一次往生啦?難道還能往了再往嗎?我被他逗得哭笑不得,突然意識到眼前的情景很微妙。以往在葬禮上,如果想得知當事人的想法,必須透過「擲筊」才能辦到,而如今我竟然能親自和當事人討論葬禮該怎麼進行。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狀況,有點忐忑,於是按部就班地對藍先生說明流程。
▲藍先生臨終前最後的笑談:「太太只需負責哭泣」。(示意圖/shutterstock)
「只要負責哭就好」
我和藍先生的談話大致就是這樣,只要我提出什麼,他就打槍什麼,整場協商荒腔走板,無法按照制式化的流程進行。
明明他是客戶,我才是提供服務的人,我卻被他牽著鼻子走。他很有主見,和我聊得很熱絡,無論是他的神情或態度,都像在規劃一場活動或旅遊,而不是在規劃自己的後事。過程中,坐在旁邊的藍太太始終一語不發,無論藍先生要求什麼,她都沒有意見。她的表情抽離、空洞,不像和我們在同一個空間裡。
我讀不懂藍太太的表情,無從判斷他們夫妻倆感情好不好,但是當我和藍先生討論得差不多之後,藍先生突然一反輕鬆的神色,鄭重地對我說:「郭先生,我對你只有一個期待,就是讓我太太在葬禮上當個廢人。我希望她什麼都不用做,只要負責哭就好,什麼都不用操心。」說完,藍先生接著又嘻嘻哈哈地轉頭問藍太太:「欸,妳要用什麼牌子的衛生紙?我請郭先生幫妳準備。」
藍太太抿著唇,霍然站起身,淡淡地說出一個品牌,頭也不回地走進浴室。那一瞬間,我彷彿看見她平板的表情鬆動,像面具上出現裂紋。直到這時,我才終於讀懂了她臉上的表情,那是很深很深的壓抑。她究竟是抱著怎樣的心情,聽著丈夫安排自己的後事呢?我不敢想,也不忍想。
本文摘自三采出版 《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
【本文由三采文化出版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