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紫外線是白內障的危險因子!淡水有一名熱愛海釣的釣客,眼睛常因長期暴露海水反射的陽光,罹患白內障。考量患者年紀較輕,戶外活動量又大,眼科醫師沈詩詠評估建議手術置換全視線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其白天戶外呈黃色可防護紫外線,室內或晚上光線轉暗,又變回透明,即使夜間開車,視線仍然清楚。白內障術後,醫師提醒,戶外紫外線較強時,仍要配戴帽子、太陽眼鏡防護。
老化為白內障主因 紫外線是危險因子
沈詩詠醫師解釋,眼睛內有水晶體,共同與角膜如「相機的鏡頭」般折射光線和調節視焦,當其變混濁就是白內障。混濁原因主要是老化,常出現於年齡超過55歲以上(90%以上),另外,先天性、糖尿病、虹彩炎、使用類固醇藥物、外傷,也會造成白內障。
紫外線尤其是危險因子之一,年齡越大暴露時間越久,所以老年人較常罹患白內障。原因是紫外線造成許多氧化反應,產生自由基,譬如在皮膚產斑,在眼睛除了造成白內障,還常引發黃斑部病變。
近視突然飆升、有殘影 小心白內障找上門
白內障常見症狀是視力模糊,沈詩詠醫師提到,例如戴上眼鏡後遠處變得不清楚,而看近處卻從不清楚變清晰,或看東西有殘影,單個物體變多個以上,甚至有散光、怕光等。「也有患者是頻繁換眼鏡,或突然近視,且度數不斷加深,甚至飆至兩千度。」一般而言,20歲以上近視度數趨於穩定,若近視、散光突然竄高,應求助眼科醫師檢查。
白內障怎麼辦?沈詩詠醫師指出,目前靠點藥水頂多延緩,無法治癒,白內障主要以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為主。目前超音波乳化術等手術相當成熟,切口小、成功率高,一個禮拜後即可做另一眼,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恢復良好視力。
▲眼科沈詩詠醫師
人工水晶體怎麼選? 戶外活動量大這樣考量
目前人工水晶體有分健保和自費,沈詩詠醫師分析,健保給付的水晶體也會改善視力,但功能較簡單,術後白天通常比較怕光。因此,市面上有黃色的人工水晶體,可以過濾藍光,白天時較不刺眼,避免紫外線傷害眼睛,但缺點是晚上視線較暗。為克服此弱點,因此有全視線概念的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特點是強紫外線環境下,人工水晶體為黃色以防止紫外線,但在室內、夜晚時,又會變回透明,視線比較清晰,具雙重功能。
全視線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適合需要晚上開車、生活比較活躍、較多戶外活動的患者。沈詩詠醫師說,「除釣客外,也有高爾夫球愛好者,眼睛常接觸到紫外線,發現怎麼打不太到球,來眼科門診檢查後發現有白內障,接受白內障手術置換變色人工水晶體後,可以看得很遠、不怕光,晚上開車也很清楚。」
白內障術後 紫外線防護不能少
沈詩詠醫師提醒,在一般情況下,置換變色人工水晶體後,可以不戴太陽眼鏡,但若在紫外線較強、整天在戶外時,還是建議戴帽子、太陽眼鏡,多一層保護不為過。平常也不要太常滑手機,避免藍光危害,也可多使用人工淚液,多補充葉黃素,確保眼睛保健。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