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50多歲糖尿病高血壓壯年男性,年紀尚輕卻急性心肌梗塞,醫師在他左前降支的冠狀動脈置放支架,救回一命。不過,醫師考量患者有糖尿病,且右冠狀動脈也有狹窄,屬於心肌梗塞復發高風險族群,術後除了積極控制三高外,也施用雙重抗血小板療法1年,並根據國內外治療指引,建議1年後繼續施用雙重抗血小板療法,目前服藥2年都很穩定,沒有再復發。
急性心肌梗塞 嚴重可能致死
診治上述案例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林宗憲指出,心肌梗塞是由於供應心肌養分、氧氣來源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造成心肌壞死,心肌可能異常放電,出現惡性心律不整,急性恐致死;即使患者緊急送醫治療後,因部分心肌壞死,心臟輸血量變少,長期也有心臟衰竭的風險。
壯年男性危險因子較多 注意心肌梗塞
國健署根據民國98年至102年健保住院資料發現,男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是女性的2.8倍以上,且40-49歲的壯年民眾的發生率增加了3成。林宗憲醫師表示,男性不像女性停經前受荷爾蒙保護,加上較常有高血壓、抽菸等危險因子,因此壯年男性心肌梗塞發生率較高,不容忽視。
心肌梗塞治療後 控制危險因子防復發
林宗憲醫師指出,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透過心導管手術,把血管狹窄處用氣球撐開,甚至置放冠狀動脈支架,恢復正常血流;此外,醫師還會使用抗血小板的藥物,來減少血栓的形成,以避免血管阻塞。
至於心肌梗塞會復發嗎?林宗憲醫師強調,針對此次病灶施行心導管手術並置放支架後,病灶處會較穩定,只要規律服藥都能降低風險;不過,統計指出,下一次心肌梗塞可能會由另一處的不穩定斑塊引起,尤其是高風險的患者,建議要進行長期的危險因子治療,比如控制三高,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減少體內不穩定斑塊破裂產生的心血管事件。
雙重抗血小板療法 助降低心肌梗塞復發風險
針對抗血小板藥物,林宗憲醫師提到,常見是阿斯匹靈,每天服用可減少心肌梗塞和腦中風復發的風險。不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體內血小板活性增加,研究發現,若給予兩種抗血小板藥物:阿斯匹靈和P2Y12抑制劑,兩種共同使用比單用阿斯匹靈效果更佳,因此目前心肌梗塞患者,都會使用雙重抗血小板療法(DAPT: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P2Y12抑制劑有三種,林宗憲醫師提到,急性心肌梗塞目前多以新一代P2Y12抑制劑為主,根據臨床試驗,針對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族群以雙重抗血小板療法治療1年後,延長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比起單用阿斯匹靈,可額外降低心血管事件。
林宗憲醫師說,健保給付第一年急性期使用雙重抗血小板療法,不過若有多條血管疾病、之前曾發生心肌梗塞、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年紀超過65歲,只要符合一項即屬高風險患者,建議患者應與醫師討論, 同時評估心肌梗塞再發風險及出血風險, 以考慮是否需自費延長使用雙重抗血小板療法, 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規律服藥預防心血管事件 易胸悶速就醫
林宗憲醫師提醒,雖然使用雙重抗血小板療法可能會增加出血等風險,但好處仍大於壞處,疫情間鼓勵病人規律服藥,並注意藥物副作用,若貿然停藥有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並呼籲有三高、心肌梗塞家族史患者應控制危險因子,並定期健檢及早揪出病灶,若出現運動、緊張時容易胸悶,更要就醫檢查,適時治療避免心肌梗塞發作。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