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味兩三事

地方新聞 | | 觀看數:0
人情味兩三事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Dr. Phoebe

F是我多年以來在臉書頁所認識的粉絲,帶著父母第一次來美,問我有沒有機會見面,我於是帶著樹寶和C請他們吃一頓小小的便飯,並且收下他們來自寶島的美味伴手禮點心。雖說是第一次見面,但F和爸媽都頗為健談,一再地邀我們下次回台灣時要去他們的店裡坐坐,品嘗他們家的招牌菜肉粽和番茄牛肉。送他們離開時,F的父母親又從車上拿下一大堆的乾糧餅乾,硬是塞給我要我一定要收下。臨走的時候,我承認我被這份故鄉的溫暖所打動,即便是萍水相逢的朋友,卻讓我在異鄉體驗那濃到化不開的寶島人情味。

OUWH25

離開台灣後最想念的往往是寶島美食,但每回台灣,最令我感動的卻是台灣的人情味,一種只要和在地人有機會交流,就能夠體驗到的溫暖。我很努力地想人情味要怎麼翻譯給C,上網查說叫做Human Kindness,但我覺得human kindness有些廣泛,和真正的人情味有點不太像。人情味這個三個字就包含太多文化層面的東西,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解釋明白。當然,或許是我在美國住久了,習慣的是禮貌性地距離,大喇喇地言談,以及政治正確的語法,於是回到台灣寶島探親的時候,總會看到人情味的好。但是如果你問問住在台灣當地的人,很多時候人情味代表的牽絆、枷鎖、也是一種壓力。人情味到底是好是壞似乎也沒有一定的答案,但這卻在我們的文化中根生地顧,想甩也甩不掉。我努力找十個小地方,來詮釋所謂的人情味,也歡迎各位多多補充:

