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壽險業在第三季面臨了嚴峻的挑戰,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創下歷史新高,同時保費收入也呈現「三衰」態勢。根據最新財報,21家壽險公司的未實現評價損失超過5兆元,這是由於美國債券殖利率飆升,導致債券價格大跌,使得壽險公司的投資成本攀升。此外,壽險業的初年度保費、續年度保費及總保費收入也呈現衰退態勢,今年前9個月中,有7個月的保費收入小於保險給付。
▲台灣壽險業面臨5兆元未實現損失挑戰,金融資產史上新高。(示意圖/shutterstock)
壽險業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在第三季達到了5.6兆元,這一數字比第二季底的2.95兆元增加了近2.66兆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主要是由於美國債券殖利率的飆升,導致壽險公司的投資成本增加,未實現評價損失激增。此外,壽險公司為了節省避險成本和不占用國外投資額度,大量購買新台幣計價的美國債券ETF,但當債券價格下跌時,這些債券ETF也出現了大量的未實現評價損失。
與此同時,壽險業的保費收入也呈現出「三衰」的態勢。今年前9個月,壽險業的初年度保費收入為新台幣5158億元,年減17.6%,續年度保費收入為1.09兆元,年減4%,總保費收入為1兆6157億元,年減8.8%。在這種情況下,有7個月的保險給付大於保費收入。
儘管壽險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壽險公會強調,壽險業並無入不敷出的疑慮。壽險公會指出,壽險業坐擁逾31兆元的投資資產,每年都有可觀的利息、股利、租金和資本利得等投資收益,這些都是支應保險給付的資金來源。今年前9月,壽險業的單利息收入估計近6200億元,綜合考量保費收入和利息收入後,現金流入遠大於保險給付,淨現金流入近5000億元。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