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崔嫻
搬出去,找份工作,承擔日常生活的責任,這些通常被視為成為獨立成年人的關鍵標誌。
但是,為了達到這些獨立的里程碑,研究表明,對青少年來說,學習如何首先練習依賴的技能,比如學會依賴他人尋求幫助,實際上可能很重要。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在青少年時期,在社會關係中的依賴性和獨立性之間會發生一場自然的發展鬥爭。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開始渴望從父母那裡獲得更多的獨立,同時也希望更多地參與到同齡人的關係中。
雖然在青少年時期更多地依賴朋友是很典型的,但在某些情況下這樣做有時會有問題。例如,當青少年開始向朋友求助解決嚴重的問題時,朋友雖然是善意的,但可能不是最好的支持來源。
這可能是一個簡單的原因,青少年的朋友們還在探索他們是誰,可能還沒有像成年人那樣的知識或經驗來幫助他們。與13歲相比,18歲的朋友可能更能幫助解決特定的問題。
這一觀點得到了我和同事們的支持,他們進行了一項研究,考察了在青少年時期尋求他人幫助的意願如何預測成年後的獨立行為。在一項為期12年的184名青少年的研究中,我們發現,不僅是青少年向誰尋求幫助,而且是什麼時候尋求幫助對於理解青少年在25歲左右的獨立性至關重要。
該研究調查了青少年在三個關鍵時期向三個關鍵關係夥伴尋求幫助的意願:青春期早期、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早期。我們調查了他們在13歲和18歲時向母親、13歲、18歲和21歲時向最好的朋友以及18歲和21歲時向戀人尋求幫助的意願。
我們發現,13歲時更願意向母親尋求幫助的青少年、18歲時向最要好的朋友以及21歲時向戀人求助的青少年,都更有可能在25歲時表現出不同類型的獨立行為。在這些時候,向這些夥伴尋求幫助的意願預示著獨立行為,如更大的經濟責任和成功,當前的就業,以及獲得更高的教育水準。
有兩種心理學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把這些結果放到具體情境中。例如,依戀理論認為,與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建立健康依賴關係的能力,有助於在更大的世界中探索獨立。
此外,焦點理論認為,青少年在不同的年齡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同的關係上是有益的,部分原因是他們處理關係的心理資源不會因為試圖同時處理太多的問題或關係而枯竭。
事實上,有證據表明,如果父母、朋友和戀人通常都是這樣的依戀型人格,擁有一個依戀型人格,能夠在童年和成年時期獲得支持、探索並保持獨立。重要的是,研究表明,依戀可能會在整個青少年時期轉移到不同的關係中,從父母到同齡人,然後隨著青少年年齡的增長從同齡人轉移到戀人。
因此,隨著青少年的成長,考慮到這些關係的特點可能是在青春期的不同階段有更大的信任和親密時,首先更多地依靠父母的幫助,然後是朋友,然後是戀人,這是有道理的。
此外,父母在青少年早期可能更有幫助,因為他們更密切地參與青少年的生活,但朋友和戀人在更大年齡階段更有幫助,當這些夥伴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經驗,能夠以有益的方式支持青少年。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