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65歲阿伯從沒有癲癇病史,有一次在家突然倒下,全身抽搐且口吐白沫,家人趕緊送台大醫院急診,醫療團隊進行大腦斷層掃描發現,阿伯的大腦表面有大片出血,研判是腦出血引發癲癇,馬上在4小時內用微創手術清除血塊,之後搭配抗癲癇藥物治療,所幸及時救治,阿伯撿回一命,癲癇也獲得控制。
不可輕忽! 癲癇也可能是腦出血症狀之一
上述阿伯的腦出血症狀,與一般民眾認知很不一樣。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博浩表示,根據臨床觀察,約7成腦出血病例為高血壓引起,典型腦出血症狀包括手腳癱瘓、半邊身體麻痺、視力模糊、講話不清楚等,有人會劇烈頭痛,其中約10%-20%的患者會出現癲癇症狀,如抽搐、口吐白沫、失去意識等。當出血靠近大腦表面,就會影響到大腦皮質,發生異常的放電現象,進而引發癲癇。這類患者多半出血量大,往往超過50cc,血液瀰漫大腦,加上血塊本身有毒素,很容易對腦神經造成傷害,治療更是刻不容緩。
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腦出血治療成功率也大幅上升,黃博浩醫師解釋,大腦組織就好像豆腐,當出血位於深處,吸取血塊工具就得深入大腦深部,傳統是以鐵鉤勾出一條路,對腦部組織的傷害較大,現在在斷層掃描或超音波的輔助下,可用「套管」經由腦部縫隙直達深部出血區域,原理就好像用吸管吸取血塊,對周邊組織傷害較小,可視出血位置,採用不同方法。
台大團隊目前已成功完成超過400多例腦出血微創手術,超過八成患者都能在病發後4小時內就能接受診治,因此腦出血死亡率從傳統4成之多降至6%,再出血比率也從15%降至2%-3%,併發症風險也從15%降至7%,患者神經功能恢復也更加良好。
▲黃博浩醫師指出,目前透過微創手術可吸取大腦血塊,減少周邊傷害,患者多半復原良好。
術後使用抗癲癇藥物 減少癲癇傷害
當腦出血的區域較大,患者產生癲癇的機率就會增加。因此手術後,醫師多會建議使用抗癲癇藥物,以避免大腦神經異常放電,持續傷害腦部細胞,或癲癇發作導致新的再出血危機及可能衍生的意外事故。黃博浩醫師指出,腦出血患者出現癲癇比率為16%,接受手術後並搭配抗癲癇藥物控制,患者癲癇比率可降到2%到3%,生活品質多有明顯改善。
「腦出血在24小時內治療,就非常有機會恢復正常,治療當然越快越好!」黃博浩醫師也提醒,腦出血患者接受治療後,需要積極復健,壓力不宜過大,更需要家人的支持,血壓、血脂、血糖等三高控制,也很重要。此外,有早發性中風家族病史的民眾,更得多注意腦出血威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