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買點、選好的、用更久。」──龐克教母薇薇安˙魏斯伍德
戒掉無意識的消費行為
在還沒認識零廢棄生活之前,我因為工作及原生家庭帶來的壓力,必須求助精神科醫師,每晚都要借助安眠藥求得好眠,這樣的日子大概持續了三到四年。回首那段日子,我問自己到底為了什麼事而沮喪、情緒低落,必須要靠服藥來求得逃避現實六個小時?認真論起來,還真的是模模糊糊沒有答案,唯一明確的是,每天每件事都以經濟為第一考量,為了追逐金錢而奴役自己,同時作為三明治族所背負的家庭義務,也讓我壓力破表,不自覺地仰賴消費來紓壓,落入追求物質再追逐金錢的惡性循環,日復一日過著毫無意義的生活,可以說是為了活著而生活。
在接觸到零廢棄生活時,剛好是我戒安眠藥的中期。安眠藥跟毒品一樣都是會上癮的,不是說你不想吃就可以馬上不吃,戒斷症狀非常可怕,甚至會讓人三天睡不了覺。要想擺脫安眠藥就必須有計畫的進行,漸進式的把藥戒除,我也因為每天都做到既定目標,而成功脫離了藥物的控制。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說,這跟零廢棄生活有什麼關係?兩者之間的共通點,就在於都必須改變生活方式。我因為換了一個不吃藥的生活而得到救贖,沒有身歷其境的人很難體會,只有親身試過才能理解箇中道理。零廢棄生活也是如此,我們太習慣塑膠袋、紙盒等包裝材料帶來的便利性,沒有強迫自己改變,你不會知道自己早中了這種方便性的毒癮!
減少不必要的垃圾或戒掉無意識的生活,說穿了就是換一個生活模式罷了。一開始要戒掉這個便利癮,你可能會覺得很困難,但只要建立觀念,找到方法有意識地去執行,你會發現你以為的不便其實一點也不,便利的生活不過就是一種商業模式,你只需要把自己的生活換成另一個模式,一點都不麻煩,很容易就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啟美好生活。
過去被物質奴役的我,買東西是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一年中唯一讀的一本「書」就是百貨公司的週年慶目錄,每一樣東西都想要,兩眼來回不斷掃瞄獵物,看看有沒有什麼是我能買的,當時的我完全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可以拋棄用物質來定位我的生活。
拒絕便利生活,讓心靈更富足
啟動零廢棄生活時,在人際關係上遭遇不少挫折,家人不認同,朋友也覺得我瘋了,幹嘛要和這世界唱反調。既然身邊的親友不買帳,我就每天在臉書上傳「減廢日記」,想說感染一下臉友,找到志趣相投的人。才起步不久,就有大概一半的人取消追蹤我的動態,因為大家都和我先生一樣,認為我入戲太深,減廢根本不是正常人做的事。儘管每天為了減廢吵吵嚷嚷的,我卻一直樂在其中。對很多人來說,減少垃圾是一件難事,但我反而覺得極富挑戰性,而且越深入實踐,越覺得有趣,沒想到拒絕大家習慣的便利生活,還為我帶來了許多正向的變化!
