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人類史上唯一動用核武!日本遭2顆原子彈逼降

記者: 陳彩梅
國際新聞 | | 觀看數:0
《歷史上的今天》人類史上唯一動用核武!日本遭2顆原子彈逼降

1945年8月6日,美軍轟炸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擲了原子彈,造成約14萬人死亡,3天後又在長崎投擲了第2顆原子彈,造成7萬4千人死亡,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最終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向盟軍投降,並在9月2日正式簽署降書,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畫上句號。

1134956

▲ 外界認為,廣島、長崎兩地遭美軍原子彈轟炸,是日本決定無條件投降的原因。(示意圖 / 翻攝自 Pixabay

盟軍從1944年6月至1945年1月間,對日本實施「馬特洪峰行動」,目的以日本在中國及東南亞的基地來進行戰略轟炸,但受到機械問題、不良天氣及後勤補給困難的影響,該行動的效果並不顯著。事後美國在英國合金管計劃(Tube Alloys)及加拿大喬克河國家實驗室(Chalk River Laboratories)的協助下,展開「曼哈頓計劃」,準備製造史上第一顆原子彈來攻擊日本,以說服日本按照「波茨坦宣言」宣布無條件投降。

傳統觀點認為,廣島、長崎兩地遭美軍原子彈轟炸,是日本決定無條件投降的原因,不過美籍日裔歷史學者長谷川毅(Tsuyoshi Hasegawa)卻表示,美國投擲原子彈並非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蘇聯對日參戰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1134957

▲ 學者認為蘇聯對日參戰才是日本決定無條件投降的原因。(示意圖 / 翻攝自 Pixabay

他提到,1941年4月大戰期間,蘇聯和日本雖然彼此敵對,卻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使蘇聯可以專心對付歐洲納粹德軍,日本則無需再顧慮北方的蘇聯,得以一路向南擴張,進軍東南亞。直到1945年,英美蘇在雅爾塔會議上商定,蘇軍在德國戰敗3個月後,將投入對日軍的作戰。德國在同年5月投降、廣島第1顆原子彈爆炸後,蘇軍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在8月8日,指揮150萬名蘇聯和蒙古軍隊進入日軍控制的滿洲國、蒙疆、朝鮮半島北部,擊潰了日本關東軍,美國則在隔天對長崎投擲了第2顆原子彈。

長谷川毅認為,戰爭期間許多日本城市均遭轟炸機轟炸,日本人早習以為常,原子彈對他們來說只是規模有所提升的空襲,並非新威脅。然而,早在1930年代末,日軍2度在滿洲邊境跟蘇聯爆發衝突,均以失敗告終,如今面對紅軍新戰線,日軍再作抵抗也徒勞無功,加上日本在1945年7月間,一直希望蘇聯能居中協調自己與盟國達成和平協議,但蘇聯卻選擇參戰,使日本寄望落空,只好接受無條件投降要求,所以時序上日本是在紅軍入侵後決定投降,而非直接因為廣島原爆事件。

1134958

▲ 由日本昭和天皇與天皇外務大臣重光葵共同簽署的投降書。(圖 / 翻攝自 BBC

關於美國投擲原子彈的歷史,一直存在不同的解讀,對瀕臨戰敗邊緣的日本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造成大量平民傷亡是否正當,也一直是個存在爭議的話題。BBC駐東京記者傅東飛(Rupert Wingfield-Hayes)卻表示,美軍投擲原子彈前,日軍在1937年進行南京大屠殺、並在1941年底偷襲珍珠港,後來又引發馬尼拉大屠殺、讓美軍付出沉重代價的硫磺島戰役和沖繩屠殺等,因此譴責日本把自己描述成二戰核爆炸的受害者的同時,應該反思自己作為侵略者的身份,以及正視自己的戰爭罪行。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2-08-15 13:10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