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分別有兩名70多歲婦人,一位因牽機車時,突然倒地,另外一位則是在爬山時出現冠狀動脈收縮,導致心臟血流不足引起心室顫動,被送到醫院急救。兩位婦人到院前都已無呼吸心跳(OHCA);經急診醫師搶救,恢復呼吸心跳,並給予低溫療法後,經一個多月治療,都已平安出院。豐原醫院心臟內科王敏雄醫師表示,若因心室顫動導致到院前心臟就已停止,這時可透過低溫療法治療,將有機會可完全康復。
王敏雄指出,出現心室顫動,大部分與冠狀動脈狹窄、或心臟功能收縮差息息相關,患者會產生心律不整等現象,一旦發作,致死率達100%,不可輕忽嚴重性。
低溫療法 藉降低體溫減少心腦耗氧率
過去文獻指出,100位OHCA救活者有25位會出現很多神經學上的後遺症,但若能透過低溫療法治療,將有效提升治癒率;王敏雄醫師強調,低溫療法就是藉由降低體溫以達到減少心腦耗氧率的目的,並減少因心跳停止過久,導致可能出現的包括行動、語言、認知傷害等神經學後遺症,目前也已納入台灣健保給付。
搶救OHCA 應把握黃金治療期
低溫療法對於OHCA的病患,能有不錯的療效,但仍有像是凝血功能變差、心律不整等副作用,因此像是急救時間超過30分鐘、血小板過低、孕婦等較不適用;王敏雄醫師呼籲,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把握黃金治療期緊急送醫,必要時透過低溫療法,將可望有助於身體恢復健康。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