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飲酒人口持續上升 恐增罹頭頸癌風險
造成頭頸癌的主要三大危險因子,包括A(Alcohol,酒精)、B(Betel nut,檳榔)、C(Cigarette,香菸),其中研究發現,飲酒頻率或酒量越高者,不僅會加速罹患頭頸癌的形成,更會促使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增加罹癌風險,此研究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口腔癌研究團隊與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共同合作,研究成果也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
喝酒易使乙醛累積體內 罹癌機率高
在台灣,頭頸癌名列男性常見癌症第四位,其中酒精為致癌關鍵,主要因自實行菸害防治法後,雖吸菸與嚼檳榔的人口顯著下降,但酒精消耗量卻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口腔癌研究團隊副研究員張書銘指出,根據研究發現,飲酒所產生的乙醛為一級致癌物,當酒精進入體內,會先由乙醇去氫酶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代謝為醋酸,這時若氫酶基因產生變異或缺損,就會使喝酒後出現臉紅或心悸等現象,導致乙醛容易在體內累積,增加罹癌機率。
頭頸癌發生率 50%與飲酒有關
張書銘副研究員進一步解釋,佔22%的頭頸癌與飲酒有關,尤其氫酶基因變異在我國相當常見,約兩人之中就有一人會出現此情況,研究也發現,酒精代謝基因ADH1B與ALDH2的變異會影響酒精促使頭頸癌風險的程度,其中,約50%的頭頸癌發生率與飲酒有關,且飲酒者即便要降低罹患頭頸癌的可能風險,得戒酒超過十年才能與從未飲酒者相同。
有飲酒者頭頸癌患者 死亡率比未飲酒者高
另外,研究團隊也探討飲酒對於頭頸癌預後的影響,研究發現,有飲酒者的頭頸癌患者比未飲酒的頭頸癌患者,死亡率較高,且飲酒者被診斷出罹癌時,不僅多為末期,也腫瘤面積大容易轉移,也顯示出酒精與頭頸癌的關聯性;張書銘副研究員強調,包括食道癌、肝癌、大腸癌及乳癌等,都可能因飲酒增加罹癌風險,因此期盼透過此次研究成果,能呼籲大眾減少自身飲酒行為,更重視自身健康。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