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邁入上市櫃的成功關鍵?做好股權規劃,成為市場贏家!

記者: 理財周刊
生活新聞 | | 觀看數:0
企業邁入上市櫃的成功關鍵?做好股權規劃,成為市場贏家!

文.洪寶山

不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皆是站在同一陣線上,陪伴著公司一起茁壯成長。企業從新創公司到上市櫃是經過如此漫長的經營,從有效資產運用至股權規劃到進入資本市場,種種細節皆影響企業的生存,也影響投資人的獲利。萬騰會計師事務所莊世金會計師提到,「公司」是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因為許多人無法透過固定的酬勞而致富,但藉由企業股票反而可增加投資價值。而股票的價值從何而定,又是創業者的另一個考驗。

創業者應有的新創思維

許多創業家在創業過程中,常常是自我摸索,因為多數人並非徹底了解財務法律等相關知識,失敗後東山再起,但創業不易可能來來回回好幾次,途中有許多資源就在不經意的過程中浪費掉了,其實是相當可惜的。因為有形或無形的資源,皆是在為下一次的開始作準備。

1046449

莊世金舉出真實案例,曾經某應用程式的開發者,初期創立商號來開發此APP,但沒有注意到商號是無限責任,無法透過股東來投資,整體業務拓展受到阻礙,因此將商號結算另開設公司,但APP的所有權起初就歸於商號所有,如今關閉商號等於是將這資產丟棄,經過了解商號其實一直在營運著他個人財產,而這段期間已經耗費五百萬資金,如今要再另開公司只剩二百萬,若此刻找他人入股,經營權之股權比重則有可能立刻失衡。

藉此,莊世金提醒,在創業之前必須先了解自身已有的所有資源,此案例最終是順利結案,將APP的所有權轉讓予新設立公司,並讓公司董事及股東們認可此APP的價值與價格,而透過股票的方式不是現金,仍可達到相對且適當的結果,這就是股票好用之處。

回頭來看,在早期台灣較少人針對發股求職,但在美國矽谷,若不找發股之企業,反而被人視為傻子,為何有地域上的差別呢?就在於台灣早期較無此工具觀念,

因為過去多數人對公司經營的認知,還是只能利用「金錢」,但國外早已有透過資源交互利用,讓公司的經營更多元化,以增加股本的方式來看,除了財產,勞務、技術、以債作股……等,皆是有利的運用價值,而適當運用股票才能真正成為資本市場的贏家。

在公司建立商業模式及獲利模式之前,通常是透過上述「資源」來投資,一旦公司進入正軌,所有資源才會逐步的轉換為由現金取代,因為現金還是最有效率且有效益。但莊世金提醒,創業者在經營過程中,應無時無刻地想辦法用股票去換取不同的資源,同時又能藉由股票換取員工的向心力。

企業股權規劃的重要性

他提到在創業期間,員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原因在於不論投資者或經營者在投資公司,皆需要內部員工將公司所有工作項目妥善的執行完畢,種種累積才能創造出公司價值。但是從過去經驗,莊世金說:「台灣許多老闆不見得認同此方式,常常以公司經營不易為理由,減少受雇者薪水。但在國外企業老闆,會透過不同的方式留住人才,大部分現金,少部分換為股票,若長期下來,未來的股價漲幅對受雇者有利,藉此達到雙贏的局面。」

不僅如此,經營者的股權配置還是相當重要,若是兩位合夥人共同創立一間公司,其中一人必須掌控較多的股權,絕無各半平起平坐。原因在於一旦有狀況,當意見不合之時,其中一人必須主導一切,避免雙方發生爭執讓公司營運停擺,一動也不能動,才是讓創辦人最痛苦的事情。

然而,公司經營隨時間與投資人的加入逐漸讓企業成長,每次的增資皆是創辦人需要深思的一大項目,就是「股本」是否被稀釋?莊世金解釋,一旦企業規模越來越龐大,股權比例減少是正常現象,因為增資可帶進更多的資源,公司價值必然會是正向成長,而整體的股權比例正是經營者需妥善分配,也是掌控企業成敗的一項關鍵。

