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城一處位於京杭大運河旁的老鑄鐵工廠,在過去的20年中,留下了光榮且耀眼的足跡。隨著城市快速發展,老工廠除了被埋葬在歷史的進程中此一選擇,又或者能藉由文化基因的延續,而重獲新生?頗為世人們關注。所幸,老北京舊工業區的轉型,逐漸有了一些成功的項目案例,期待運河旁的工廠群,能以北京「西岸」的身分,再次復甦起來。
經過多次討論後,老工廠將被規劃為以辦公用途為主的藝術創意工業園區,但對於沿岸鄰近工廠的住宅區處理變成為了首要面對的一大課題,該區域由四個帶狀單元組成,建物小且分散,此種平面佈局幾乎很難用作辦公室,因為重建後建物輪廓是不變的。
「我們能在辦公室裡,建造一個公共美術館嗎?」,通過區域整合,也許能建造一個「沒有大門的美術館」,並為附近居民提供沿岸的文化與社會空間,這是個令人振奮的想法!
自空曠的庭院至相連的隧道,從封閉的展演場遇到寬廣的藝術迷宮,這是加法退回減法的轉變。如果我們不將原始建物視為一個「集合」,而是將體積間「空」的部分視為「挖掘」,簡單來說,就是加法轉換成減法的過程,我們將獲得一個「整體」的美術館,通過一系列「挖掘」動作,在原始斷層處形成了洞穴,令展覽單元的「外部空間」,轉換為通用的美術館「內部空間」。
這些洞穴組合成一條貫穿整個展廳的人造隧道,時間、空間、風聲、水聲都匯集於此,當行人走過,便可以體驗到場地與庭院在時間交替下的韻律循環。
原本的別墅被組織成相互錨定的巨石和洞穴,而交錯的隧道們,則成為周遭城市空間的交匯處,構築成美術館室外的公共迷宮。迷宮藉光影變換,營造出別於以往的空間感受。
於是原有的封閉式美術館被拓寬,以開放的公共藝術領域,使展覽與參觀者之間的連結更為緊密,這不僅是一棟精緻的建築,而是更為流動、活潑的藝術空間。
這處運河美術館,融獨有的水系統、高架走廊、流動的人於景色之中,一種內外觀點的相互轉化,成為其特色。
回到遺址本身,儘管博物館部分仍位於公園之中,但它獨特的地形高度落差,令博物館與外渠堤形成了特殊的關係,從而在分離(物理分離)和非分離(視覺上分開)間,取得了絕佳平衡。建築團隊在近運河側設計了一方半高陽台,能登高遠眺運河之美,同時兼具遊客疏通的重要功能。
每個展廳有獨立的供水系統,水的流動引導著人們不斷探索。在第三展廳後方,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無邊際泳池,於是建築、牆壁、弧形泳池三者形成了一個豐富的空間系統,一樓也規劃了下沉和高架兩種地板,使得這單層的美術館,得以獲得垂直的三維遊覽體驗。通過展廳低矮的窗戶設計、建築間的水系統,於是室內外清晰的界線,也漸趨模糊。
一條流線型的空中走廊,自公園中央辦公區二樓橋上穿過,緩緩下降到博物館大廳。遊客從不同角度進入美術館,就能有不同的視覺體驗,與自然的連結,對中國傳統園林的敬畏,自身也加入到這場流動的行為藝術中來。
「生命是一場無門的藝術。」
轉型只是一個起點,與方式的變化,新鮮且純淨的藝術不應受其手段的束縛,如何應對工地建築、如何創造開放生活,是我們的設計重點。我們深信,網站本身有它的詮釋,它在等待與其交流的設計師出現。因此我們改造原始的展示單元,將之轉變成一個整體,一處無門的博物館空間,更表明了美術館的未來,應與生活息息相關。
圖片來源
archdaily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