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藝術博覽會來到第八屆,即將於駁二藝術特區自行車倉庫與城市商旅真愛館2樓,點燃令人迫不及待的南臺灣藝文花火。本屆匯聚近四十家國內外重量級畫廊,約八百件經篩選過的作品,白石畫廊、尊彩藝術中心、晴山藝術中心與紅野畫廊、巴比頌畫廊、新苑藝術等名家畫廊紛紛盛情參與,並邀集藝術專業精銳,特別策劃三場論壇,主題囊括原住民藝術的當代觀、疫情之下的藝術轉換-虛擬與實體的藝術展演,以及島嶼與海洋的對話-創造新型態的藝術。高雄位居南台灣的金融樞紐,也是亞洲海運經濟的重要中心,在地藏家實力不容小覷,因此,高雄藝術博覽會在此長年深耕。本屆高雄藝術博覽會與本地資深藏家們聯手,由林育世先生與黃耀德先生二位專業策展人,透過長期培養的美感與精準的市場眼光,展出新銳藝術家柏巧玲、洪民裕、陳柏源、黃至正、趙璐嘉等數十人的作品,特展區以藝術品交流聯誼的方式,建立正確收藏觀念,增進藝術知識涵養,促進高雄藝術市場良善循環。臺灣原住民藝術的發展在90年初起至本世紀可說是關鍵時代,新興的原住民藝術家們已經逐漸在臺灣藝壇崛起,創作蔚為風潮且年輕藝術家輩出,尤其是本次現場特別展出的伊誕·巴瓦瓦隆、宜德思‧盧信、峨塞.達給伐歷等人的創作帶有爆發性的實力。隨著時代文化洪流,傳統原住民藝術的實踐領域逐漸轉變了,過去被民族學者、人類學者、甚或殖民眼光下所蒐集典藏、研究的物質文化脈絡製品,已經漸漸以另一種符號形式取代並轉換到現代展示空間、美術館、藝廊、展會以及藝術市場,吸引現代策展人、藝評家、買家和大眾的眼光。在現代藝術場域,因應觀者的喜好、消費市場的供需作用等相互動態與流動性,相對的觀看模式以及創作實踐,存在著許多不定性、變換和多元處境。面對於當代原住民藝術創作的觀視和賞析,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所所長 萬煜瑤女士將帶著大家重新梳理和分析原住民藝術的位置和方向,從時代發展脈絡、文化意義脈絡、美的意識脈絡,以開啟當代原住民藝術實踐的價值論述,讓大眾對藝術品交易有著全觀的藝術理悟。對於高雄在地藝術發展有重要成就的學者與藝術家們,組成兩場極具重要影響性的學術深度論壇。第一場:疫情之下的藝術轉換-虛擬與實體的藝術展演,主持人為長期深延視覺藝術的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校長 張金玉女士,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陳明惠與藝術家 林珮淳女士及前駐法台灣文化中心主任/文藻外語大學傳播藝術系副教授 連俐俐女士等三位與談人將一起暢談,疫情前後數位藝術的限制與轉機,如何運用於藝術表現,甚至是新思維的突破。第二場:島嶼與海洋的對話-創造新型態的藝術,則由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洪明爵先生主持,將和與談人有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董維琇女士、高雄在地藝術家 張新丕先生、蘇信義先生等人探討藝術的多元觀點與未來性,以及高雄港口、城市等意象的創作連結。(NFG 流行電通www.NeoFashionGo.com )
( CWNTP 華人世界時報 www.cwntp.net )
本文出處
『新聞來源/Wow!NEWS新聞網』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