  1. 送你送到小村外之十八相送戲碼:在美國,說完再見之後,客人通常直接離去,主人也會轉頭把門關上。但是在台灣,主人往往會陪客人去搭車,上車之後還要揮手揮個半天表示離情依依,一付何日君再來的樣子(我不知道為什麼一直que鄧麗君的歌)才表示禮貌和誠意。
  1. 有事沒事愛打折:在美國購物,大部分的時候殺價空間很少。除非你逛的是中國城,不然定價多少就得直接付這個價格。但是在台灣,通常你還沒開口砍價的時候,老闆娘就會先說"啊不然我送你三個一百啦!"之類的話,去菜市場買菜也一定要送薑蔥蒜來意思一下。拿個七八折的價位實屬常態,很多時候我也在想做生意的人是不是故意把價錢提高,然後再殺下來?
  1. 充滿人情味且耐心又貼心的服務:我在美國配眼鏡的經驗就是選鏡片、挑鏡片、量度數、預約下次回來拿眼鏡的時間、信用卡簽字、走人。而換作C在台灣配眼鏡,花了三個小時(我不誇張,樹寶累到體力不支睡覺睡了一輪,他還沒有配好),因為有一大部分時間都在回答他龜毛的問題,不少的疑問,我還得一一地替他翻譯。但從頭到尾眼鏡行經理一丁點不耐煩的意味都沒有,而且在C回來取件的時候,還貼心地教他如何保養,並送他一隻可以調整螺絲的小起子,讓C大為滿意,說他在美國從來沒有受到這樣的貼心服務,半年後回寶島時還加碼又給老闆訂了兩副。
  1. 貼心口頭禪是不好意思、這樣可以嗎?:在台灣最常聽到的口頭禪除了真的假的、對啊、吼又、但更多時候會聽到,如果在傳達否定訊息前一定會先說不好意思,讓接收的人比較不會太不開心。而如果是用餐或是洗頭,往往也會得到關切問好不好吃,有沒有吃飽?力道可不可以這類的問題。說穿了菜色就算不好吃我都已經吃下肚了又不會吐出來,所以問不問並不會改變菜餚的美味程度,但就是這種奇摩子會讓你的用餐經驗大加分,也讓你吃的更開心。
  1. 凡事留情面:如果遇到衝突,美式文化下會直接和你說清楚講明白,明確的告訴你哪個地方冒犯到他,以就事論事為主。在美國文化中,彼此之間有著既定的個人界線非常重要,更是覺得應該要說清楚講明白,情字反而相對下沒那麼重要,有種親兄弟明算帳的fu。但我發現在台灣文化中很多時候會礙於家族長輩、敬老尊賢、或是各式各類的理由,不把真的讓你不高興地點說破,比較直接的方式是透過其他人來婉轉的偷偷告訴那個人,但更多時候就是為了情面而甚麼都不說。裡子就算不開心,還是要維持著面子,只為了情面二字。你可以說這樣的文化下有點壓抑,甚至很多時候,學會如何猜出面子完美,但裡子其實不快的理由也是一門大學問。但無論如何都不能直接講出來,因為不知道為什麼,不爽的理由往往也是不能說的秘密。
  1. 吃飯招待一定要澎湃:到美國人家裡作客,除非是遇到重大節日,否則很多時候就是很簡單的家常便飯,可能一個大比薩、或是一份肉醬義大利麵配一點沙拉解決。或許因為美式料理真得不比其他各國來的精緻(這是我個人的感覺),而且走的是俗又大碗的路線。但通常到台灣親友家裡用餐,總會有至少五道菜餚以上等著你,雖說不一定是龍蝦鮑魚般的山珍海味,但都是必須分別準備才能完成的菜餚。如果外吃用餐,最好一桌子的菜,多到讓賓客吃不完能打包才是禮貌,反之美國文化中則是雙方都把自己的吃完為主要宗旨。
  1. 人情壓力:人情味溫暖的反面,大概就是人情壓力。虎媽曾經帶著從美國回台探親的阿姨去逛街,阿姨在店內試穿了十幾二十件衣服,但最後卻一件也不買,讓老闆娘快要氣得吐血。在美國,如果你想要試穿五十件衣服,店員也不會說任何一個字,因為認定那是你的權益。但是在台灣,似乎往往都是看對眼的衣服才能試穿,如果試穿,通常八九不離十,就是有要買下去的意思。
  2. 關說喬事情:台灣不大,圈子更小,許多人都的祖宗八代外加十八等親都相互認識,這種時候常常就會運用人情或關係來要求你做某些(通常帶點麻煩)的事情。而且通常這種人情壓力會讓你很難說不,即便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靠關係喬事情是在台灣社會走跳的一大法門,不是說在美國沒有走後門的例子,但或許因為圈子大,往往不會和親戚和人情牽扯上太多關係。
  1. 侵犯隱私:人情味的關懷令你感到溫暖,但是在運用不當的時,會令人感到壓力不舒服。比如問你有沒有男女朋友、結婚了沒、為什麼還沒生小孩、甚麼時後生第二胎這種個人隱私性的話題。說穿了會問這些問題的長輩往往會說他們的出發點是關心、是愛、是因為在乎你,但為了應付這種人情而逼自己去回答不想回答的問題,其實也會令人感到頗為疲憊。
  1. 情緒勒索型態的下跪或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在看Netflix拍的電視劇[雙城故事]時,我印象頗深刻的橋段,就是影集中的女主角Jo從小在美國長大,來到台灣卻發現台灣人很愛跟人家下跪,雖說最後當然都不會真的跪,但只要長輩一威脅說要跪就讓大家的壓力變大,說甚麼都是好好好,免得讓老人家跪下來。在片中男主角說曾經為了道歉,和父親到一家家的街訪鄰居中下跪以示誠意。在美國則完全不吃情緒勒索這一套,反而會被認定為你精神不穩定、沒有說服力、而且往往一樣還是要回到公事公辦的處理辦法,通常就直接找律師處理糾紛,當事人躲在律師的背後就好了。

很多人對於美國社會的詮釋往往是冷冰冰,但其實很多時候是缺少人情壓力的緣故。人情味的溫暖和枷鎖到底好不好?大家對於人情味的看法如何?喜歡還是懼怕呢?歡迎各位來分享你的觀點。

(延伸閱讀:菜鳥新移民vs.歸國留學生留學的預備,虎媽的戰果虎媽放手的勇氣我的小胖老闆遲來的右邊先生患難見真情遠距離甜心診間愛情故事十個不可不知的舊金山天龍國文化十點讓你了解美國的小費文化如何融入美國的聊天文化如何當個臨時的在地人美國的醫師娘(上)美國的醫師娘(下)ABC vs 小留學生 紐約客的美麗與哀愁美國約會網站大作戰

Dr. Phoebe的臉書更多Dr. Phoebe的文章關注Dr. Phoebe的哀居

更多美國旅行資訊請看<在地人玩美西>,更多美國文化分析請看<美國人的真正生活>!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0-03-27 10:30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