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聰談論 後疫情經濟散戶投資課

記者: 理財周刊
生活新聞 | | 觀看數:0
黃世聰談論 後疫情經濟散戶投資課

文.洪寶山

一轉眼二○二○年已過將近半載,歷經數個月台灣防疫被國外媒體看見成為全球表率,但在經濟成長的回升也能表現亮眼嗎?如何掌握全球經濟的脈動,以及後疫情時代的產業趨勢?其實也考驗著人民對整體環境的應變能力,尤其現階段更是挑戰股市投資客是否抓緊產業的投資動向。

 

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局勢

世紀投機家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說過,「人心+資金」決定所有市場起落。此話可套用於任何時刻,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影響,更是重重的打擊全球經濟。財經專家黃世聰提出見解,隨著疫情的趨緩,各國為重振經濟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不論美國聯準會或歐洲央行,甚至中國大陸的定向降準,皆是為了將資金釋放試圖走回錢淹腳目的美好。其二,是由政府增加預算,提供紓困或擴大內需的方式,相輔相成讓經濟逐步回升。

就此,從資金的觀點來看,全世界政府透過相似的手法釋放資金,為了就是挽回人民對於未來經濟的信心,若有信心及資金的加持,整體股市一定會被帶動起來,因此,黃世聰說明,現今趨勢走的是資金行情,而不是單一的基本面走向。

舉例來說,各國股市中的指標皆靠大型權值股撐腰,產生產業中大者恆大的局面,如:台積電在這波疫情影響相對小,業績並無影響,但有部分產業並不是如此,在內需市場依舊表現得慘不忍睹,但在台股指數上並不會特別展現出來,因此出現社會經濟兩極化的局面。

1033965

回到整體經濟面,由各國政府帶領之下,若疫情不再是影響經濟的唯一主因,中美雙方誰會先回穩經濟成長呢?黃世聰淡然表示,當然是中國,因為先解封的國家經濟成長相對會較快,但是論起股市重回高點,可能是美國恢復速度較快。

其原因有二,首先美股距離股市高點比陸股差距小,目前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已來到歷史最高點只差6%的距離左右。再者今年逢美國總統大選,大選年政府更是加強整體經濟回升的力道,因此,經濟趨勢的好轉會比預期來得強烈,投資客也可以適當觀察並等待時機!

 

國內產業將面臨的困境及挑戰

當各國都在實施量化寬鬆的政策來重整經濟局勢,反觀我國政府無法透過印製鈔票,但可透過降息的方式來增加市場的流動性,相對的也降低民眾將資金存入銀行的意願,銀行貸款利率降低,整體間接可增加股票市場中的流通性或消費意願。

審視國外金融市場,今年表現皆不佳,因為許多企業接二連三的倒閉,投資部位也被套牢,就此業績表現亦不看好。但在國內金融市場,投資海外部位其實較少,所以受到國際金融的影響不大,而大部分還是留在國內市場,因此許多股票股價還能再創新高,疫情雖然影響民心,但對於直接性投資影響相對小。

而企業經營就因產業不同而有好有壞,以出口外銷導向的科技公司為例,如:5G、LED、IC等產業今年獲利還有望。但以內需產業,如:觀光旅遊、餐飲及航運等相關產業皆是虧損甚至破產,差異如此之大,就是深受本次疫情的影響,它從中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藉此,高科技產業成為這一波疫情下的大贏家。

原因在於,無論封城與否,民眾少出門,最常使用的就是電子產品,在家看電影、使用社交軟體……等,特別是未來5G產業的興盛,人們將會有更多的娛樂,讓「宅經濟」快速竄起,因此更多新型技術或光通訊元件,將是未來值得關注的產業及議題方向。

另外,黃世聰透露目前國內值得關注的兩大題材,一、「國防產業」,目前台灣與美國的國防方面是越來越緊密,可留意一些航太或國艦國造相關概念股。二、「風力發電」,綠能產業也是政府主打的政策之一。以上是未來可期待的,但防疫概念股以現階段來看漲幅比較大,就需要稍微停看聽觀察一下。

 

