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正式揭牌,象徵著台灣正式邁向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一步。碳費徵收政策引發社會關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表示,碳費的實施時程將預告於今年底前公布,並將以2024年全年的碳排放量作為首次徵收的收費標準,預計最快2025年開始徵收。
▲碳費延一年徵收,標準以2024全年排放為計費基準。(示意圖/shutterstock)
隨著行政院環保署改制為環境部,環境部的氣候變遷署也於昨(22)日正式揭牌。蔡玲儀指出,為因應淨零碳排及2030年產業減碳目標,該署在籌備階段已與工業總會及各產業公會展開溝通,制定碳費徵收的基本原則。
鑑於碳費制度對產業影響深遠,蔡玲儀表示,由於法律程序的限制,碳費的具體實施時間預計將延後至2025年。她指出,此舉不會影響台灣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銜接,因為台灣已進行相關申報,2025年的徵收時程與CBAM相符。
關於碳費收費標準,蔡玲儀強調,碳費的目的並非單純收費,而是鼓勵產業自主減排。雖然相關費率尚在討論階段,但已採納自主減量的優惠費率。不同產業的特性將影響減排成效,環境部將在與產業代表和工會討論後確定相關費率。
▲碳費第一階段徵收對象主要針對排碳量超過2.5萬噸的500家企業。(示意圖/shutterstock)
另一方面,新成立的「碳權交易所」也引起廣泛關注,該所在高雄舉行揭牌典禮,將成為碳定價的平台。新任環境部長薛富盛表示,碳費第一階段徵收對象主要針對排碳量超過2.5萬噸的500家企業,希望通過積極與業界溝通,確定讓各方接受的碳費價格。
總結而言,環境部的成立和碳費政策的實施都體現出台灣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遷的決心,不僅將有助於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還能提升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資源循環也成為環保政策的一部分,推動資源再利用,實現循環經濟的目標,這也是環境部未來工作的重要方向。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