不認同的人離開了,相對地留下來的人不是認同理念,就是也跟我一樣實踐著減廢生活,慢慢地累積了不少同溫層朋友,也因為更深入追蹤環境議題,擴充不少相關知識。現在我有很多讓我感覺幸福的朋友,也許別人看來他們也跟我一樣是個瘋子,但我們真的只是單純、沒有心機、只想著為環境好的人,我真心感謝他們一路上的陪伴,以及帶給我很多的靈感。
我和這些朋友為了「零廢棄」攜手做了很多瘋狂的事、辦了很多活動,像是零廢棄交換、無價市集、一起去幫助學校,一起想辦法辦一個「沒有垃圾的園遊會」,努力讓活動不產生垃圾。以前跟朋友相聚,聊的總是怎麼賺大錢、如何擴大口袋深度,淨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但是跟這些朋友在一起時,從沒有因為金錢匱乏而討論一些市儈的話題,更常一起為環境汙染的新聞生氣,其中還有人可以讓我詢問專業問題,而且總是比Google還即時。我非常珍惜這群跟我一起為垃圾減少而開心興奮,帶給我很多正能量的朋友。
越深入環保,越是發現有很多東西要學
幾十年前生態學家就不斷呼籲環境迫害嚴重要及早改善,這幾年氣候劇變:極冷、極熱、霾害、懸浮微粒PM2.5超標……環境汙染嚴重危及人類健康,已經是切身的問題了。
環境汙染的範圍極廣,不只是塑膠,還包括空氣、水、土壤等,需要學習的東西真的很多,越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光是減少塑膠垃圾並不夠,也開啟了我的向學之路。去參加澎湖淨灘後,我去上了綠食教育課程,從肉、蛋、農作物來源,談到友善養殖、基改種子的秘密、牛奶的秘辛、食品添加物及糖的風險、認識農藥、農地用藥須知、雜糧與氣候變遷、減少碳排放,以及進階的課程:不浪費食物、支持在地農產縮短產地與餐桌距離和減少排碳等,還了解到塑膠不只為海洋生物帶來浩劫,也可能是人類疾病發展史的另一起源……以前的我完全沒想過吃進嘴裡的食物會經過這麼多的環節,而且一環扣一環,這個課程打開我的視野,讓我開始重視食物的來源,也愛屋及屋的注意起貓咪的飲食。
隔年我再去上了生態相關課程,開始認識土地,了解到不當開發及山坡地濫墾濫伐是土石流的元凶。當時還走了一趟萬大水庫,看到上游因觀光過度開發造成山坡地土壤流失,讓萬大水庫的淤砂越積越多。另外還有不當用藥及化學肥料使土壤生病長不出原生植物,危及植物和野生動物的生存。
人類頻繁的經濟活動已經改變了山林的樣貌,甚至造成物種滅絕,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牽動著這片土地或整個地球的生態。
在這之後我終於有了機會去上樸門生活永續設計課程(Permacultures Design Course),Permacultures就是生態永續的意思,起源於澳洲。樸門企圖傳達的訊息,是盡可能以不破壞環境的方法與土地共存,是一個順應大自然與自然共處而進行的生活設計課程,理念在於照顧地球、照顧人及分享多餘,可以運用在農業、生活,甚至是都市環境的一門生活學問。透過這個學習,也讓我的零廢棄生活更不費力且成效更好。我把上課所學都運用在生活上,計算一家人洗滌的水、洗澡水、沖馬桶的水、查詢雨量等,這才了解原來我們浪費了這麼多的水。
這三年來,隨著每一階段的課程結束,我都更進步一些。我們疏於關心環境,最後自然換來大自然的反撲,現在的我體認到一件事,有意識的減少消耗要比努力賺大錢來付浪費結下的大筆帳單有意義多了。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更懂得生活了。
零廢棄生活所遇到的難題
要改變習慣真的不容易。要顛覆常識,捨棄方便性,難免要被側目,甚至被取笑,更可能被家人唸說你傻了、你瘋了。突然啟動零廢棄的環保生活,我就是從一個瘋子,慢慢影響家人和朋友,讓他們也跟我一起驗證「傻人有傻福」。
改變習慣只需要14 天!
現在如果要我回到產生垃圾的消費模式,我反而會不習慣。根據經驗,我想告訴大家,養成習慣之前,要先訂好「計畫」,這點非常重要。假設今天必須外出上班,需要外食,從早餐開始到晚餐消夜,需要準備什麼樣的容器才不會產生垃圾?