現階段成為「散戶」的投資課

話說回來,未來台灣是否會來到零利率的時代?黃世聰站在客觀角度解釋,目前歐洲已是零利率,甚至出現負利率,而美國幾乎是零利率的局面。以台灣來說,若持續經濟不振,或是疫情長期拖延,經濟無法回穩,會一直出現降息的壓力與空間,但是短期央行依舊保持不宜零利率的心態,民眾也不須過度擔憂。

但在經過這次大規模的經濟震盪,黃世聰鼓勵民眾「懂得投資才是決勝關鍵」。況且在低利率的社會環境下,利率以約1.2%左右計算,加上台灣通膨估計約2%上下,如此一來一往,定存利息永遠跑不贏通膨,現金存入銀行反而越存越少。但投資一次就可能有10%的獲利,短期內就可抵過銀行十年的定存。因此,學習投資理財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門必修課。

藉此黃世聰針對不同族群提出建議,對上班族來說,他不建議防禦型產品,反而可投資被動式基金,但對國際局勢了解的散戶可投資高收益債,以目前殖利率約四%至五%左右,盡量挑選少賠本金的標的。

同時,若要選擇中長期投資標的,在資金過剩時國內房地產會是首選之一,雖然短期內無法看見投資效益,但將時間成本拉長來看,房地產會是抵抗通膨的投資標的之一。而針對屆臨退休族群來看,可投保有固定收益之年金險,或相對安全之大型龍頭股,以上皆可作為參考。

 

黃世聰個人投資經驗大公開

隨著後疫情時代來臨,台股大盤指數也隨著疫情趨緩而逐漸回升,股民們的投資信心也站了起來。黃世聰分享自己過去投資的操作法則。首先,從股價來看,需站穩在季線(60日線)及年線(240日線)之上。主要原因是,股價若站回季線或年線之上且迅速往上,表示未來走勢的表現並不差。他提醒,任何一檔股票若有大行情將出現,股價一定會站在季線或年線之上。

接著,須詳細觀察從上述挑選的股票中是否有族群性,這很重要。因為任何一次的大行情,很少單一個股獨自有漲幅。如同前陣子,被動元件是相關產業同時大漲。因此不同時期皆有某一特定族群在成長,鎖定題材跟著主流股操作,往往能挑選出適合進場的投資標的。

除此之外,黃世聰更深入說出自己的操作技巧,一旦挑選出適當題材,即可篩選出二十檔相關個股,作為這段期間主要的操作標的。但一段期間後,又竄出新族群,就要無時無刻的更改標的,挑選條件同上。而買點就會設在大盤回檔時,股價隨之回到季線之上,且針對個股操作投資兩至三個月即可。因為最佳的行情通常持續短短幾個月就結束了,因此題材股不宜長抱。

但假設題材股不建議長期持有,還有哪些適合的投資標的可選擇呢?黃世聰說道,台灣本身就是一個淺碟市場,股票市值不高又易受外界經濟而影響,除了台積電這類大型龍頭股,基本上都不適合長期投資。

真要長期投資個股,還是美股的產業個股較適當,畢竟選擇經濟產業的源頭或龍頭企業較能順著市場趨勢,雖然漲幅獲利與台股個股相較之下來得緩慢,卻是穩健且持續成長的投資標的。

最後,判斷投資市場資訊的真假,亦是投資人必須學習的能力之一。除了透析企業基本消息面,更要蒐集整體產業的市場趨勢,不能只靠單一消息下定投資決策。此外,黃世聰強調「市場有變化才有商機」,找出未來產業的脈動,才能坐穩在股市的浪頭上。

※理財周刊1032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529台灣解放日
◎封面故事>綠電基建產業能見度最高
◎理財我最大>黃世聰談論 後疫情經濟散戶投資課
◎全球理財觀>美中政治角力 台灣拚內需
◎林友銘台股點金錄>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公益理財活動>青少年理財培訓營,為你啟動財商之門
◎房市觀察>香港房價何去何從?
◎房地產會客室>淡水「東來大廈社區」不同意戶如何順利拆除?
◎理善大家來>建構完善的「青角」 守護青少年成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理財周刊》官方網站;《理財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0-06-04 16:31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