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過後】性暴力下的受害者 親友該怎麼陪伴?

記者: 健康醫療網
社會新聞 | | 觀看數:0
【創傷過後】性暴力下的受害者 親友該怎麼陪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10月28日發生一起長榮女大生命案,24歲的女學生被人擄走,被性侵後勒斃,全案引起社會嘩然。像這樣不幸的案件,其實時常都在你我身邊發生,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台灣平均一年有12000多件性侵害通報案件,且其中1200多件受害者為男性,並非全部都是女性,而創傷之後的路,比想像中更加難走。

隨機案件難預防 突遇襲擊腦中空白

衛福部2019年統計,每60分鐘就有一起性侵案發生,其中,18歲以下受害者佔65%,熟人性侵比例更超過72%,但像長榮女大生這種突如其來的隨機案件,卻是無從預防。黃雅羚理事長經手許多性侵案受害者的輔導案件,她指出,面對陌生人的侵害,會伴隨著暴力,有的甚至可能還會受到凌虐,發生當下絕對是震驚且害怕,更多的是不知所措,「突然遇到騷擾或性暴力,絕對是腦袋一片空白,很多細節都沒辦法記住。」

調查過程中多一些理解 少一點傷害

受害者第一時間多半是向朋友傾訴,再者才是找家人商量,在朋友的陪伴之下,通常會有兩條路:醫院驗傷或報警。黃雅羚理事長說明,由於性侵(妨害性自主)為公訴罪,醫院必須通報,接著就會有社工介入陪伴,進入調查程序,接下來的程序,無論怎麼簡化,對受害者來說都容易有二次傷害。他們被迫要重新回憶所有的細節,可能還會被家人朋友質疑,「為什麼連對方穿什麼顏色衣服都不記得?」

創傷反應如驚弓之鳥 全面影響生活

若能在暴力下倖存,身心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連日常生活都成困難,隨時隨地都處在恐懼之中。黃雅羚理事長指出,人類遇到危險時,會提高警覺性,問題是,這個警覺性在事發過後常常還留存,成為過度警覺的創傷反應。「對於相同的外型、衣著、髮型、味道,例如煙味,都會讓受害者如驚弓之鳥一般受到驚嚇。走在路上也會害怕有人突然出現攻擊自己,這種恐懼說起來是幾個字而已,但影響卻是全面。」

「當下的影像,會在莫名其妙的時間突然出現在腦海,可能上課時、吃飯時,又會讓受害者宛如回到案發時,這是沒辦法控制的!」受害時的經驗畫面不由自主的進入腦中,這是影像侵入的創傷反應,包含睡眠、作息,全部的生活都無法如常,且不時陷到回憶中時,黃雅羚理事長表示,諮商心理師會同時轉到身心科,請醫師評估藥物治療。

親友陪伴4重點 勿檢討被害者

除了上述的障礙之外,通常受害者還會出現羞愧、自責等情緒,這受到傳統文化影響,加上社會中的氛圍仍傾向檢討受害者「誰叫她走在暗處」、「為什麼穿這麼少」,也都會讓他們走不出來。黃雅羚理事長強調,親朋好友想要安撫、安慰受害者有幾點必須注意:

1.     千萬不要檢討受害者:有些人出於關心,會啟動碎念模式,「那天就叫你不要太晚回家」、「早就告訴你…」這些都會讓他們更有壓力,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責任。

2.     不要叫受害者要勇敢:事發之後一時片刻是無法脫離情緒的,若叫他們勇敢,他們會認為必須堅強給家人看,這又是一種壓力。

3.     用商量的方式出意見:不要以強硬的口吻告知他們該做什麼事情是對他們好,盡量以商量的方式問他們這樣子好嗎?

4.     與社工、專業人員保持溝通:公訴的流程漫長,從偵查到一審可能需耗時一年多,之間有遇到狀況一定要向社工求助,減少流程中的二度受創。有時候「告死他」並不是受害者最關心的,他們只希望能早日走出來。

黃雅羚理事長提到,走出來的關鍵是受害者必須先相信「這不是我的錯」,遇到的障礙、關卡、情緒也都可以向諮商心理師求助,家人朋友若是無所適從,不確定該怎麼伸出援手者,同樣也可以尋求諮詢,最後提醒,關心和照顧受害者的家人和朋友,其實他們的壓力也很大,相互陪伴、一起尋求專業資源,是走過心理創傷的最佳良藥,希望在創傷之後,受害者與親友可以一起慢慢復原。

【延伸閱讀】

骨骼密度測不出? 糖尿病友的骨鬆危機

化療抗癌不怕吐 這些方法安度療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0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0-11-09 08:1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