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攝影/汪德範)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
建築師
工作經歷
日本Coelacanth and Associates,Tokyo(CAt)
建築作坊CitiCrafts
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伊東豊雄建築師事務所臺中國家歌劇院專案經理
現任 十分建築 | 王喆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東海大學及逢甲大學兼任教職
獲獎經歷
2019 Dezeen Award,決選Shorlist
2019 Archdaily 年度建築設計獎,入圍
2018 INSIDE World Festival世界室內大獎住宅類,優勝
2018 TID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2018 義大利A' Design Award,金獎
2018 韓國K-Design Award,特獎
2018 美國IDA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榮譽獎
2018 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2016 德國RedDot獎(合作)
2016 台北市立美術館X-Site競圖,入圍
2016 金點設計獎(合作)
2015 TID台灣室內設計大獎,金獎(合作)
2014 ADA新銳建築獎,入圍 (合作)
2010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徵件競圖,第三名
(圖/田田傢室內 圖片提供/十分建築)
請您談談心目中所認為的包浩斯主義是什麼樣貌?
包浩斯對我們而言,是現代主義建築的萌芽,它去除了裝飾性,著重功能及理性,最大的重點在於設計和工業生產方式的結合。用一句話概括:「希望可以更誠實地表達材料、構造、功能,和生產方式。」
您在創作建築作品時,有運用到它的地方嗎?方便說明一下嗎?
基本上大部分的當代建築師都對現代主義很熟悉,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影響在於「任何形式皆有其意義」,形式不會只是具象或象徵性的,而是能呈現出空間本質、構造或機能等意義上。
(圖/福灣洸粼之場 圖片提供/十分建築)
請問您如何看待包浩斯主義在戰後形塑台灣現代建築中所扮演的角色?
戰後的台灣建築(1949 年) 可分三大類:第一類是在中國受建築教育的建築師,第二類是在台灣受日式建築教育的本土建築師,第三類則是受由西方來台傳教所引進的西方建築師。這三類建築師均以不同方式訴說了現在我們所謂戰後的台灣建築,他們也或多或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現代主義影響。其中如王大閎和陳其寬,他們兩位先後受教及任職於格羅佩斯( 包浩斯學校的創辦人),戰後各自作品的表達,除建立在現代主義的基礎上,更在文化性和精神性上,向前邁了一大步,在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東方文化精神,和極為現代性的空間語彙。
以這三類建築師的作品舉例的話,代表第一類型的陳其寬建築師,所設計的「東海大學藝術中心(1963年)」,在形式上很誠實地展露出傘狀的結構力學,它的形態就是力學本身;第二類陳仁和建築師的作品「高雄三信家商(1963 年)」,波浪樓板除了有獨特的外觀,同時也相當巧妙地回應到教室的實用機能。第三類型的案例如瑞士建築師--達興登(Dr. Justurs Dahinden) 所設計的台東「公東高工教堂(1960 年)」,可以清晰地看到現代主義形式下對於氣候的回應。
「三位建築師皆以不同的方式,重新演繹了包浩斯精神之於現代主義蛻變。」
(圖/東海大學藝術中心 圖片提供/公視 我們的島)
(圖/公東高工教堂 圖片提供/林國勳)
許多作品以「包浩斯」主義作為號召,請問您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你認為怎樣的作品才符合包浩斯主義呢?
我們不應該把包浩斯主義看作一個單純的審美,而是要能對應到這些形式背後的某種意涵,才能夠使作品變得深刻。
您認為台灣的建築教育有受到包浩斯的影響嗎? 在您的求學階段或是後續課程規劃上有產生相關連結嗎?( 如手作或者是實地經驗累積)
包浩斯或說是現代主義,對全世界的建築教育都是有影響的。以個人的經驗來看,無論是形式美學的影響,或是通過手作而進一步了解其材料之生產或構造,再進而運用到設計上,材料就不再只是圖面上的線條而已。
(圖/朵朵書苑 圖片提供/十分建築)
除了建築或室內空間外,請問您認為在台灣還有哪些設計與包浩斯主義有關?方便舉例嗎?
包浩斯對工業設計和平面設計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在包浩斯的建築教育中,除建築外也有許多關於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傢俱設計等的涉略,因為自身背景的關係,比較能夠說明的是建築這一塊。
請問您認為包浩斯主義未來在台灣的發展還存在哪些可能性?現在已經數位化的時代了,您認為這樣的模式和方法是否有必要?
在當時,包浩斯主義的出現,是因應工業生產模式改變所產生的調整,後來成為了一項宣言,它對現在的工業設計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我認為包浩斯在可預見未來,在工業生產方式重新變革,如... 機械手臂、3D 列印、雷射切割等技術,勢必會帶來新的機會與挑戰,在大量生產的同時,也能夠量身訂做,擴展新的設計可能。在數位化的時代中,以不同姿態回應著包浩斯主義的案例不勝枚舉,也為設計創造出更多新的機會和可能,我想如果「晴.禾之家」沒有雷射切割技術的話,應該無法達到現在的完成度。
(圖/田田傢立面 圖片提供/十分建築)
您的作品「晴.禾之家」中,回歸本質、打破既有格局,以五角型組合成新空間秩序的做法,獲得了金點設計獎與業界認可,可以與我們分享在創作這件作品的過程,是如何與包浩斯主義相連結的呢?
以「形隨機能」舉例,看起來是純造型的空間,其實存在著實用機能,通過理性的方式,創造出感性的結果。當初在思考時是由機能出發,最後創造出了富有美感的格局形態。
(圖/相依之森 圖片提供/十分建築)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