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 /鍾藝
語言習慣和思考習慣其實是相通的,很多時候是語言習慣左右着我們思考的方式,而不是思考方式決定我們語言的習慣。這個論斷最好的說明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式的說話方式會逐漸讓你習慣性的將自己的感受當做對周圍事物的客觀評判,陷入被很多人詬病的「自以為是」。
人說的話分為兩種,一種是對事實的描述,另一種是對感覺的陳述。「這盆花是玫瑰」,這是事實,「這盆玫瑰很香」,這是感受。從這個小例子中你大概就能了解到這兩種說話方式的差別。我們回顧自己與身邊人的爭議,會發現大多數情況下,是我們把對某件事情的自我感受錯當成了事實,而雙方就彼此不同的感受在較勁,最後爭來爭去,沒有實際意義。
父母常喜歡說「你這孩子怎麼那麼讓人不禁心,叫人操心!」,每當聽到這句話,我們一般都會頂回去「不是叫你們不要管我嗎?我自己挺好的。」父母的話語,其實是典型的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操心這件事情是他們的主觀認知,同樣一件事情,放在別人身上可能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叫人操心」不是客觀事實。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聽到這句話之後很不爽呢?因為自己被父母蓋棺定論了——「你就是個讓人不放心的人」,聽到這種評價自然是不舒服的。
溝通障礙出現的原因,大多數是出於「沒有處理好事實描述和感受陳述兩者之間的關係」。接着分析上面提到的例子,如果父母的措辭換成「我就是不放心你,我總是會擔心你」(陳述他們的感受),你會不會覺得舒服一些?父母之前帶有攻擊性的關心,瞬間變成了柔軟和貼心,如果你敏感一些,甚至還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夠好,讓父母擔心了。這種轉變的背後,其實就是父母用話語在表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盲目的將自己的「不適情感」變成對你的客觀評價。
可以將自己的感受和客觀的事實區分開的人,一般說起話來都比較討人喜歡。有些人說「你這樣做實在是過分」,而有些人會說「你這樣做我個人不大能接受」,這兩種說法雖然表達的根本意思是一樣的,但聽上去的感受卻大不一樣。如果你要表達的是感覺,那就需要說明這是自己的感覺,不要把這種感覺放大到以至於變成一種事實。
所以,說話的時候要留意不要讓對感受的陳述混淆成對事實的描述,否則久而久之,我們的大腦也會分不清楚什麼是真實存在的事實,從而影響到我們對世界的判斷,總是活在自己打造的宇宙中心裏。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