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園市,教師和學生遭遇的暴力行為不再只是課堂上的罵名或短暫的恐嚇。暴力已從隱微走向公然,從心理走向生理,引發了社會議論與激烈批評。桃園市教師會暨桃園市各級學校產業工會近來接獲多起不同學校的校園暴力事件通報,其中有女教師迭遭學生毆打至傷痕累累、同班同學屢遭學生以拳腳威脅。
▲ 桃園近日發生多起校園暴力通報事件,女老師遭學生毆打成傷。(圖/桃園市教師會提供)
暴力行為不僅威脅教師和學生的生理安全,而且對其心理健康造成持久影響。教育局副局長賴銀奎承認,目前學校內部的管教與安全措施存在缺陷,但他也強調已經在行動,包括派遣專門的心理輔導師和社工進行校園巡視。然而,這些專家和教師均表示,僅靠這些「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無法有效解決問題。
在多數案例中,即使學校採取了處分和譴責的行動,施暴學生的家長卻經常表達出一種「冷漠」或「不負責任」的態度。這導致施暴學生往往未受到應有的懲罰,而且在不久後重返校園,再次對其他師生構成威脅。
▲ 老師遭學生毆打成傷,手腳均受傷。(圖/桃園市教師會提供)
桃園市教師會以及多個社會組織已經發出聲明,要求政府立即採取全面和持久的改革措施。作為雇主,理應提供受雇者安全的職業環境;作為全桃園教育的統籌者,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更應該積極維護校園安全,免除學生就學的恐懼。是以桃園市教師會暨桃園市各級學校產業工會呼籲桃園市政府,應正視校園暴力對於學校教育的威脅,積極進行下列幾項作為:
- 給予學校支援,成為教育人員後盾
無論任何理由,暴力都不該被合理化。當面對持續性的校園攻擊事件時,主管機關更應有具體作為,以為教育人員的後盾。補足學校所需的人力與物力是基本,當教育人員為防止學生自傷或傷人事件而受傷時,更應比照「公務人員保障法」給予受傷的教育人員慰問、補償和休養。此外,實務上常有教育人員為防止學生自傷或傷人,不得不對學生作強制行為,卻因此衍生後續遭監護權人以訴訟威脅,政府亦應依照「教師因公涉訟辦法」給予教育人員司法訴訟上的後援。 - 呼籲中央應補法之不足,形塑安全的校園環境
現行輔導管教的困境在於,當面對具有長期傷人紀錄的學生,學校除了持續提供正向輔導外,並無其他積極方式可維護校園師生的安全。注意事項的第26點雖然明載「帶回管教」、「移送少年輔導單位」、「規劃參加高關懷課程」、「移送警察或司法機關」等方式,但實務上仍須監護權人的配合,但因為監護權人不配合也不會有任何罰則,以致於學校就算完備程序,對監護權人仍毫無拘束力。
這場校園暴力危機在桃園市越演越烈,成為了一個警訊,凸顯了我們教育系統和社會價值觀的多重缺失。若政府不能即時和有效地回應,恐怕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社會和心理創傷。這不僅是教育部門的危機,更是整個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