「作為開公車的經營者,以及搭公車的投資人,雙方有各自的目標及目的。」莊世金提到,經營者的誠信及經營策略非常重要,而身為投資人選擇適當的投資標的需要非常謹慎,可透過股東常會檢視公司營運績效進而了解營運狀況。但在何時下車,取決於投資者是長期持有或短進短出,但需留意公司上市前,大股東有兩年的閉鎖期,此刻又回歸到經營者在股權規劃上的安排與策略操作。

投資前 先判定企業是否有投資價值

在公司價格的衡量,從專業名詞上稱之為「估值」。莊世金提到,部分人認為這屬於假議題,但他解釋,這就是一種決定價格的方式。從過去在市場買賣的經驗來看,魚販當街叫賣:「一條魚一百。」但這條魚是否值得一百元?在不同消費者眼裡不盡相同。但在收攤前,老闆將三條魚擺一盤僅賣一百元不無可能。藉此發現同樣事物在不同時間點會產生不同的價格,並不是商品不良,而是取決於供給及需求的要素。

莊世金又以Uber為例,過去計程車是在路上招攬乘客,如今已發展成為線上系統經營,消費者不但可快速叫車,經營者又能更有效率且快速的拉攏生意,從中建立良好的商業模式及獲利模式,逐步拓展至世界各地,在短時間內進行所有產品的複製,就是所謂規模化的概念,方能加速企業成長達到有效的經營管理。

此外,在企業上市上櫃之餘,莊世金透露過去評估企業價值的三項重要關鍵。第一,企業在本業當中經營是否有成效;第二,企業是否針對題材趨勢發展,對公司進入資本市場也較有利;第三,企業老闆是否雇用一位比自己更有能力,讓他能盡情發揮,協助公司共同向前邁進。以上皆是評估一家企業價值有利的判斷方向。

企業邁入上市櫃的成功關鍵

長期以來,內部控制主要目的就是讓公司的制度健全,莊世金強調,「當管錢的人不要管帳,管帳的人不管錢,就可將公司財務精準的紀錄且確實」。但台灣企業較少人注重內控,而傾向節稅的記帳制度,這會導致企業發生什麼變化呢?他說,過去經營者每天進出銀行,就是因為財務調度的功能已經嚴重的失衡,原因就在於台灣一直以來有所謂兩套帳的制度。

但在這制度下,企業經營者永遠無法將事業規模化,假設經營者想將事業擴大甚至上市上櫃,勢必得讓股東們認同企業價值,且讓更多投資者擁有企業股份。藉此,企業若以節稅為原則經營,對於事業發展表現並不是好的開始,原因在於每次的交易,皆為是否開立發票而傷透腦筋,但節稅只是一個短暫結果,如果經營者想要創造企業價值,必然需要遵照體制走且合法合規,而不是在意是否要繳稅。

但當今環境還適合創業嗎?莊世金另有一番獨特見解,若從經濟變化的影響,只是考驗創業家如何應對此環境而創造機會。以近期因疫情影響來看,餐飲業備受打擊,相反的宅經濟快速成長。但疫情過了,不同業者是否還保有同樣的業務成長,就考驗經營者是否有居安思危的應變能力。

他建議,業者需建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再者,企業是否有周轉金以備不時之需。最後,企業經營者是否能拉攏員工一起努力,對企業經營者的眼界及考驗皆充滿挑戰。在任何時間點,都有創業的需求,環境只是影響企業運作,但不是成敗的關鍵,關鍵在於創業經營者如何運用手上資源,達到企業成就及巔峰。

※理財周刊1037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台灣「疫」鳴驚人
◎封面故事>熱錢推升 台股迭創新高
◎理財我最大>企業做好股權規劃,成為市場贏家
◎全球理財觀>資金行情持續 台幣長期看升
◎企業巡禮>亞果遊艇集團 打造台灣最大遊艇城
◎理周幫幫忙>非農好數據 美元不樂觀
◎理周幫幫忙>台灣股匯雙漲 香港熱錢有望湧入?
◎房地產會客室>危老重建整合大哉問(23)
◎理善大家來>傳承母語文化 需要伯樂與千里馬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理財周刊》官方網站;《理財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0-07-09 15:4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