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台「送肉粽」行程密集,除3月的彰化縣和美鎮外,這兩天桃園、台中也提醒民眾晚間將執行「送肉粽」儀式,請生人避開。關於送肉粽文化到底從哪開始的?為什麼送肉粽生人要迴避?為什麼上吊的人要舉行送肉粽儀式,本文將替你一一解答。
延伸閱讀:台中「送肉粽」儀式今晚登場 路線有改:最新儀式路線曝光
▲送肉粽舉行前會告知附近居民,提醒生人迴避。(示意圖/shutterstock)
送肉粽的起源與含義
「送肉粽」是台灣特有的一種民間儀式,主要是用來送走上吊身亡者的怨氣。這種儀式在台灣的沿海地區特別盛行,尤其是彰化一帶。在儀式中,會送走亡者上吊所用到的繩子、橡木及樓梯等任何碰觸過的代表性物品,這些物品都被視為帶有亡者的怨氣,因此需要透過儀式來清除。
「送肉粽」的名稱來源,是因為當地人最初基於對亡者的尊重不稱祂們為吊死鬼,而是以細繩綁肉粽的情境去暗喻「上吊」,因此除煞儀式就叫送肉粽。這種儀式不僅是對亡者的尊重,也是對生者的保護,希望能避免同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送肉粽會送走亡者上吊所用到的繩子等代表性物品,送走怨氣。(示意圖/shutterstock)
送肉粽的儀式過程
「送肉粽」的儀式通常在晚間進行,並由神明或道術高超的法師主持。所有儀式中使用的法器及送走物品,都要以筆頭沾雞、鴨血點過。送出宅後,須一路不停放鞭炮,以驅趕壞鬼。這種儀式的目的是將亡者的怨氣送走,避免影響到其他人。
送肉粽的禁忌
在「送肉粽」的儀式進行時,一般民眾應該避開,以免受到煞氣的影響。尤其是孕婦、小孩和身體虛弱的人,更應該遠離儀式現場。此外,儀式進行時,周遭的人應該避免說笑和大聲喧嘩,以示尊重。
▲送肉粽是台灣特有對於上吊者的送行儀式。(示意圖/shutterstock)
「送肉粽」是台灣的一種獨特民間儀式,它體現了人們對亡者的尊重,也反映了人們對生者的關懷。儘管這種儀式可能讓人感到恐懼或不安,但其背後的意義卻是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社區的關懷。透過這種儀式,人們希望能將亡者的怨氣送走,並防止同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在現代社會,雖然科技日新月異,但這種深植人心的儀式依然存在,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這不僅反映了台灣社會對傳統文化的堅持,也顯示了人們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社區的關懷。
★《ENews》提醒您
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