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50歲以上男女骨鬆症盛行率分別為23.9%及38.3%,又以女性居多;台北慈濟醫院醫師吳宗樵醫師指出,隨年齡增長,人體骨質也會增加,但過了35歲高峰期後,每年約0.5至1%逐漸流失,50歲後更以每年1至3%加速流失,尤其停經女性荷爾蒙減少,流失速度更快。一旦骨質流失過多,易造成骨質疏鬆症。
70歲嬤跌倒後髖部骨折 原來是骨鬆惹禍
骨質疏鬆症沒有明顯症狀,部分中高齡患者會出現駝背或身高縮水超過3公分、沒有原因的腰痠背痛或輕微跌倒就骨折等現象。
吳宗樵醫師表示,臨床上,就曾有一名70歲阿嬤因不慎在浴室跌倒,痛得爬不起來,趕緊就醫,檢查後發現是髖部骨折,且骨密度檢查結果為-3.0,有骨鬆情況。所幸透過手術固定髖部骨折,順利改善髖部疼痛問題,也叮囑患者記得定期補充鈣質和維他命D,以解決骨質疏鬆症。
預防勝於治療 定期檢查骨密度
骨質疏鬆症不僅會造成脊椎體骨折或髖骨骨折,嚴重時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尤其髖骨骨折的患者有40%無法自行走路,更有20%至24%在一年內死亡。
吳宗樵醫師指出,預防勝於治療,除了定期檢查骨密度,也可透過線上骨折風險評估工具,初估未來10年骨折機率,以及足跟定量超音波儀器,初步篩檢骨質密度和雙能量X光吸收儀,檢查腰椎及髖骨,都能有效檢測骨質密度,顧好骨本。
適量運動及日曬 遠離骨鬆找上門
另外,平時生活習慣也是關鍵,除了戒菸戒酒,每天最好攝取鈣質1000毫克、維生素D和蛋白質;且可多利用上午10點前或下午2點後,至少曬太陽30分鐘,透過日曬促進鈣質的吸收。
吳宗樵醫師提醒,民眾也可適時健走、慢跑、爬樓梯或登山等運動,一方面幫助增加骨密度,另方面也能訓練肌肉協調平衡性。尤其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品質,更得多注意。
【延伸閱讀】鍛鍊腹肌難消腰間肉 局部雕塑可解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5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