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南美洲的宏都拉斯宣布與中國建交,與台灣的友邦關係正式結束。台灣民眾似乎對這樣的事情早已見怪不怪,因為從2016年起台灣陸續與許多國家斷交,自2023年3月只剩下13個邦交國。對此,有學者向《CNN》透露,雖然台灣失去許多邦交國,但這些國家「都是小國,影響力不大」。
綜合外媒報導,在大眾認知的範圍內,失去邦交國並不是一個國家所期望的結果,首先,失去邦交國除了會影響台灣重大的經濟損失,也會失去貿易夥伴,甚至進一步限制在國際間的貿易往來。
▲台灣曾有10個邦交國在去年10月致函給聯合國,批評聯合國排斥台灣。(示意圖/Shutterstock)
台美並非「邦交國」關係仍緊密
不過,國際共和學會(IRI)駐台高級顧問柯爾(J. Michael Cole)則向《CNN》表示,儘管台灣失去盟友,但也因此削弱了北京對台灣主權的合法性主張,過去台灣就有10個邦交國連署致函給聯合國秘書長,直指聯合國排斥台灣,但「這些國家都是小國,所以沒有帶來太大的影響力。」
報導指出,許多專家認為台灣在外交上一直失去盟友,但卻意外的與西方許多國家增加許多非官方的往來。以台美關係為例,儘管早在1979年兩國之間就已經結束正式的外交關係,但關係仍堅定,斷交也沒有阻擋美國前眾議院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的計畫,甚至未來現任眾議院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也將於4月初過境加州時與蔡英文總統會晤。
儘管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認為,若有一天台灣的邦交國歸零,台灣在國際地位上扮演的角色,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但從報導中能得知,上述言論不代表邦交國對台灣不重要,而是目前台灣所結交的邦交國都太小了。
▲儘管台美不是邦交關係,但兩國仍密不可分。(示意圖/Shutterstock)
學者指出:台灣邦交國在國際地位影響力不足
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顧問寇謐將( Michael Cole)就表示,「為台灣向聯合國發聲的10個國家,確實做出了實質的幫助,但數量不足以影響其他在投票時迎合中國的國家。」
據了解,目前台灣最大的邦交國巴拉圭與台灣的盟友關係也搖搖欲墜,因為該國將在今年4月進行大選,而參與總統大選的反對黨參選人也已經表態,若是他當選將會立即與中國建交。
不過,中國與小國建交並不代表「中國在國際的地位大幅提升」,該國強硬的態度造成許多小國不滿。如密克羅尼西亞聯邦(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在本月初致函給該國國會議員指責中國干預該國政治,甚至威脅人身。
文章最後表示,其實台灣不停失去邦交盟友對國內外的名譽仍有影響,會讓其他國家認為台灣是個軟弱的國家。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