例如:早餐一個漢堡,一杯咖啡;午餐一個便當;晚餐一碗麵,及一杯飲料。那就只需準備:一個袋子裝著,布的食物袋或蜂蠟布裝漢堡,一個杯子裝咖啡及飲料,一個便當盒裝午餐及晚餐。這樣一共只有三項用品,就可以完成你的零廢棄消費計畫,不但不會亂了陣腳,而且很簡單。
舉例來說,如果你要到黃昏市場採買未來三天的食材,肉品及熟食,可以先準備二到四個PP 材質的保鮮盒裝肉品及熟食,一個大的購物袋拿來裝菜和幾個回收再使用的塑膠袋,可分別再利用盛裝幾個食材,這樣就可以完成計畫性且零廢棄的消費。
計畫性消費可以讓你減少產生不必要的開銷,零廢棄生活之後,我的有意識消費真的讓我省下不少喔!
零廢棄烹調,減少「剩食」創造「盛食」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說的是,一睡醒就要為三餐張羅奔波。持家的主婦最清楚了,一整天的時間幾乎都被綁在廚房,而且辛勞到最後往往是以收拾滿出來的垃圾做結束。也因為這樣才讓我有動力執行零廢棄生活,我真的超級討厭倒垃圾。話說回來,已經習慣隨手製造垃圾,要突然減量,沒有個對策還真的不容易,在這裡幫大家整理出三個要訣。
首要,計畫性消費
這是減少垃圾和殘食最有效率的方法。我們夫妻大都去傳統市場和黃昏市場採買,在這些地方可以進行裸裝購買,減少過多的塑膠包裝或橡皮筋。在採買之前先清點一下冰箱還剩哪些食材,列出未來幾天可能需要什麼樣的食材,然後自備容器出門採購,可省下不少時間。
二要,使用透明的保存容器
我們放冰箱裡的保存容器都盡可能使用透明材質,這樣才能清楚看見所有的食材。採買回家之後,我們會把所有的食材列出清單用白板筆寫在磁磚上,以便檢視食材,代替開關冰箱,不僅省電也方便管理食材庫存。當然這和前面提的計畫性消費也有關聯,計畫性消費能減少剩菜,吃多少買多少,不因為特價便宜或買一送一就多買。買太多丟掉了既損失也浪費,還會造成環境汙染,得不償失。
三要,盡量保存食物的原形
準備食材時,最好能保存食物的原形,比如馬鈴薯等帶皮的根莖類,可以用鐵絲代替刨絲刀,直接在水裡刨皮,就不會有廚餘產生。若能連皮一起吃又更好了,是最能減少廢棄物的好方式。
政府前瞻計畫的綠能第一階段預算就編列了80 億元,但是台灣一年浪費275 萬公噸食物,光全台量販店和超市一年就丟掉近40 億元的食物。因此,我十分堅持不浪費食物,從計畫性消費到零廢棄烹調,力求減少「剩食」以創造「盛食」。
不只是在收集一罐垃圾
我一直在想,收集垃圾是可以證明什麼?大多數的人覺得,不可能只產生這麼少的垃圾。但我沒想太多,也來收集看看,我們家一個月的垃圾,兩人加上七隻貓咪,一家九口曾經只有104 克垃圾。最多的是沒必要的收據、偶爾給貓咪吃的零食袋、藥包袋、發票載具明細、廣告單等,收集起來大約裝滿一個罐子,其實這些垃圾都還能再減少。
沒想到在收集垃圾的過程中及最後,我的收穫居然比減少垃圾還要大上許多,發現這不是在證明自己可能產生多少垃圾、拿來炫耀或證明自己有多厲害,而是在檢視垃圾的過程當中,可以限制自己產生不必要的垃圾,同時有意識的了解自己和消費行為。我想能讓自己的生活意識再提高的方法,就是收集你產生的垃圾。
本文摘自如何出版《零廢棄的美好生活:每月開支省1萬,垃圾越少越富足!》
【更多內容請上圓神出版。書是活的粉絲專頁,或圓神書活網;本文由圓神出版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