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2下單剁手!買太多「恐罹患這種病」 他曝:好發族群是年輕人

記者: 寧于晨
健康醫療 | | 觀看數:0
雙12下單剁手!買太多「恐罹患這種病」 他曝:好發族群是年輕人

昨天的「雙12購物節」你剁手了嗎?但要注意,若沒有節制的瘋狂購買恐已罹患精神疾病,YouTuber志祺七七過去曾上傳影片示警「如果愛買的程度,已經是無法自拔的情況,而且會嚴重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各層面,像是社交、工作和自身健康」,那就有可能罹患「強迫性購物症」,他指出,該疾病的好發族群為年輕人,若情況嚴重應及時就醫接受治療。

▲如果愛買的程度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情況,恐已罹患「強迫性購物症」。(示意圖/資料庫)

志祺七七在影片中指出,「強迫性購物症」患者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想與「購物」有關的事情,而且會頻繁購買非必要的東西,而且花的錢也遠遠超越自己經濟情況能負擔的範圍。這些人購物通常是基於「情緒上的衝動」覺得一個商品 「很好、很優惠、不買不行」而非理性思考自己是否有需要,得到商品時心情會十分愉悅,但隨即又會陷入羞愧、自責中,接著又藉由下次購物的短暫快樂來舒緩這種負面情緒和空虛感,進而演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強迫性購物症」通常好發於青少年期至20歲左右。(圖/翻攝YouTube/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志祺七七指出「強迫性購物症」通常好發於青少年期至20餘歲之間,且症狀通常會在出社會、完全脫離父母掌控或經濟自主後最為嚴重。他指出,強迫性購物症與收入高低並沒有太大關聯「從昂貴的奢侈品、到二手跳蚤市場都有可能」,因此對於收入較低、資源匱乏的族群來說,罹患這個疾病就會讓生活陷入嚴重困境,像是經濟狀況入不敷出,並連帶家庭關係受到影響,「當家庭開銷暴增,家人的勸說又很難改變他的行為,大家就很容易吵架」。

 

不僅如此,患者也會因為擔心自己的「爆買」被人發現批評,進而愈發疏遠他人,演變成社交孤立的情況。很多患者同時還會患上其他心理疾病,像是憂鬱症、焦慮症或是物質使用疾患等。不過,這些心理疾病究竟是強迫性購物症的「因」還是「果」,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另外,患者通常會有「囤物」的習慣,導致家裡有堆積如山的物品,嚴重影響他和家人的生活品質。

▲「強迫性購物症」有可能來自於「遺傳」和「家庭因素」。(圖/翻攝YouTube/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至於為何會罹患強迫性購物症,志祺七七表示,發病原因很有可能來自於「遺傳」和「家庭因素」,有研究顯示,這種消費行為與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有關,很多患者都來自於長期失和的家庭或是家中有其他精神疾病患者。這些家庭環境有可能會造成一個人長期處於自尊狀態,比較不會處理自身情緒和壓力等等,加上同儕的影響以及社會風氣,患者只能藉由購物帶來的短暫愉悅感得到控制和自信,短暫彌補內心的空洞。

 

志祺七七提醒「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預防變成購物狂的最佳良藥,預防可以從兩方面下手,第一、學會控制壓力和情緒,這方面通常需要依賴家人和長輩多多注意、協助;第二,是對商業的行銷方法和廣告手段有基本了解,只要學會如何避開商人的套路和心理陷阱,就能憑藉著理性的力量,避免衝動消費。

▲志祺七七提醒「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預防罹患疾病的最佳方法。(圖/翻攝YouTube/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若發現自己存有強迫性購物症的症狀時,除了儘早尋求專業協助外,更應及早了解自己買東西的誘因為何,並學會分辨什麼是「需要和想要」。另外,也能藉由培養「購物」以外的興趣愛好,來抒發日積月累的壓力。與此同時,患者也應接受財務方面的協助,包含建立新的消費習慣,像是多多記帳、減少信用卡的使用次數等來進一步改善自身的經濟狀況。

 

最後,志祺七七提醒,如果把買東西當成「唯一」的快樂來源,甚至是「為買而買」只會讓我們離幸福越來越遠,並提醒除了強迫性購物症會造成衝動消費外, 「躁鬱症」也會造成狂買爆買的行為,因此若出現相關症狀,最佳方法還是及早尋求專業諮詢,對症下藥。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2-12-13 11:04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